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快评】
7月24日,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勉励他们“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香港青年是“一国两制”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近年来,随着中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加快,各种便利香港青年在内地升学、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极大调动了这一群体参与国家发展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过程中,香港青年大有作为。
多途径完成学业, 增进国家认同
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逾1.3万名香港高中生报考内地高校,参加“文凭试收生计划”人数再创新高。香港学生跨境前往内地升学的意愿之所以越来越强,这既有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因素,也离不开国家提供的优质教育机会和条件。
中央和香港特区政府重视保障香港学生受教育权利。广东、北京、上海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成为香港学生升学首选之地。同时,特区政府为港籍学子发放优厚资助金,降低其学习和生活成本。
内地高校管理香港学生的方式灵活,采用的教育方法多样,使得他们易于适应当地学习环境。根据各自院校办学特色、港澳学生规模、师资实力等具体情况,内地高校大多把香港学生与内地学生放在同一班级,并针对他们开展丰富的国情教育与特色的专业技能课程。不少香港学生主动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兴趣团体,积极构建内地“朋友圈”,获取学业、联谊、实习等信息及帮扶服务。
通过实地学习交流,香港学生对祖国内地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在香港学子心里扎根,他们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产生浓厚兴趣和美好憧憬,国家认同感不断增强,立志为民族复兴大业而奋斗。
多渠道就业创业, 实现社会价值
“全港同乡社团青年连线”此前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逾七成香港青年受访者有意愿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及创业。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央惠港青年八条和大湾区青创孵化基地建设等,为香港青年成长成才创造了多元化平台,配套了系列保障措施。不少香港青年抓住这些重大机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内地找到相匹配的就业岗位或创业项目。
从就业创业类型看,香港青年根据各自兴趣爱好所选择的职业多样,分布于科技、互联网、教育、文创等行业,直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的渠道载体越来越宽广。比如,广东省率先面向港澳居民开放部分公务员职位,以及支持港澳青年考取内地中小学的教师资格,鼓励珠三角九市聘用取得内地教师资格的港澳教师。不少香港青年反应热烈,行动迅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相继入列公务员队伍或圆了教师梦。
从就业创业地域看,香港青年以大湾区内地城市为主轴,并向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流动。粤京沪经济发达,产业门类齐全,人才政策健全,文化氛围活跃,使得香港青年在语言应用、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融入成本更低。同时,香港连接内地城市的交通网络及通关手续日益便捷化,满足大多香港青年跨境流动需求。
从就业创业理念看,当代香港青年富有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展现国际都市青年风范,面对内地持续扩展的市场腹地,他们的工作激情更多挥洒在科创、文艺、潮玩、设计等第三产业。当前内地和港澳的合作模式正从垂直协作转换为水平融合、从“前店后厂”升级为“并船出海”。香港青年一代顺应时势,不断调整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互动的方式。
多方式投身公益, 促进人心相通
参与慈善公益是香港青年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和两地慈善力量沟通交流的驱动,不少香港青年打破地域边界限制,以亲身实践把扶危济困的公益精神和现代公益理念传递到内地,助力国家民生事业进步。
香港青年参与内地公益活动的范围广泛,影响深远。从街头机动捐款到定期助学助老助环保助医疗,从街道社区到老百姓微观生活场景,香港青年社会工作者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在开展老弱群体物资帮扶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中,为内地公益事业发展持续输送资金、资源和人才。
香港青年积极为大湾区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贡献力量。粤港两地同根同源,人缘、物缘、业缘相近,探索社会服务合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广东多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由香港方面派出资深专家团队及青年社工,对口跟踪服务和现场指导,逐渐形成良性联动协作机制,在跨境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借鉴基层善治理念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
香港青年还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中央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为香港青年创造了学习锻炼机会。他们当中不少积极分子前往西南或西北边陲贫困村落,融入当地生活,扎根乡村振兴一线。香港青年通过支农、支教、支医等工作,增进了与内地民众的情感联结,为国家民生福祉奉献智慧和汗水,同时也加深了国情认知和对中央政策的理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当前,香港正在更深层次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以各种方式参与国家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贡献自身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香港青年一代,在国家走向强盛的历史进程中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冯庆想,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