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

要是放在以前,谁敢想一台五米二的大六座SUV,现在居然只卖17万多块钱?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车企都不要脸了是吧?厂家这刀法太狠,直接把所谓的高大上、空间、排面、三排座,提前拉到了大家都摸得到的位置。我在想,这么干是不是要出大事了?

说白了,这车就是大、就是便宜。以前六座SUV是个稀罕物,家里有点人,想买个大点的,还得攒钱冲合资、冲进口,或者干脆就咬牙凑合。但现在呢?吉利直接把6个版本的M9拉到17万起,吊打绝大部分同级对手,都快和轿车卷到一块去了。这种定价,你说是不是在彻底革了行业的命?

可是话说回来,这么便宜的大SUV,是不是家家都需要?大家要的是“更大”,还是“更好”或者“更值”?这事儿其实不止是尺寸和价格,背后还有点复杂。

先看这车的大。我跟朋友探讨过,第三排到底能不能坐人,能不能不只是救急。M9的优势在于真敢给足尺寸,坐垫长、腿部空间宽、还能躺下——都快赶上头等舱了。但追问一句:你真的每周都得用到第三排吗?还是买回来以后,第三排天天躺着吃灰?又或者孩子们坐着,老人坐着,或者朋友聚会偶尔用一用?其实打工人的家用场景,大部分时候还是五座,第三排更多像个“额外福利”。所以大不是万能,不是买大就一定合适。

然后说说设计。M9这车,说中庸也行,说耐看也成,反正不难看,也不“抓眼球”。这不是缺点,是厂家“稳妥”的选择。我能理解,市场太卷了,撞“雷点”不如守中线。但问题在于,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了,买车除了看得顺眼,还要“有个性”。现在满大街都是差不多的样子,你能记住几辆?你敢说M9会让你在停车场一眼就认出来?我反正认不出来。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再说空间配置,好多人在乎三排的体积,二排的舒适,还有什么大屏、冰箱、娱乐系统这些现在流行的老三样。厂家理解得很到位,能上的全都上了。你想要啥?十五英寸屏幕、3K副屏、十几升的冰箱、电动座椅、腿托、按摩、氛围灯……应有尽有。但话也不能说太满,入门款基本都是“清水白菜版”,你坐进去体验一圈,发现高级玩意儿都没给你。想要好点儿的“彩电冰箱沙发”,价格分分钟就奔着二十万去了。你觉得自己占了便宜,细抠配置才发现便宜版本其实很素——买感官刺激得加钱。

还有动力和底盘,顶配三电机版,百公里加速4.5秒,机械层面的诚意也是有的。底盘给了个“双叉臂+五连杆”,实际开起来也不算拉胯,还有各种新鲜的科技,比如麋鹿测试能干到83km/h,碰见紧急情况不一定失控,这也是加分项。智能系统也不缺,语音控制、自动泊车、各种高阶辅助驾驶,这都快成了新车标配了。厂家自己都说,买了带辅助驾驶的好处,反正你懂得,想要智能安全,还是要再掏点钱才行。

最有意思的是它的SKU分层,“低配太清淡,高配太贵”,真正划算的还是中配。六个版本里面,便宜的那个啥也没有,贵的那个一不小心,价格都能摸到25万。你心动的是低价,但真正想选的,都是快接近20万那个档——这波操作属实是教科书级的“套路定价”。

问题来了,20万预算,你会选踏踏实实的大六座,还是冲一下那些更有品牌、更有调性的车型?这个价位,全是虎狼之地。有国产的“大牌”在旁边虎视眈眈,也有合资厂家的老家伙们稳坐江山。你要说M9“完胜”吗?有点难。毕竟这个区间,车太多,大家都想做爆款,空间与价格不再是一锤定音的王炸了。

但M9贵在“直接冲破心理防线”,把本以为高不可攀的大SUV,变成了你我都能伸手拿的消费品。这会让不少原本犹豫要不要换车的人,真的开始盘算盘算了——是换个常规五座继续凑合,还是当次“大哥”,一步到位选个大六座,给全家人来点升级体验?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所以这事也就有了趣味,价格战愈演愈烈,环环相扣,到头来得问一句:吉利到底亏不亏?是靠“薄利多销”真便宜,还是只是引流爆款,后续在配置和选装上收割一波?用户捡了个大便宜,厂家能不能赚到钱,这是一场心理战,也是一场商业博弈。

你看吉利的更早爆款,银河星愿刚上市就冲上销量榜首,甚至把Model Y都压下去了。这说明,中国消费者真的很在意价格,更在意配置均衡,还有空间带来的排面。但做“大众爆款”有个悖论:你可以用低价打开市场,但想把品牌做高端做长远,仅靠便宜难以持续。你总得有点东西能让人记住,除了大、除了便宜,总该有“独特性”,否则时间长了,大家也会审美疲劳。

车市这波降价狂潮,背后其实很残酷。厂家扎堆卷配置,卷动力,卷智能,你追我赶,就怕被淘汰。今天你能用“白菜价”卖个大六座,明天别人就能在更下一个级别掀桌子重来。我们消费者当然喜欢价格降、服务好、体验爽,可对厂家来说,利润不见了,下一步怎么办?敢不敢像M9这样刀刀见骨的定价,还是说只是短暂的“烟花”,博热度博曝光,然后回归现实?

更别说前面那些“细节定价”的事儿了,入门款真的是给人看的,吸引进店、吸引流量,真的想买的还是得掏二十万。你要真是预算有限,冲了个清汤寡水的版本,回家越琢磨越后悔,想换配置只能再加钱。这一套玩法,厂商早就玩明白了,我们只能说“各取所需”。

另一个维度也很现实,是空间和座椅真的是你买车的核心诉求吗?再大又如何,是不是加长了你就能快乐?还是说,多数时候还是“一个人通勤/两个人出行/偶尔带娃带老人”,大空间反而成了负担?你要想好,别被“一刀切”的宣传卷了进去。家用是真的需要,还是心理满足?别到最后买回家成了摆设,得不偿失。

所以问题到了根本,就是你选的到底是什么?你是冲着17万的心理价位,还是冲着升级一家人的幸福体验?你是希望一次买到最全配置,还是更愿意为那些你真正用得到的功能掏钱?你愿不愿为辅助驾驶、安全、娱乐去加价?你到底想要的是“够用”,还是“过瘾”?

回到市场层面,这波吉利银河M9的“亮剑”,一方面确实带来了新的思路,让市面上的大SUV重新洗牌。另一些厂商势必也得跟进卷价格,拼配置、拼智能、拼体验。好处是我们用户终于等来了“价格战”受益的一刻,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厂家定价。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但更长远看,这样的定价能坚持多久?厂商利润压得这么低,他们能不能保证质量、售后、升级?会不会后续再玩“增配加价、部分功能锁死”这种套路?这都是值得我们琢磨的。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吉利银河M9定价17万,大六座配置分析,中配更划算-有驾

最后,能不能成为爆款,归根结底还是市场说了算。车做得够大、够便宜、够诚意,用户口碑说好,才能长红。吹得再热,也不如自己用过以后真心点赞。所以各位真打算买,不妨多问问身边用车的朋友,看看到底值不值,我们大家都别被“便宜大碗”蒙了眼,冷静看清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你觉得下一台家用大SUV,会不会就是吉利银河M9?或者说,这个价格战,会让我们买车变得更理性,还是更盲目呢?其实最该问的,是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幸福生活?空间、价格、配置、技术、品牌,哪个才是你做决定的关键?

对于我来说,买车还是得看实在体验,不管厂商怎么宣传,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地在自己的生活上。你想好了吗?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