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和ALPINA,这对德国汽车圈的“老夫老妻”,终于迎来了关系公开的新篇章。2022年3月,宝马官宣收购ALPINA,将其纳入自家驰骋多年的豪车家族。有人欢喜有人忧,毕竟,ALPINA这个手工豪华调校品牌,在车迷心中自有一席之地。宝马的算盘响得有点大声:一边笑着收编老伙计,一边在背后斟酌——“ALPINA今后到底当自家儿子,还是当邻居的小表弟?”
先别急,宝马的人还没给出2025年之后的剧透,外界已经开始过度解读:ALPINA会不会被打造成“宝马版的迈巴赫”?毕竟,谁不想多一个能赚土豪钱的超豪华子品牌呢?如果真往这条路上走,下一个坐在后排喝香槟的,可能就轮到爱买ALPINA的人了。
正当传言四起,宝马假装淡定,悄悄做了一件大事——为ALPINA换了个新Logo。这可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头一回,大刀阔斧地改动了二十多年来没动过的家族脸面。有媒体挖到了宝马最新的商标申请,发现这个新标志“脱胎换骨”,短时间内还没有下文,但已经足够让车迷们“信息过载”了。
先说说新版Logo长啥样。再见了,圆盘正中央那块带点中世纪风味的红蓝盾牌,这一刀斩得干脆,像德式香肠切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二分圆形结构,主打黑白撞色,极简到让人怀疑是不是设计师摸鱼。至于ALPINA粉熟能详的“仿真”节气门阀和曲轴标——完美被“粗线条”二代替,精细感变成了漫画风。
你是不是想问,新Logo到底用来干啥?会不会贴在下一个限量版ALPINA B7的车头上?抱歉,目前宝马还在打太极,没给个准信。也许只是占坑,也许是新斩获的新起点,留给新闻发布会的终极大招。
实际上,新Logo只是一场品牌塑造的前奏。想想看,德国汽车业最近几年都爱玩“2D平面设计”,奥迪、宝马、保时捷,大家都在“扁平化”大潮里挣扎。过去车标追求的是金属质感,硬汉派气场,如今潮流却向着“越像PPT图标越好”的方向一路狂飙。难怪ALPINA也不能例外。其实这种操作背后有逻辑:2D化更适合数字化传播,大小屏幕阅览无障碍,贴个T恤帽子也省钱。
可问题来了,ALPINA的传统粉丝愿不愿接受被“PPT化”的新脸孔?要知道,ALPINA的魅力恰恰在于它不像宝马M那样是厂标套餐,而是德国工匠精神的最后堡垒。你在慕尼黑订台ALPINA B5,师傅能用沙子打磨饰条,不惜成本,只怕你不开10年都舍不得换。如果最后变成挂着极简Logo、用平台化零件拼出来的豪华车,老车迷会不会破防?这背后是所有老品牌在新时代的共性难题——到底是坚守祖训干苦活,还是顺应潮流割用户一刀接一刀?
其实,宝马收购ALPINA最大的不确定性,恰恰在于“身份焦虑”。宝马自己有M高性能系列,定位动感凶猛;又有豪华行政、绿色新能源多个分支。ALPINA要是走精英路线,难免和自家兄弟撞衫,走极致定制化,成本又水涨船高。收编之后会不会有了资本老爸,反而丢失了“民间豪门”的独特基因?更不用说如今“定制”二字已被许多车企玩烂,大品牌一碗水端平,特色难有突破。
最后,不妨留点余味。其实,无论Logo怎么换,定位如何变,只要ALPINA还在,那份“不着急、不抢风头、手艺人打磨感”的豪华气息就还存在。当然,对粉丝来说,最怕的是——有一天,心仪的ALPINA既沦为“宝马的另一个子品牌”,又丢了自己的灵魂,成为4S店里的“高价可选包”。至于新Logo究竟是新纪元还是新瓶装旧酒?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