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蹦出来这么个事——问界M7又要焕新了,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你细品下,前头大伙还在讨论M9的那波操作,后脚问界家族直接甩出个新M7——别光被名字骗了,真把这次的M7当成老“套娃”续命,那你可是要被打个措手不及。
这外头都传疯了,说新车跟老款十万八千里,从骨子里就换了个玩法,不玩纯延续,人狠话不多直接整活。
那问题来了:一个被“星环双翼”包装过的大块头,真能担得起国产高端新能源的半壁江山?真如网上热议那样,是个爆款预订?还是又一个高开低走的案例?市场就是这么迷,风口轮转,比抽卡都刺激。那今天,咱就扒一扒这事儿,帮大伙理理头绪,看看这场“智能化+家用”的新闹剧,到底是真香还是智商税?
说实在的,汽车圈“姓新”的老多了,但能像问界这样一到爆款就引头条的,还真得数得过来。
家里有矿的小伙伴大概率早盯上了:车身一次升维,长、宽、高杠杠的,5080×1999×1780的尺码,跟理想L7、小鹏G9比起来,扎扎实实大上一圈,轴距3030mm,听着就像夸孩子长个儿,总得比邻居家高点。
而且,这回换了新前脸,不再狐假虎威张着个“大嘴”,反倒用细条灯带和闭合式格栅耍了个心机,把精致和科技感塞进了外壳,试图赢得更多挑剔审美。
说真的,很多时候,车买不买,还真得看一眼缘,就得“有那味”,问界这版,相比某些设计翻来覆去的同行,起步气势咔咔走高端。
再看侧面,咱不能说M8和M7这哥俩一模一样,但家族式风格拉满,就像亲兄弟非得穿亲子装上街似的——有的人吃这套,有的人还真不买账。
可后尾做了小动作,扰流板、贯穿式尾灯、镀铬装饰、哑光护板啥的,用料上的确砸钱,目的是显沉稳厚重一点,走那种气场路线。
这一回,问界憋着大招藏进内饰,官方死活没松口细节,谍照网上已经一路爆雷,说是没用M8那套三联屏,而是来三块独立屏,各安其所。
主驾驶才不只能摆个仪表,给你上液晶加AR-HUD,全息透视那种未来既视感;副驾也不得闲,溜进去一块独立娱乐屏,关怀和排面都管上了。
要是真像传言那样,中控屏尺寸大得离谱,操作、观影一把抓,对老司机和家用市场都紧抓心理需求。
不过吐槽一句,玩科技过头的屏幕,真未必谁都爱,科技党的菜,有些老一辈司机反倒觉得太花眼,但话说回来,现在要不“科技中控”,恨不得都不好意思炫耀朋友圈。
说到智能辅助驾驶,问界这波下了笨力,HUAWEI ADS 4整装上线,车顶配置192线激光雷达,后面还有个高精度固态雷达(D-TOF),再加5个4D毫米波雷达,简直像武装到牙齿。
有人调侃,说这不是在卖车,是在造坦克。
可想想如今人人嚷着要安全、要智驾,雷达越多心里越宽,车主都爱“雷达盾”,你说不是坏事。
全系标配这操作,也算硬核给力。
动力方面没扯太远,延续家族一贯路线,搞双线操作——增程跟纯电并驾齐驱。
增程1.5T四缸,单电机227千瓦,双电机392千瓦,数据亮的是眼,不过实际路上油耗和底盘调校,还是得等真车露脸咱们再聊。
纯电车型也有单双电机自选,不怕挑,不怕你不折腾。
这套动力比起上代,叠加升级,纸面一看没短板,妥妥追着主流打。
瞄准25-35万家用豪华区间,这价格说白了——卷,就是卷。
你看问界的竞品,理想L7、小鹏G9、唐L轮番上阵,个个自带粉圈气质,但问界把鸿蒙智行的牌子死死杵那,品牌声势——真不是随便比的。
有时候拼产品其实也拼人设,问界因为背后“老大哥”撑腰,自然带了几分气质加成,不管你信不信,光站台都够吸睛。
产品力这回看着就不怂,外形拉风,内饰智能,智驾武装到雷达牙,几乎每项都在网上刷屏“高定”。
卷到什么地步?不夸张,M8那波声浪还热着,M7这场新大戏估计冲得更猛。
当然了,价格这事一落地,才是决战时刻。
