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宾利4年亏损30亿,员工都不买,问题出在哪?

提到宾利,相信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然而,若说起韩国的“宾利”,可能就鲜为人知了。
不过,确实有一个品牌,足以担得起这个称号:
在韩国本土市场,它年销量轻松突破十几万辆,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都能与传统豪华品牌一较高下。
这个品牌,就是捷尼赛思——现代汽车集团倾力打造的豪华车品牌。
捷尼赛思进入中国市场时,声势浩大,斥巨资举办了一场无人机表演,营销阵仗堪比大片制作,意在挑战奔驰、宝马和奥迪(BBA)的市场地位。

韩国宾利4年亏损30亿,员工都不买,问题出在哪?-有驾

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令人唏嘘。尽管在过去的四年中,公司投入了30亿元的巨额资金,销量却始终不见起色。即便单车营销费用高达71万元,也未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更令人尴尬的是,连自家员工都不愿意自掏腰包购买。

去年,捷尼赛思在国内的总销量仅为1328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外观设计来看,捷尼赛思并不逊色于主流豪华品牌,产品力也相当不错。然而,为何在中国市场却如此水土不服?

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较高,捷尼赛思作为新晋品牌,难以在短时间内打破这一格局。另一方面,品牌宣传和市场定位可能也存在不足,未能有效传达其独特价值。未来,捷尼赛思若想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还需在品牌建设和市场策略上下更多功夫。

韩国宾利4年亏损30亿,员工都不买,问题出在哪?-有驾

关于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少大V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意是:中国消费者还不够成熟,只看重品牌而忽视了产品本身,因此需要反思。乍一听,这种观点似乎有一定道理,毕竟从外观设计到配置,捷尼赛思确实不输于其他品牌。

然而,深入分析后,这种观点未免有些脱离实际。如今的中国市场,早已不再是盲目追捧洋品牌的年代。汽车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选择也更加理性。对于新品牌而言,市场窗口期几乎已经关闭,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更需要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策略。

韩国宾利4年亏损30亿,员工都不买,问题出在哪?-有驾

BBA(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深耕二三十年,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客户基础、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络和根深蒂固的品牌认知。相比之下,国产品牌早已不再是过去靠低价、低配勉强生存的状态。如今,它们在配置和智能化方面不断突破,竞争异常激烈。
在这种背景下,捷尼赛思凭什么能吸引消费者?是靠豪华的用料?还是靠高昂的定价?抑或是靠品牌故事?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这些策略似乎都难以奏效。捷尼赛思在韩国以外的市场表现平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以美国市场为例,2024年捷尼赛思的全年销量仅为75,003辆,不仅远不及BBA,甚至连雷克萨斯在北美35万辆的销量都难以企及。因此,这并不是中国人不懂车的问题,而是捷尼赛思在品牌认知和市场策略上存在明显短板。

韩国宾利4年亏损30亿,员工都不买,问题出在哪?-有驾

豪华品牌的成功,绝非普通主流品牌所能轻易复制。其背后的成功逻辑远不止于设计和配置这些表面因素。真正的豪华品牌,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辉煌,凝聚了一代代人心中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与品牌的历史、机遇以及国家的综合实力紧密相连。豪华品牌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洗礼。

回顾那些全球公认的豪华汽车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无一不是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雨洗礼。它们在两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国家经济腾飞的背景下,逐渐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这些品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其成功的重要基石。

相比之下,捷尼赛思在品牌背景上显然逊色不少。它不仅在出身上无法与奔驰、宝马相提并论,其历史底蕴也远远不及凯迪拉克这样的老牌豪强。捷尼赛思尚未打磨出属于自己的历史光环,就想凭借营销和配置在中国市场迅速站稳脚跟,这不仅是对豪华车市场逻辑的挑战,更是对消费者认知的考验。

韩国宾利4年亏损30亿,员工都不买,问题出在哪?-有驾

捷尼赛思在服务网络的布局上,确实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截至2025年,该品牌在全国范围内仅有19家门店,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相比之下,奔驰同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600家4S店,无论是售后、维修还是置换,都能做到随叫随到,服务覆盖广泛。

这种巨大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捷尼赛思车主在遇到问题时的不便。许多车主即使遇到小故障,也不得不跨省维修。例如,有位车主抱怨称,车辆出现故障后,厂家竟然要求他将车拖到重庆进行维修。单是运输时间就需要好几天,不仅耽误了用车,心情也大受影响。

购车时的体验再好,一旦到了实际使用环节,服务的不足就会显得尤为突出。即使产品本身再优秀,也无法弥补这种服务上的落差。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买车图的就是安心和省心,而不是频繁地长途跋涉、耗尽耐心。一旦体验过这种不便,复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甚至下次连考虑这个品牌的意愿都会大大降低。

韩国宾利4年亏损30亿,员工都不买,问题出在哪?-有驾

豪华品牌的崛起,从来都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而非短暂的烟火表演。捷尼赛思的发展轨迹,其实并不令人意外。遗憾的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一旦品牌犯下某些错误,便很难再有重新来过的机会。这无疑给其他豪华品牌敲响了警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