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实测:豹5单轮拖3.5吨房车爬坡,旁边那台普拉多熄火三次,30万新能源越野正在改写规则
去年十月在腾格里,亲眼看着一台挂绿牌的豹5干了件邪门的事——右后轮陷进沙窝,另外三个轮子全悬空,司机也不下车,就在驾驶室里按了几下屏幕。车身开始一点点往上抬,悬空的轮子慢慢够到地面,然后突然一股劲儿,连车带后面挂的3.5吨房车,硬是从30度沙坡上拽了出来。全程八秒。
旁边停着台4.0L的普拉多,车主蹲在车轮旁边铲沙子,铲了二十分钟。后来发动机过热,熄火三次才上来。他走过来围着豹5转了两圈,看看车标,又看看绿牌,最后只说了句:“这玩意儿多少钱?”
我说28万起。他没吭声,掏出手机拍照。
电机那股子劲儿,和你想的不一样
开过老普拉多的都知道,油门踩下去,动力得绕个弯才到轮子上。液力变矩器那零点几秒的迟疑,平时感觉不出来,陡坡起步就现原形了——油门轰起来,转速表跳到三千转,车还在原地晃。
豹5就不讲这些虚的。电机直接怼到轮子上,踩多少有多少。官方说扭矩响应时间0.02秒,实际开起来就是脚还没压到底,车已经往前蹿了。特别是岩石路那种需要精确控制的路段,油门能当刹车使——轻点一下,车往前挪五厘米;再点一下,又是五厘米。
动力数字挺唬人,687匹马力、760牛米。但越野这事儿不看账面,得看轮子上能使出多大劲儿。工程师跟我讲过,电机配合2.78倍的分动箱,单个轮子能输出1200牛米扭矩。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轮子干2.0T发动机的活。
三把锁是另一回事。前中后机械差速锁,这配置在30万价位基本没对手。坦克500要45万才给全套,牧马人Rubicon得选装,落地奔50万去了。豹5直接标配,而且锁止逻辑挺聪明——悬架先试着把悬空的轮子压下去,压不住了差速锁自动咬合。整个过程你就盯着中控屏看动画,左后轮1200、右前轮200,数字跳得比心电图还快。
阿拉善碰见个开牧马人的哥们,非说电车越野是噱头。我让他看豹5三轮离地的视频,他盯着屏幕看了半分钟,摸着下巴没说话。后来聊天知道,他那台车前锁花了两万多选装。
液压悬架这东西,开过就回不去
云辇-P那套系统,比亚迪的PPT上写着“0.01秒响应速度”。数字真假不好说,但交叉轴那种路况,车身确实不怎么扭了。
以前开硬轴越野车过交叉轴,整个车跟着地形一抽一抽的,像坐拖拉机。豹5就平顺很多,车身歪是会歪,但不会突然一下子甩你脑袋。悬架在那儿不停调,升高、降低、变硬、变软,感觉有人在底盘下面托着。
戈壁滩那种连续搓板路最能体现差距。开普拉多,五十公里下来腰疼得直不起来,副驾的人更惨,抓着把手不敢松。换豹5,速度还能提20%,车里人该聊天聊天。不是说它滤震有多神,而是悬架会“预判”——前轮过坑,后轮悬架提前软化等着接冲击。
去年冬天在库布齐遇到过一次状况。气温零下二十几度,早上启动的时候,悬架升降卡了两秒钟。液压油冷了粘度上去,系统反应变慢。后来OTA升级说是改善了,但没再去那么冷的地方测试过,不确定彻底解决没有。
电池在底盘下面,托底是个问题吗
最开始听说电池和底盘做一体的,心里确实有点虚。越野路况那么复杂,万一磕了电池包,荒郊野外起火比抛锚还可怕。
实际跑了几个月,这担心可能多余了。31.8度电的刀片电池,离地间隙220毫米,比好些城市SUV还高。外面包着双层护甲,里层铝合金吸能,外层热成型钢硬扛。碎石路托底听着挺吓人,咣当咣当的,其实大部分冲击都被底下那层护板化解了。
中汽中心做过侧面柱碰,32公里时速撞上去,电池包没事。这数据是真是假不好判断,但目前确实没听说哪台豹5因为托底出安全问题。
有个设计挺实在——系统会监测工况,45度侧坡或者高强度脱困的时候,自动降低电池输出功率,防止电芯过热。性能会打折扣,但总比电池烧了强。
不过125公里纯电续航这事儿得说清楚。城里通勤够用,一周充一次电,月电费三十块。但跑长途肯定得烧油,亏电状态下发动机噪音挺明显,120时速车内68分贝,比那些主打静音的城市SUV吵不少。
这个价钱,配置确实给到位了
28.98万起步,顶配35万出头。三把锁、液压悬架、双电机、687匹马力,这些全是标配。同样配置,坦克500得45万起,牧马人Rubicon奔着50万去。
使用成本差距更直观。纯电模式百公里八块钱,混动五十块;普拉多同样路况一百二。一年两万公里,光油费省一万多。保险便宜三四千,首年六千五搞定。
但有个事儿得想清楚——新能源车保值率是未知数。豹5上市才一年多,二手车市场还没成型。三年后卖车能值多少钱,谁也说不准。不过看看这几年电动车的价格曲线,也许不用太悲观。
方程豹搞了个“豹友会”,全国办了三十多场线下活动。阿拉善、塔克拉玛干、库布齐都去过,每次去都能碰见几台豹5。有次在腾格里,一台车陷得比较深,七八个车主过来帮忙,带拖车绳的带绳,带铲子的铲沙,二十分钟弄出来了。这种氛围挺难得的。
电车能不能越野,车轮说了算
新能源和硬派越野放一块,两年前听着就别扭。大家总觉得越野得是大排量、大油箱、机械结构,电池电机这些精贵玩意儿不该往野外造。
但豹5这一年的表现,确实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越野的核心不是发动机排量,是扭矩能不能直接到位,底盘够不够硬朗,车身结构扛不扛造。这几点豹5都做到了,虽然方式和传统越野车不一样。
它有短板——纯电续航短、亏电噪音大、保值率未知。但30万价位,给你三把锁、主动悬架、接近700匹动力,还能市区零油耗通勤,这账怎么算各位心里清楚。
那些说“电车配不上越野”的,找台豹5去趟阿拉善就知道了。交叉轴上见真章,管你烧油还是用电,车轮卡在沙窝里的时候,能出来才是硬道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