坊间都盯着老款那套24.98-32.98万价格,大家喊话:你敢不敢维持?要是还玩“加量不加价”,那后续爆单都不是梦。
为什么?25-35万是条分水岭,既占到家庭主力,又能覆盖小资青年,大众的心气都在这个区间里打转。
你别觉得谁都追极致高端,真到掏腰包那会儿,把控预算才是王道。
而且这一波行情下,问界的新干货比上代强太多了,不火都难。
唯一悬着的一点,就是实际上市价格和详细配置到底怎么落地。
这年头,官方“偷摸涨价”手段数不胜数,搞不好价格一出,场面反转咔咔的,所以还真得等实锤。
许多老司机关心“内饰质感”和“空间高级感”,按照目前曝光盘点,车长加宽加高,轴距本身就有压倒性优势,空间表现即使拿来跟理想、小鹏这些一线新势力“掰腕子”,底气不是盖的。
想象下,市区通勤能舒服趴着,长途自驾直接变成“移动沙发”,不做点舒适细节都戳脸不及格。
而且据很多圈内人测算,大五座或许是走量主流,毕竟家庭、年轻人兼顾,灵活配置空间才算好用不惹事。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才怪。
面对比亚迪唐L、理想这些硬茬,问界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本质还是搞定了“高端智能家用”这个痛点。
人们要的是什么?
就是一辆既拉风、又能承包全家出游的安全座驾,还想顺带体验一把“遥控手感”,最好能用手机把车玩出花儿来。
问界结合华为那一身智能操作系统,妥妥抓住中产心态:不光彰显身份,还能省下不少小聪明、小便捷。
智能RAID,遥控泊车,「你好,小艺」车机语音控;市面上能叫得上名字的功能它基本都安排上了。
产品走到这步,品牌气场叠加产品丰富,有点像KTV合适的麦和酒菜都齐了,还怕没人买单吗?
很搞笑的是,很多人还真天真地觉得:反正都是华为出品,直接闭眼上车不用管配置,出手就妥妥。
其实吧,智能网联、辅助驾驶的圈子里,那点升级可不光是喊两句口号。
这次问界全系激光雷达上阵,连主流豪华品牌都要皱眉。
底盘调校、续航都还得用实际场景来卷。
而每当有个新爆款横空出世,大家都担心是“割一次羊就跑路”。
但鸿蒙智行这一波明显筹码下得重,再加官方公布的信息也干脆,不遮不掩,这才让大家反而对“产品自信”多了点期待。
其实回顾看看,问界从诞生那会儿,到M5、M7、M8,再到现在的M9、M7焕新,几乎每一个节点都能在新能源圈子里翻起波澜。
一方面抓住了中产升级、改善型购车需求,另一方面又用科技、智能感吸引了一票年轻用户。
华为玩得明白:科技不是冰冷参数,是能带家回家、开着舒坦的“第二空间”。
现在全新M7钉在家用赛道,不光是家人的出行“小船”,还是移动大玩具、随时随地的避风港,这才叫与时俱进。
高光时刻留给上市日,这车九月正式打响,嗨声肯定不会比M8低。
按现在这声势看,掀起波浪绝对不难,毕竟25-35这个价格断层,谁能琢磨得准有多少潜在客流?
某种意义上讲,它既试图定义新一轮家用豪华的边界,又给新玩家上了一堂“生存进阶培训课”。
是卷死竞品,还是靠品牌、智驾双buff撑场,还是得看实际表现。
敢进可敢调价、敢堆料,那就等着瞧大结局出没出圈了!
拼到最后,其实每个品牌都是在找一条能活得久点的道。
问界玩的是“智能与豪华混搭”,一顿输出让市场嗨到不行,但明面上的风头,背地里可都是成本谋划、人心比拼。
真要谈未来,这赛道永远不缺后来者和搅局王。
但在家用、智能这口饭碗上,M7这招只要真干货、价格不过分,恐怕明年都得留它点版面,圈粉还得靠实力证明。
说到这儿,问题抛给你们:要真如传说般全能强悍,新问界M7价格合适,你心动了吗?
你觉得国产高端家用新能源,问界这路能走多远?
评论区说说呗,是闭眼买党,还是冷静观望型?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