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海外媒体放出了一组宝马5系的假想图,虽然说是网友脑补的作品,但里面透露出的信息量可不小。
从设计到动力再到市场定位,这组图可以说把宝马未来五年的算盘都给敲响了。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地聊聊,这台德系行政轿车的未来到底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地方。
先说最抓眼球的造型设计。
假想图里宝马5系彻底跟标志性的双肾格栅说拜拜了,取而代之的是把格栅和车灯缝合成一个整体。
这让我想起之前宝马iX上那个封闭式格栅,但这次明显更激进——整个前脸像被熨斗烫过一样平整,配合两侧的三角装饰件,活脱脱一副未来战车的既视感。
不过说实在的,这种颠覆性设计可能要等到2027年才会正式亮相,到时候消费者能不能接受这种去家族化的改变,还得两说。
侧面看过去,隐藏式门把手、黑化的后视镜这些套娃配置倒是常规操作,但保留霍氏拐角这点倒是挺有意思。
这个从1970年代就存在的经典设计元素,现在成了宝马最后的倔强。
车尾部分倒是中规中矩,双条尾灯和现款保持一致,看来宝马还是舍不得这个辨识度极高的设计。
不过有个细节值得玩味,假想图里的车尾比现款修长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电池组的缘故。
说到内饰,宝马这次玩真的了。
全景iDrive座舱听起来就很有科技感,视平线投影、3D抬头显示这些配置,基本上把能堆的科技树都给点了。
但有个问题,这种把屏幕铺满全车的设计,会不会让驾驶员分心?
特别是那个向心的中控屏,虽然看着够酷,但实际操作起来会不会需要低头?
记得之前某品牌搞过类似设计,结果被车主吐槽像在开飞船。
动力系统这块倒是信息明确。
汽油版继续搭载2.0T+48V轻混,525Li和530Li的功率参数跟现款基本一致。
不过插混版纯电续航能跑到150公里以上,这放在现在算是个及格线。
最让人期待的是纯电i5,虽然工况续航没公布,但1000公里左右的标称数据,显然是冲着特斯拉Model S和蔚来ET7来的。
不过这里有个疑问,现在固态电池还没商用,宝马哪来的底气说1000公里?
怕不是又在玩文字游戏?
再看看对手的情况。
奥迪A6L和奔驰E级现在都憋着放大招,特别是奥迪,听说他们下一代A6要上激光大灯和后轮转向。
奔驰那边则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EQE轿车上,看来BBA都在憋着劲转型电动化。
不过宝马这步棋走得有点意思,燃油版继续更新,插混和纯电同步推进,这种"既要又要"的策略风险不小,万一市场风向突变,两边都容易尴尬。
说到市场表现,宝马5系现在卖得挺滋润,4月份能卖出9688辆,排在中大型轿车第四。但细看销量榜,红旗H9、蔚来ET7这些国产车已经冲到前面去了。特别是蔚来,ET7起价42万还送换电,这对商务人士来说吸引力不小。宝马这时候还在搞油改电,会不会有点掉队?不过换个角度想,5系作为销量担当,稳妥一点也情有可原,毕竟换平台要烧大把银子。
这里有个矛盾点值得琢磨。宝马声称要全面电动化,但新5系却还在推燃油版,甚至柴油版都还在计划中。这种做法在BBA里算是独一份,奔驰已经宣布不再研发新燃油发动机,奥迪更是把重心都放在PPE平台上。宝马这么做,是不是在赌电动化转型没那么快?还是说他们手握三缸机、四缸机这些成熟技术,还能继续吃老本?
再说说价格策略。现款5系起价42.79万,终端优惠后能下探到38万左右。这个价位正好卡在新能源车的包围圈里,极氪001、智己L7这些纯电车都在40万上下虎视眈眈。宝马要是继续靠油车打天下,恐怕得在配置上多下功夫。不过看假想图里的全景天幕、AR-HUD这些配置,感觉宝马是想走"科技豪华"路线,用智能化弥补电动化的不足。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假想图里的全景iDrive座舱提到了"向心中控屏"。现在宝马的中控屏都是竖着放,突然改成横屏会不会不习惯?特别是对于习惯CarPlay的用户来说,横屏适配可能是个问题。不过联想到特斯拉的17寸大屏,宝马这波操作可能是想统一家族化设计,但实际体验如何,还得等实车出来才知道。
最后聊聊时间节点。2027年投产意味着什么?按照三年开发周期推算,现在应该处于概念验证阶段。这个时间点刚好卡在欧盟燃油车禁售令之前,宝马显然是想最后捞一波燃油车的钱。但2027年也是固态电池量产的关键节点,如果宝马真能拿出靠谱的纯电平台,说不定还能赶上末班车。不过考虑到他们还在用CLTC工况,这个1000公里续航怕不是又是个实验室数据。
总的来说,新款宝马5系就像个矛盾体。既要保留经典设计元素,又要塞进各种新技术;既要继续收割燃油车市场,又得应对电动化转型压力。这种走钢丝的做法,对宝马的产品力是考验,对消费者的选择也是个难题。如果真等到2027年,新能源车市场又会变成什么样?是继续内卷还是出现颠覆性技术?这些都可能影响宝马5系的市场表现。
各位看官老爷们,你们觉得宝马这步棋下得怎么样?是该给传统豪华品牌多些耐心,还是该给新势力更多机会?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