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行道。对于购车这一领域,多数人往往更关注品牌、外观设计、配置水平以及发动机的账面数据。然而,作为一名技术控,小鹿在挑选新车时的视角则大相径庭。我更为看重的是外观的每一个细节、内饰的用料以及车身的整体刚性。至于发动机的账面数据,我更倾向于在试驾时亲身体验车辆的动力表现。
近期市场上新车层出不穷,但真正能激起我兴趣的车型却寥寥无几。直到某款新车公布的一组数据,让我眼前一亮。这款荣威i6,其扭转刚度高达22680Nm/deg,这一数据甚至可与捷豹XE相媲美!此外,荣威i6的风阻系数也做到了0.25cd,这一成绩在全球范围内都位列前茅。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荣威i6新车的有机挥发物远低于国家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国家标准(GB/T27630)》,同时满足了《欧盟ELV(2000/53/EC)》的环保要求。
那么,荣威i6究竟是一款怎样的车型?它又是如何吸引了我的关注?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呢?
荣威i6,作为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的首款互联网轿车,将搭载三缸1.0T和四缸1.5T两种动力系统,预计于2017年2月17日正式亮相市场。这款车型被誉为“自主品牌的帕萨特”,展现了与B级车相媲美的研发品质。其车身尺寸为长4671mm、宽1835mm、高1464mm,轴距达到2715mm,既超越了多数A级车的尺寸,又略小于主流B级车,这样的定位无疑增加了其市场的独特性。
在2016年广州车展上,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透露,荣威i6将以其诚意十足的价格策略入市,这预示着荣威i6的定价将非常亲民。这一策略将使荣威i6在轿车细分市场中脱颖而出,以B级车的卓越品质和A级车的实惠价格展开竞争。此外,荣威i6的扭转刚度达到了22680Nm/deg,这一技术指标展现了其出色的车身结构稳定性。
业内B级车的平均扭转刚度通常介于16000Nm/deg至21000Nm/deg,然而,荣威i6在这一指标上表现出色,其扭转刚度高达22680Nm/deg,甚至可与豪华轿车捷豹XE相媲美(后者为22000Nm/deg)。那么,扭转刚度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它反映了车身的整体刚性。在驾驶过程中,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轮子的起伏会导致车身的轻微扭曲。而高扭转刚度的车辆,其车身骨架能够保持稳定,减少扭曲,为驾驶者带来更加平稳的驾驶体验。
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显示仪器,具备高达2700倍的放大能力,专为观察金属材料在受力状态下产生的扭曲和断裂形态而设计。
荣威i6在材料选择上颇具匠心,高强度钢的使用占比高达73%,其中热成形钢占比为23%,而第三代先进超高强度钢更是占据了17%的比重。这样的材料配比,为车身的整体刚性奠定了坚实基础。车身刚性,作为汽车技术指标中的核心要素,不仅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安全性,更与静音性等性能息息相关。可以说,车身整体刚性是车辆各项性能的基石。值得一提的是,荣威i6的风阻系数仅为0.25cd,这一成绩在同级别车型中堪称佼佼者。
荣威i6在风阻系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达到了仅为0.25cd的水平。这一优异表现,不仅超越了众多同级别车型,更跻身至全球前列,与特斯拉、奔驰C级以及全新奥迪A4等顶尖车型并驾齐驱。值得一提的是,其风阻系数甚至与直升飞机的0.25cd相媲美,且低于子弹的0.295cd,充分展现了荣威i6在汽车设计上的精湛工艺与卓越性能。
风阻系数的降低不仅有助于提升燃油经济性,减少油耗,同时还能有效降低风噪,提升行驶过程中的静谧性。此外,它还能进一步增强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为驾驶者带来更加平稳、安全的驾驶体验。
经过实际测试,当一辆轿车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时,高达60%的油耗都被用于对抗风阻。若保持相同速度,风阻系数每降低10%,则可实现7%的油耗节省。
在汽车设计中,空气动力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被视为车企在汽车设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优化风阻系数的过程不仅费用高昂,还包括了大量的研发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以奔驰CLA为例,为了调整整车型面以降低风阻,需要在风洞中吹制长达2000个小时,而欧洲的风洞使用费用高达2500欧元每小时,这还不包括人工成本。正是这样的高投入,体现了上汽在荣威i6设计上的精心与专业。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如车内有异味等,这些都需要车企和设计师们共同努力解决,以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驾驶环境。
据调查,车内空气异味主要源自皮革、纺织品、塑料配件及胶合剂等内饰材料,这些异味的产生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释放密切相关。为了改善车内空气品质,降低VOC至关重要。在荣威i6的设计中,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来确保材料的安全与环保。例如,仪表板采用了PVC包覆,并用水性胶水替代了传统的溶剂型胶水;同时,仪表板面板也由塑料高光注塑工艺替代了可能产生异味的油漆和水转印工艺。此外,行李箱地毯选用了PP空腔板,以避免使用气味不佳且VOC含量高的木纤维板;同时,我们也摒弃了对人体有害的废纺毡材质,转而采用适宜皮肤接触的PET吸音材料。这些改进措施共同构成了荣威i6在提升车内空气品质方面的精心设计。
采用水性聚氨酯胶替代传统的溶剂胶,能够有效解决溶剂胶中VOC的挥发问题。
PP空腔板
PP空腔板,一种创新的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左图所示的废毛毡,是由纺织企业废弃的各种纤维材料回收后,经过打散、混合,再经过压制工艺精制而成。这种材料曾被荣威i6选用,但后来因某些原因被禁用。
荣威i6新车在材料选择上,采用了softell聚烯烃材料,这一创新举措使得其有机挥发物显著低于《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国家标准(GB/T2763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乙苯、二甲苯等对用户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物质上,荣威i6的含量甚至不到国家标准的4%。而在甲醛含量方面,荣威i6更是仅为国标的1/5,这一优异表现无疑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健康、安全的驾乘环境。
实话实说,在汽车行业中,很少有车企会主动公布车身扭转刚度并关注车内空气污染情况。然而,上汽乘用车却自信地公布了这些信息,结果令人瞩目。这些信息虽然简洁,却意义重大,它们直接展现了上汽乘用车在造车工艺和水平上的领先地位,甚至能与大众、本田、通用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相媲美。这无疑预示着,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能由上汽引领。
电影《一代宗师》中有一句台词我深表赞同:“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在汽车领域,品牌、外观和配置无疑是车子的“面子”,而车身刚性、风阻系数以及ELV控制标准则是其“里子”。能够兼顾“面子”与“里子”已经相当不易,但上汽乘用车却能做到两者皆优。由此可见,荣威i6这款车绝非泛泛之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