最近,很多人都在关注特斯拉的一件新鲜事,就是那辆外形特别科幻、棱角分明的赛博卡车(Cybertruck)。
这辆车从发布到现在,一直都是话题中心,但最近的话题,却不是因为它有多厉害,而是特斯拉为了卖掉它,想出了一个可以说是“下了血本”的办法。
这个办法,让不少老车主心动,也让旁观者看出了点别样的味道。
咱们今天就来详细聊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赛博卡车的销售情况不太理想。
这辆车刚发布的时候,那可是万众瞩目。
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在发布会上又是用大锤砸车门,又是宣称车身能防弹,未来感直接拉满,全球订单也很快就收了几十万份。
大家都在期待,这辆来自未来的车会给汽车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
可是,从去年年底开始正式交付以来,现实情况和当初的设想有了不小的差距。
首先是车子本身出现了一些问题,让第一批拿到车的车主有点失望。
比如,很多人反映车身的做工不够精细,不锈钢板之间的缝隙大小不一,看起来有点粗糙。
更让大家议论纷纷的是,号称“永不生锈”的不锈钢车身,在一些地区淋雨之后,竟然出现了一些小锈斑。
虽然特斯拉解释说这只是表面附着的金属尘粒生锈,可以清理掉,但这无疑还是影响了大家对它“坚不可摧”的印象。
再加上一些软件上的小毛病,让这辆车的口碑受到了一些影响。
除了质量品控上的争议,它的设计和价格也成了销售的阻力。
赛博卡车的设计实在是太前卫了,喜欢的人觉得它酷到没朋友,但不喜欢的人也真的欣赏不来,觉得它像个没完工的铁盒子。
尤其是在卡车文化深厚的美国市场,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习惯了福特F-150、雪佛兰索罗德那种传统又实用的皮卡形象。
赛博卡车对于他们来说,更像一个大玩具,而不是一个能拉货干活的可靠伙伴。
高昂的售价也劝退了不少人,让它没能像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那样,迅速成为街上随处可见的“街车”。
根据一些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赛博卡车的销量确实不尽如人意。
比如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的数据就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只卖出了大约4306辆赛博卡车,这个数字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超过50%。
虽然特斯拉官方没有公布具体销量,但从路上的能见度和各种行业分析来看,它的交付速度远远落后于最初的预期。
眼看着库存越来越多,车子卖得不快,特斯拉必须想办法了。
于是,这个重磅促销活动就出台了。
具体内容是:如果你是一位已经拥有特斯拉汽车,并且购买了价值12000美元(在国内大概是6万多人民币)的全自动驾驶(FSD)软件的老车主,现在只要你购买一辆新的赛博卡车,就可以把你原来车上的那套FSD软件,免费转移到新买的赛博卡车上。
这个政策听起来好像只是个优惠,但对于了解特斯拉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个大动作。
因为在过去,FSD这套软件是跟着车走的,而不是跟着人。
也就是说,你卖掉旧车,这套花大价钱买的软件就送给下家了,你的新车想用,就得重新再买一套。
无数特斯拉的忠实粉丝都希望公司能改变这个规定,让FSD能像个账号一样跟着车主走,但特斯拉一直没同意。
现在为了赛博卡车,居然破例了。
这步棋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但也暴露了问题。
一方面,这对特斯拉的忠实粉丝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
很多老车主可能本来就对赛博卡车有点好奇,但又觉得价格高,或者对它的实用性有疑虑。
现在有了这个FSD免费转移的优惠,相当于直接省下了一大笔钱,这无疑会大大增加他们的购买欲望,把这些犹豫不决的忠实客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
但另一方面,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赛博卡车单靠自己的产品力,确实很难打开市场。
它不得不依靠特斯拉最核心、最赚钱的FSD软件来进行“捆绑输血”。
这就像一个家里不受欢迎的孩子,父母为了让他能被别人接受,只好拿出家里最值钱的宝贝作为“嫁妆”送出去。
这种做法表明,特斯拉内部也清楚地认识到,赛博卡车的销售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必须采取非常规手段来清理库存,提高上路数量,维持产品的热度。
说白了,特斯拉这个策略的目标客户群体非常明确,就是那些已经深度体验过特斯拉生态、并且愿意为高科技付费的存量用户。
对于一个全新的、对特斯拉不了解的普通卡车买家来说,这个优惠的吸引力就没那么大了。
这个战术能否从根本上扭转赛博卡车的命运,目前还很难说。
它或许能在短期内刺激一波销量,让财报上的数字好看一些,但一个产品想要获得长期的成功,最终还是要靠它自身过硬的品质、合理的价格以及能否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用一个产品的利润去补贴另一个产品的亏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赛博卡车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是会慢慢被更多人接受,还是始终只能作为一个小众的、代表着马斯克个人梦想的“艺术品”存在,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