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崛起 智驭未来 成都车展重塑全球格局
91.02万人次涌入展馆。
33745台订单在现场达成。
57.53亿元的资金在流转。
这不是冰冷的数字。这是2025年成都国际车展交出的答卷。更是一场产业变革的鲜活注脚。
十年之前呢?舞台中央是奔驰、奥迪。观众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豪车光环。十年之后呢?国产新能源成了绝对主角。观众带着明确的购车意图。来体验。来下单。
变化为何如此剧烈?
01 包馆现象:自主品牌的集体宣言
比亚迪独占9号馆。
奇瑞统领5号馆。
长安系五大品牌汇聚10号馆。
这不仅是面积的扩大。这是话语权的更迭。头部自主品牌打破分散参展模式。以“全品牌包馆”形式。创下规模与集中度新纪录。
包馆的背后是实力。比亚迪展示“兆瓦闪充”。充电像加油一样快?仰望U8甚至能应急浮水。奇瑞发布智能皮卡生态。长安覆盖燃油、混动与纯电多元路线。
鸿蒙智行首次以“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界集体亮相。覆盖全价位车型。消费者无需跨馆即可完成对比。高效。直接。
02 技术对决:从电动化到智能化
智能化的竞争。正加速技术走向“场景落地”。
华为乾崑ADS 4.0、地平线征程6……这些系统已实现多车型搭载。岚图追光L首发搭载鸿蒙座舱。阿维塔06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及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技术不再是参数表上的数字。它变得可视、可感、可体验。
比亚迪室外街区设置仰望U8应急浮水场景。让观众零距离感知。
奇瑞星途ET5提供智能驾驶体验。让未来触手可及。
极氪9X发布1小时订单突破4.2万台。市场用订单投票。为创新喝彩。
03 格局重塑:谁在退场?谁在深耕?
保时捷、劳斯莱斯、兰博基尼……这些超豪华品牌普遍“缺席”。部分豪华品牌缩小展场规模。
他们退缩了吗?
不。是战略转型进入“深水区”。
国际品牌正加速本土化。奔驰将熊猫、竹编等巴蜀文化元素融入展台设计。宝马带来全新纯电CLA、新BMW i4 M60。奥迪推出Q6L e-tron、E5 Sportback。
他们不再仅仅是技术输出方。而是与中国供应链生态共融。沃尔沃XC70重点宣传超混系统。奔驰强调“全场景豪华”覆盖能力。
从“技术溢价”到“品牌溢价”。传统豪华车溢价体系已被撼动。
04 消费新象:车展不只看车
车展边界被打破。深度融合城市文旅、商业、文化与公益。打造“MOVE!成都”全民节日。
凭车展门票。可享全城近千家商户折扣。青城山-都江堰、武侯祠等文旅地标同步联动。实现“展会引流、全城受益”。
开幕逢七夕佳节。车展推出特别打卡活动。同期上线首届宠物公益活动。完成1000斤宠粮产品捐赠。温度。暖心。
购车一体化服务专区提供一站式服务。从政策解读、上牌、金融到保险。让消费者“放心选、省心购、安心享”。
05 未来已来:中国汽车的“大航海时代”
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提升至45%。乘联会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56%。
从技术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中国车企正通过本土化创新重构全球竞争格局。
约十天后。2025慕尼黑车展将要开幕。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零跑、阿维塔、东风柳汽等中国车企都将出现。带着新能源和智能化优势。进入全球市场。
仰望品牌的新车能以130万元价格实现订单过万。广汽等中国品牌的专利数量开始超越外资品牌。这是质的跨越。
………
车展是窗口。
是产业脉搏的触摸。
是讨论汽车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
它映射当下:自主品牌占比突破68%。新能源渗透率超45%。
它更预示未来:技术驱动。用户至上。全球竞争。
中国汽车产业的重构已然成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