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特魔幻,Model Y L上市前,网上那帮赛博车神们,把这车喷得跟筛子一样,什么“后排移动小黑屋”、“第三排是给霍比特人准备的吗”、“马斯克又来割韭菜了”。突出一个义愤填膺,突出一个为民请命。
结果呢?不装了,摊牌了。转头订单干了12万辆。
这场景完美演绎了什么叫“赛博义和团,现实天选坦”。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打开APP,手指头比谁都诚实,直接就是一个“锁单”。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到底是谁在买?这车到底有什么魔力?
讲真,要理解Model Y L,你不能把它当成一个正经的六座车。你必须用玄学的眼光去看待它。尤其是那个新增的第三排,它根本不是一个物理座位,它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座位,是一个“免罪金牌”。
怎么说?我给你构建一个场景你就懂了。
大部分买这车的人,都是两口子带一个娃,偶尔周末带上爹妈。平时99%的时间,那个第三排是放倒的,放倒后那个后备箱空间,大到能让你玩儿捉迷藏。滑雪板、冲浪板、露营的全套锅碗瓢盆,你甚至可以把邻居家的金毛一起塞进去。这时候,它是一台空间巨大、能耗优秀、操控堪比跑车的“究极买菜车”。
但是,总有那么1%的情况,会让你心态爆炸。比如,你老婆突然说,诶,我姐家的孩子今天也跟我们一起去吧。这时候,五座车的你,就得当场去世。你怎么办?你让你小姨子打车?你让你丈母娘抱着外甥坐俩小时?你信不信回家之后,搓衣板都得给你跪出包浆?
这时候,Model Y L那个被骂成狗的第三排,就成了你的“任意门”,你的“救命稻草”。你只需要把它优雅地(也可能是狼狈地)翻起来,然后用一种悲天悯人的语气说:“委屈一下孩子,坐最后面吧。”你看,问题解决了。
那个座位是给谁坐的?不是给人坐的,是给“人情世故”坐的。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解决那1%的极限拉扯场景。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平时你根本想不起来,但关键时刻,它能救你的命。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损,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你跟这帮车主聊第三排空间,他们只会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你。他们在乎吗?他们根本不在乎。他们买的不是一个座位,他们买的是一个“可以有”的权力,一个避免家庭矛盾的解决方案。多花两万五,买一个终生有效的“家庭矛盾豁免权”,这笔账,但凡结过婚的中年男人,都会算。
然后我们再聊聊特斯拉这个品牌本身。坏了菜了,这才是最玄学的地方。
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的人,我尝试过无数次,跟那些开BBA的朋友解释特斯拉的好。我说,你看,它的电门响应,就像你脑子里的念头一样快,人车合一。他们说,是是是,但你这内饰跟毛坯房一样。我说,你看,它的自动辅助驾驶,在高速上真的能救命,能极大缓解疲劳。他们说,是是是,但你这连个仪表盘都没有,感觉像个半成品。
最后我悟了。我终于悟了。
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不信教的人,你的神有多伟大。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喜欢,已经超越了产品力,变成了一种信仰。他们不是在买一辆车,他们是在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我是一个懂科技、追求效率、不在乎那些肤浅豪华的极客”。他们享受的就是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你跟他聊冰箱彩电大沙发,他觉得你俗。你跟他聊三电系统、一体压铸、FSD,他能跟你聊到天亮。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特斯拉最值钱的,就是马斯克构建的那个“通往未来”的故事本身。你买的不是车,是那个故事的参与感。所以,那个新增的腿托、可调头枕、CDC电磁弹簧床,在信徒眼里,那都是“神迹”,是“天恩浩荡”。而在非信徒眼里,这不就是早就该有的东西吗?
讲真,我一直觉得我家里那个二十年前的诺基亚,手感都比特斯拉的方向盘要好。可能是我手比较糙吧。
最后,我们必须聊聊这台车是怎么把同行逼上绝路的。
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是修仙,是黑暗森林,是“道诡异仙”。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之前大家还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虽然互相抢菜,但至少还讲点体面。小米SU7端上来一盘佛跳墙,虽然要等很久,但大家看着流口水,订单哗哗的。蔚来乐道端上来一盘麻辣小龙虾,价格够狠,味道够足。理想端上来一盘全家桶,量大管饱。
结果特斯拉这个“雷电法王”不讲武德,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Model Y L这波操作,简直是“闪电战”的典中典。它精准地打击了两个群体。
第一个,就是小米SU7那些排队到明年的准车主。人心都是肉长的,激情是会消退的。你让我等一年?一年?一年后黄花菜都凉透了!谁还等你啊!这时候,一个品牌更硬、三电更强、空间更大、还能立刻提车的“大型玩具”出现在你面前,多加几万块,你动不动心?很多人嘴上说着“我爱雷总”,结果转身就去特斯拉中心试驾了。
第二个,就是国内那些三四十万的六座SUV。之前大家舒舒服服地卖着冰箱彩电大沙发,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安逸。结果特斯拉来了,直接告诉你:“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没有。但我有品牌、有三电、有操控、有安全,现在我也有六座了,而且,我还比你便宜。”
这就叫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同行看了也得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降维打击。当一个浑身都是肌肉的壮汉,开始学习你的绣花技巧时,你就危险了。虽然他绣得很难看,但他能一拳把你打飞。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Model Y L这车,浑身都是槽点,第三排反人类,内饰像出租车,但它就是能卖爆。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这个扭曲市场里,最核心的那几个G点:一个叫“中年男人的求生欲”,一个叫“极客的自我信仰”,还有一个,叫“把同行往死里逼的快感”。
你觉得它不行,但它就是能卖。为什么?
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讲道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