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修个洞,1万换块屏?维修店不敢修,车主直呼“接受不了”!

新能源汽车维修陷入困局:买得起,开得起,修不起!

在环保理念与政策扶持的双重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了追求更经济、环保的出行方式,选择购入电车。然而,当车辆出现故障,维修问题接踵而至,“买得起,修不起”逐渐成为许多电车车主心中的痛。官方维修价格高得惊人,第三方维修店却因种种限制不敢承接,车主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6万修个洞,1万换块屏?维修店不敢修,车主直呼“接受不了”!-有驾

林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受害者,她的新能源汽车购入还不到四年,在最近一次保养时被检测出底盘损坏以及屏幕导航失灵等问题。

这本不是什么罕见的车辆故障,可当4S店给出维修报价时,林女士差点惊掉了下巴:仅仅底盘维修费用就高达6万多元,而更换屏幕也需要1万多元。要知道,她当初买车也才花了十来万,这高昂的维修费用几乎能再买一辆中低端的新能源汽车了 ,林女士气愤地表示:“本以为这车至少能开个七八年,现在看来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6万修个洞,1万换块屏?维修店不敢修,车主直呼“接受不了”!-有驾

林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辆特斯拉Model Y车尾遭遇碰撞,电池包只是轻微变形,维修费用却将近18万元,而该车新车购买价约28万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辆丰田凯美瑞燃油车发生追尾事故,发动机舱都损毁了,维修费用也才7万元左右。如此巨大的维修费差距,怎能不让新能源车主们直呼“接受不了”。

6万修个洞,1万换块屏?维修店不敢修,车主直呼“接受不了”!-有驾

面对官方售后的天价维修账单,车主们自然将目光投向了第三方维修店,期望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维修方案。但现实却泼了他们一盆冷水,多数第三方维修店对电车维修避之不及。

一位有着多年汽修经验的师傅无奈地说:“不是我们不想赚钱,是真的不敢修。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系统和复杂的智能电路,和传统燃油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没有原厂授权的诊断设备,我们连故障都查不出来,更别说维修了。而且很多电车的核心部件,像电池包这类,没有专业的拆解和维修技术,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

6万修个洞,1万换块屏?维修店不敢修,车主直呼“接受不了”!-有驾

不仅如此,车企对维修数据和配件渠道的严格把控,也让第三方维修店难以获得正规的配件和技术支持。没有原厂配件,维修质量难以保证;没有技术支持,维修更是无从下手。这就导致第三方维修店即便有心承接电车维修业务,也常常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技术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且各品牌之间技术差异较大,这使得第三方维修店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掌握全面的维修技术。从市场角度来说,车企通过垄断维修技术和配件渠道,形成了售后维修的“独家生意”,在维修定价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从而导致维修价格居高不下 。

6万修个洞,1万换块屏?维修店不敢修,车主直呼“接受不了”!-有驾

新能源汽车“买得起,修不起”的维修困局,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不利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要打破这一困局,车企需要开放维修技术和配件渠道,降低维修门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第三方维修店能够参与到电车维修市场中来;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的监管,规范维修价格和服务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能源汽车真正实现“买得放心,用得安心,修得省心”,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