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上,林肯以全球限量100台的领航员首发限量版高调登场,宋锦刺绣与螭龙纹饰件试图重构美式豪华的东方叙事。然而,这场华丽的发布会也难掩品牌颓势,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林肯全球销量同比下滑4.7%,中国市场交付量仅23,731台,较2024年同期暴跌21.7%,林肯的日子貌似不太好过。
从销量的结构上看,或许才是林肯销量波动的矛盾所在。其一季度销量中,进口车占比仍超80%,而中国进口车市场规模已连续七年萎缩,2024年同比下滑12%。更严峻的是,其新能源渗透率不足10%,远低于行业40%的平均水平,如今林肯仅靠油改电插混车型勉强应战,CLTC续航650公里的纯电领航员量产版定价或超150万元,又有谁会买单呢?
这种燃油守成,电动滞后的策略,最可能导致的便是用户的流失。数据显示,2025年1-2月林肯在华销量分别为2743辆和1879辆,同比断崖式下跌,此外,经销商退网潮加剧,青岛、深圳等地4S店接连关闭,绍兴唯一门店仅保留付费保养服务。即便林肯的品牌调性能够吸引部分高净值用户,也难以扭转基盘市场的坍塌。
而谈及电动化,值得一提的是,林肯的电动化进展如此之慢,与其战略定向也脱不开干系。母公司福特因电动车业务亏损,宣布推迟全面电动化进程,导致林肯纯电车型研发近乎停滞。2025年上海车展发布的纯电概念车Star量产计划模糊,而现款插混车型仍基于燃油平台改造,能耗与续航表现不及国产竞品。
其次便是更深层的是供应链短板。林肯虽宣称推进国产化,但三电系统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这种半推半就的模式,使其在关税波动与成本控制中进退维谷。
另外,在行业集体押注智能驾驶时,林肯选择另辟蹊径。品牌总裁贾鸣镝直言:“我们的卖点不是智驾,是豪华与情绪价值。” 这种策略在如今消费者购车前更加清醒后变得更加苍白,究竟还有多少人肯为“情绪价值”买单,恐怕也只有林肯自己才能知道,这种重情感轻技术的产品逻辑,在Z世代主导的消费市场中愈发格格不入。
汽车网评:林肯在上海车展的表现,恰似林肯困境的隐喻,精致却陈旧,磅礴却失焦。当国产新势力以技术平权颠覆豪华车规则,甚至连BBA这些传统豪强也都在加速电动化转型,林肯的美式情怀,还能被多少人接受呢?若不能正视电动化滞后和智能化短板,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能撑得起豪华的门面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