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友群里昨儿个就炸了锅,说北海铁山港那服务区闹出大动静——一辆绿牌的比亚迪宋PLUS EV,居然三下五除二,让闪电直接劈了仨。下午四点多,天气说变就变,天突然黑下来,瓢泼大雨带着电闪雷鸣劈头盖脸。那女司机还算镇定,死死攥着方向盘,眼睫毛上都滴着雨水,眼睛瞪得跟灯泡似的。闪电砸第一下,她就一激灵,第二下还没反应过来,结果第三下也跟着光顾。旁边油罐车司机后来咋舌半天:“头回见车能扛三次不冒烟的。”
宋PLUS EV外表其实没啥大碍,整个车顶算是留下俩黑疤,车玻璃一点没裂,连轮胎都挺好。听服务区的大叔说,她当时车窗关得那么死,就是不信邪——电这玩意儿你闹不明白,多少人都说过,进了车里比外头安全。售后小伙第二天赶过来检查,电池、电机、电控全正常,比亚迪车主微信群还发了个小视频,师傅一边查一边唠:“现在这些新能源零部件防护都上了四五层壳子,雷都打不穿。”
其实车圈里一直有种怪说法——有人觉得电车容易吸雷。技师小王在机修群发过一段子:真碰上雷暴,最怕不是被劈着,是你吓得自己跳下车。老范师傅说:“雷哪会跟你讲道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躲也没用!”我见识不多,也就是去年邻居老许那事,老许换了辆宋DM,外头闪电啪啪,他在车里照样睡午觉,第二天毫发无损。
还有意思的是,宋PLUS EV有个冷门功能,顶端装了类似飞机避雷针的小天线,平常没人在意。这次正好派上用场,据说能把高压沿遮蔽结构导到地板底部,算半个物理外挂了。
养护上,大部分人只操心电池,不太注意轮胎有没有花纹。可一些师傅说雷暴天要看细节,有人爆料,某老款比亚迪有次雷劈着,赫然发现轮胎老化后静电泄不出去,胎皮都爆一块。还有售后师傅顺嘴提一嘴,他同事朋友外省修过一辆,导电胶条脱落,雨天一劈直接把屏娱烧黑一块——就这么邪乎。
群里外地车主问最多的还是,比亚迪电控能抗啥级别的雷?回答没统一,销售开玩笑,说自己车抗得住的雷都能发朋友圈。“实在不行你买保险,多几百块图个心安。”可真出事儿,品牌售后一般会第一时间到场。有人吐槽,保险理赔里认定雷击损坏,有时候还真得靠售后师傅帮忙写说明,不然免赔。
老江湖司机们倒觉得,新老车型各有招。早年油车防雷全靠封闭钢壳,电动车加了高压线路,这套“法拉第笼”模式其实更靠谱。师傅茶余饭后都吹,前些年电车还不普及,媒体报道过欧美某牌子轿车连劈四次,连天窗都没碎。
瞎聊归瞎聊。北海那边昨儿傍晚雨全停了,那辆车女车主没耽误事,照样顺着环岛线往涠洲岛开。群友说,等她旅游回来准备直接开去比亚迪售后再多看下,顺带蹭杯售后师傅咖啡。她笑说这趟遇雷,算够捧场,回头再碰见是认不出了。
听说广西这片,夏天雷雨跟家常便饭似的。宋PLUS EV这回保住了面子,倒是让一众车友茶余饭后多了新段子。对了,那个服务区的监控视频,群里已经有人想办法收藏成表情包了。那车要是转手二手市场,保准聊天八卦里得多添一句“扛过三道雷——正经比亚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