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个月,中国车企相继向外界秀出肌肉,各种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密集的技术大秀下,却无法掩盖车企对于技术落地的焦虑和忐忑。
尤其是在被称为智能化的下半场,车企们同样是野心和彷徨并存。和其他国家队一样,广汽集团迫切需要在这场转型中赢得先机。于是我们看到了飞行汽车GOVY、人形机器人Gomate、以及将在年内推动L3级自动驾驶车型的量产销售。
但有意思的是,对于当下大热的全民智驾,广汽并没有大谈特谈。毕竟这个词几乎已经提前预订了年度热词,并不是说广汽没有信心和实力,相反它正先人一步,思考如何才能全权把握好技术?
4月12日,广汽一年一度的科技日如约而至,安全成为集团今年的最强音。在行业集体陷入愈发癫狂的 " 功能军备竞赛 " 当下,广汽清醒发出了安全呐喊。
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高温发烫的智能化下半场。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表示,“作为车企,我们不能只谈体验,却忽略安全。”
科技日上广汽集团同样表示,“安全不是选配,是底线!”,并承诺所有技术升级绝不妥协安全底线。这种前瞻意识和社会担当,或许才是技术驱动创新下的厚重底色所在。
坚守安全底线,广汽敢为人先
“大家知道现在汽车行业最火的话题是什么吗?”这是冯兴亚在发布会开场后向观众抛出的问题。答案自然是大家都熟悉的智驾,但他同样用一句话挑明了接下来的整场重点。
“离开安全谈智驾,就是本末倒置。”今年年初随着智驾安全的课题频繁出现在舆论第一线,2月工信部等部委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
不但从制度层面强化了车企对于智驾的重视,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内智能化发展进入深水区,用户对于智驾安全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质变。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乘用车市场的L2级别智驾新车渗透率接近60%,2030年L2级别以上的智驾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90%。目前国内市场正处于跨越“L2级别智能辅助驾驶”到“L3级别自动驾驶”的分水岭。这同样意味着对车企的智驾技术、整车安全架构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要求会更高。
目前广汽集团已经低调获得国家首批L3级别自动驾驶准入试点资格,也是国内仅有的七家之一。集团表示在今年第四季度,公司的L3级别自动驾驶车型将上市销售。
技术上的创新并不意味着广汽对于安全底线的妥协。事实是从1997年成立以来,广汽集团从来不只是把汽车安全作为一项配置来看待,而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冯兴亚表示,“人是放在首位的。”
在略显浮躁的当下,这种坚持显得尤为珍贵。科技日上,广汽首次公布了“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不但是对现有业态的适当纠偏,更是集团敢为人先,先人一步的魄力所在。
回归造车本质,重构智能生态
如果只是单纯看智能驾驶技术,广汽属于布局比较早的那一批。从2019年发布ADiGO智驾互联系统以来,它始终深耕人工智能应用。今年3月中旬发布的“星灵智行”智能科技品牌,将全面加速智驾技术落地。
但在广汽眼中,技术只是提升智驾体验的一种方式,广汽要做的是构建一个以安全为核心的智能汽车新秩序。在新系统中,安全将成为企业的生存线。这也是集团发布“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的核心思想,新生态将凭借全链路安全研发体系、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树立智能汽车安全新标杆。
比如面对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广汽在人机责任方面的划分处理,给了行业比较可靠的参考模版。首先是通过近乎超纲的测试不断探寻智能汽车的安全边界,同时在技术层面通过 DMS实刻评估驾驶员状态,用“技术兜底”的方法来打破传统传统碰撞测试的局限。
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广汽还打造了包括智能驾驶安全、智能底盘安全、主被动融合安全及电池安全在内的全域安全技术。比如在智能底盘安全方面,广汽把感知技术、控制算法和动力系统与智能底盘控制深度融合,提升驾驶体验的同时还保障了行车安全。
此外作为新体系重要载体的昊铂HL也同步上市,新车不但搭载了广汽集团全新的GSD高阶智驾,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Orin-X芯片等智能硬件,能实现无图领航,全场景覆盖率超99%。而且采用的“阻热—耐热—防火”三重防护体系,可以实现毫秒级风险预警。
但在整个智能生态打造中,广汽认为只有技术远远不够,它需要把三电技术、高阶的车规级芯片等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在这届科技日上,广汽还发布了与中兴通讯、裕太微电子、仁芯科技等联合开发的12款车规级高安全芯片。同时广汽还正式发起“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为了避免重复此前的芯片锁喉噩梦,广汽试图从源头打造自己的芯片矩阵。
当安全不再是产品的加分项,广汽正在回归汽车本质。正如广汽总经理冯兴亚所言,安全必须由车企定义。
综述
过去一年,经历转型阵痛期的广汽集团,把集团总部从广州市区果断搬到了大本营番禺。随着“番禺行动”一系列新项目落地后,企业的自我变革成为最鲜明的信号。
恰逢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各种技术狂飙的时候,广汽如何进行自我革命同样会是其他站在十字路口的企业,所参考的新范式。这次广汽直接指出安全是智能化的必答题,这种价值选择也将推动国内智能化向追求质量层面跃进。
进入新能源转型下半场后,广汽用“安全底牌”重新构建智能生态。不但是对安全的敬畏,更是以人为本的直接展现。最重要的是为当下发烫的行业降降温,把整体价值观重新拉回正确的赛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