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芯低调融资,百度系AI芯片独角兽冲刺IPO

国产AI芯片赛道正暗流涌动。

近日多家投资机构密集宣布完成对昆仑芯的新一轮投资,国新基金下属高层次人才基金、山证投资、上河动量资本先后披露了投资消息,华兴证券作为财务顾问也确认了融资进展。耐人寻味的是,处于事件中心的昆仑芯却保持沉默,未在任何官方渠道发布融资公告。这种“投资方抢跑、主角静默”的反常姿态,在IPO前夜的敏感期显得尤为微妙。

昆仑芯低调融资,百度系AI芯片独角兽冲刺IPO-有驾

百度嫡系:十年磨剑的AI芯片“血脉”

昆仑芯的崛起并非横空出世。其前身是百度智能芯片及架构部,早在2011年百度就启动了FPGA AI加速器项目,成为中国最早布局AI芯片的互联网巨头。经历了十年技术沉淀,该部门于2021年4月完成独立分拆,首轮估值即达130亿元,堪称独角兽中的“天选之子”。

独立后的昆仑芯延续了百度系的技术基因:

  • 已实现三代芯片产品迭代,从1代14nm工艺到3代P800的7nm工艺演进

昆仑芯低调融资,百度系AI芯片独角兽冲刺IPO-有驾
  • 2025年初成功点亮国内首个自研P800万卡集群,可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 P800单卡FP16算力达345TFLOPS,超越英伟达特供中国市场的H20芯片(148TFLOPS)

昆仑芯低调融资,百度系AI芯片独角兽冲刺IPO-有驾

在百度体系内,昆仑芯享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李彦宏在2025年4月开发者大会上高调宣布:“这是国内首个全自研的3万卡集群,可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全量训练”。这种“研发-应用”闭环,为其提供了其他创业公司难以企及的落地场景。

市场争议与国产第二的“含金量”

今年5月,IDC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陆数据中心AI加速卡市场排名》引发行业震动。报告显示昆仑芯以69279张加速卡的部署量位居国产阵营第二,仅次于华为昇腾。但这一数据迅速遭到多方质疑。

昆仑芯低调融资,百度系AI芯片独角兽冲刺IPO-有驾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明显疑点:

  • 海光、壁仞等主流厂商未被纳入统计,数据完整性存疑

  • 7万张出货量与芯片行业“回片-量产”周期矛盾,从2024年上半年回片到年底量产交付7万张“时间上不太乐观”

  • 按每片晶圆出50颗GPU Die计算,需1400片晶圆,虽在管制前可从台积电获取,但产能协调难度极大

更深的争议在于技术路线选择。与采用通用GPU路线的沐曦不同,昆仑芯延续了百度的ASIC路线,其自研XPU架构针对AI计算场景深度优化。这种差异化路径虽在特定场景具备性能优势,但在生态兼容性上面临挑战——而这恰是沐曦着力构建的护城河。

国产GPU“上市潮”下的竞速赛

昆仑芯此番融资的背景意味深长。6月底,沐曦与摩尔线程同日递交科创板IPO申请,前者拟募资39亿元;燧原、壁仞正处于上市辅导期,国产GPU四小龙集体开启资本化进程。

这场上市潮背后是残酷的行业现实:

  • 沐曦披露2024年亏损14.0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80亿元

  • 寒武纪2024年亏损4.52亿元,摩尔线程等企业亏损持续扩大

  • 一级市场对GPU赛道态度转冷,“美元基金在撤,国内投资人都在等着查账”

在此背景下,昆仑芯的股权变化显露IPO意图。百度持股比例从独立初期的76.17%稀释至67.49%,引入比亚迪(持股0.33%)、国新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半导体分析师指出:“这一轮融资相当于对投资方有了明确上市计划的承诺”,尤其是国资背景资本更看重退出确定性。

昆仑芯低调融资,百度系AI芯片独角兽冲刺IPO-有驾

双雄对决:昆仑芯VS沐曦的路径分野

若昆仑芯如期启动IPO,将与沐曦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国产AI芯片双雄”格局。两家企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范式:

昆仑芯(百度系

  • 背靠百度生态,天然拥有搜索引擎、小度等内需市场

  • 通过百度智能云输出政企解决方案,实现ToB场景渗透

  • 比亚迪战投布局车规级SOC芯片,切入智能驾驶赛道

沐曦(AMD系)

  • 创始团队源自AMD,CEO陈维良曾任AMD全球GPU负责人

  • 采用完全自主研发GPU IP,兼容主流生态

  • 2024年交付9个算力集群,总规模超万卡

昆仑芯低调融资,百度系AI芯片独角兽冲刺IPO-有驾

两条路径的竞争本质是“专用优化”与“通用兼容”的技术哲学之争。沐曦招股书强调其“全栈GPU芯片”定位,覆盖推理(曦思N系列)、通用计算(曦云C系列)、图形渲染(曦彩G系列)三大场景;昆仑芯则深耕AI计算领域,其P800集群直指大模型训练刚需。

终极考验:产能与生态的双重门

即便成功上市,昆仑芯仍需跨越两大险隘。2024年底BIS新一轮管制升级后,获取先进制程产能成为生死线。沐曦在招股书中明确警示:“因相关政策影响,公司在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和HBM供应等方面受到不利限制”——这实则是全行业面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生态建设则是更隐蔽的战场。昆仑芯虽在百度体系内形成闭环,但拓展外部客户时面临CUDA生态的碾压性优势。沐曦通过MXMACA软件栈兼容主流生态的策略,或许为其提供了另一种破局思路。

随着沐曦IPO获受理、摩尔线程招股书披露,国产GPU的资本赛跑已鸣枪。昆仑芯虽未公开招股时间表,但融资节奏与国资入场姿态无不显露其上市意图。

百度搜索、小度等业务已部署超2万片一代芯片,三代P800卡集群获李彦宏站台;比亚迪的入股更打开车规级芯片想象空间。当资本热潮退去,真正检验芯片企业的终将是商业化落地的铿锵回响——毕竟130亿估值的光环,终要在市场的铁砧上经受锤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