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探岳最近把价格给降到底了,一台原来卖将近20万的中型SUV,现在经销商直接开出11.89万的裸车价,一下子少了8万块钱,这比很多国产车降价还厉害。
这事一出来,市场反应特别快。
6月份探岳才卖了9274台,连长安CS75 PLUS的一半都不到,看着确实有点不好过。
但是7月价格一降,销量立马涨到17515台,一下子冲到排行榜第4名。
这个数字一出来,旁边的丰田威兰达估计心里不是滋味,它7月卖了12132台,本来成绩还行,这么一比就下去了。
不过,大众这么一搞,虽然对自己人挺狠,但要说能动摇谁的地位,还真没那么容易。
你看比亚迪宋L,一个月随随便便就卖了20471台,在电车市场那可是老大,地位稳得很。
大众用燃油车降价的法子,去碰新能源这堵墙,说白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经销商的朋友也说,库存太多了,压力特别大,晚上都在改价格单,这完全是拼了,不降价就真没人买了。
现在的问题是,一台只卖11万出头的德系中型SUV,它还够不够“德系”?
车子本身还行不行?
我们来看看它的底子。
车长4589毫米,这个尺寸在现在中型SUV里确实不大,甚至有点像紧凑型的。
但是大众在空间上还是有两下子的,2731毫米的轴距,居然比丰田RAV4还要长。
人坐到后排,膝盖离前面座椅还有23毫米的距离,就算坐满了人,也能剩下三指宽的空,家里用是足够了。
后备箱也还不错,对得起它的身份。
后排座椅放倒之后,能变出一个1850升的大空间。
别说放个婴儿车,就是带上全套露营的东西去外面玩,也一点问题没有。
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个很实在的好处。
动力方面,大众给了1.5T和2.0T两种选择。
1.5T主要是为了省油,官方说百公里油耗6.9升,在这个级别的SUV里算低的。
如果你想要动力足一点,2.0T的四驱版7.8秒就能跑到一百公里每小时,平时超个车、跑个高速都很有信心。
那个DQ381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开的时候确实比以前顺畅了,但冷车启动时,1挡换2挡偶尔还是会顿一下,这可能要等以后软件升级才能解决了。
安全配置算是大众的强项,这次探岳也没马虎。
全系都带L2级别的辅助驾驶和7个安全气囊,高配的车还有5个毫米波雷达,智能驾驶的达标率有92%。
在安全这件事上,大众还是靠谱的,这一点要给个好评。
但是,便宜没好货的道理大家都懂。
价格降下来了,配置肯定也要跟着减。
入门版的探岳把座椅通风和加热都去掉了,而且还是布座椅。
这一下就被网友骂得不轻,说这减配减得太难看了。
你把它跟同样价格的国产车比,比如星越L,人家NAPPA真皮座椅、8155芯片全都有,大众在这方面确实太保守了,甚至有点小气。
关于这车,一直有不同的声音。
老款车那个颗粒捕捉器堵的问题,听说现在改好了,车主说只要偶尔跑跑高速就没事。
从数据上看,它的千车故障率是93件,比行业平均的109件要低,说明德系车的质量底子还在。
但口碑这个东西很奇怪,有人觉得“大众”这两个字就是好车的保证,是大家心里认的牌子;也有人开玩笑说,这车名字“探岳”听着越来越像韩国车,成了“大众索纳塔”。
更严肃的批评是,光靠降价来卖车,如果不保证质量,最后只会把自己的名声搞坏。
车机反应慢、没有备胎这些老问题一直没改,就算7月销量涨了,但跟去年这时候比,还是少了6.4%。
而且,大众现在只提供3年或者10万公里的质保,如果这个服务不跟着提一提,恐怕很难留住那些对车要求高的买家。
探岳这么一降价,直接把合资中型SUV的价格给拉下来了,让这个市场里的大家都得跟着拼命。
但这终究是燃油车最后的挣扎。
眼看着路上跑的新能源车都快超过一半了,只靠降价这一招,想让整个品牌好起来,几乎不可能。
现在对于想买燃油SUV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占便宜的好时候。
但从长远看,大众要解决的问题还多着呢。
如果今年第四季度,探岳还不推出插电混动的版本,或者在配置上给得更大方一点,那这波靠降价换来的销量,很可能就是一阵风,刮过去就没了。
大众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放下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更重要的是得下定决心,彻底改变自己。
毕竟,时代不同了,大家买车的想法也变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