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Lafa5这车,一出道就自带热搜体质。你说它9月8号要在慕尼黑车展亮相,光名字就已经能引发一堆猜测,各种网友都在琢磨:怎么听着像法拉利的跑车?厂家是不是故意蹭法拉利热度?还是背后有啥见不得人的故事?我本来对这种新车宣传没啥兴趣,但吧,你每天刷手机,相关信息像电梯广告一样没完没了往你眼皮子底下怼,不琢磨都难。
其实问一句,“一个国产品牌为啥非要给新车起这么有法拉利味道的名字?”这事,为啥能让大家炸成那样,关键还是咱们对“品牌溯源”这事太在乎了。你看国内那些造车新势力,拼死拼活想立自己是“中国特斯拉”“国货宝马”,哪怕被网友吐槽抄袭也要搞个大新闻。但仔细琢磨,你会发现零跑这次名字的骚操作,是精心策划的“文化钩子”。你法拉利那台LaFerrari是超跑里的天花板,限量、经典、意大利血统,一台二手都能抵得上一小城市房价。这名字一挪用,配合9月欧洲首发,明摆着是给欧洲观众递个“眼神”:我们零跑也是懂欧洲、懂车、也懂时尚的。
再问一句,中国车企做欧洲市场,真得靠蹭名气才能打进去吗?逻辑其实挺简单。你看汽车圈的惯例,宝骏换个英文名叫MG,再加点英国小国旗,不就摇身一变英伦范了吗?吉利收了沃尔沃,外滩咖啡厅说起安全性头头是道;小米第一个电动轿车都是请老外发布,画风极尽欧美。零跑现在大张旗鼓搞Lafa,背后又有Stellantis这种欧洲汽车巨头撑腰,这其实是拿投资关系做资本,给产品做标签,让欧洲人为中国车多看一眼。这也不算什么丢人事,你让新势力一脚踏进足球场,要是没点“欧洲文化通行证”,谁理你啊?
说到这里,有朋友要杠,说零跑是不是真的和法拉利有什么瓜葛?其实你查查投资人的关系网就明白了:Exor——这个意大利的老牌家族投资公司,控着宝马控着法拉利控着Stellantis,又跟零跑搞起了合资,连带董事长上门考察了零跑总部。你说零跑自己造个新车名,特意用法拉利那段经典跑车的昵称,怎么看都是一次有意为之的“文化致敬”+营销联合。你要是觉得这只是在挑逗欧洲车迷,完全没错。这年头品牌叙事,不都是讲究能不能打动情怀、激发记忆点嘛。
但问题来了:名字玩得很溜,车子自己到底有没有料?大家的第一印象,总归是“是不是炒概念?”你都知道,零跑这些年冲销量还冲得挺猛,八月份57000多辆,这数据是向新势力所有对手甩了好几条街。但你聊销量归销量,聊逼格归逼格。欧洲人那边最看重的,不止是性能和空间,更在乎“环保、时尚、个性”。显然,零跑这次想把Lafa定位成那种“兼具运动感和个性美学”的首发车型,看图片就知道,车身线条够犀利,日行灯+无框车门都是满满的青春气息,还硬塞了个激光雷达上去,妥妥想拿智能化做卖点。
可一辆中国车在欧洲市场,光靠这些新鲜词、造型和科技噱头就能火吗?又得问,这车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是到底已经拉满?比方说空间大、续航长这些传统中国优势,欧洲用户到底吃不吃?你看看Lafa5那一身配置,表面上都是主流造车企业必须卷的东西。但我觉得真正的“杀手锏”,反倒在命名背后想传递的“生活理念”。换句话说,这车被赋予的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属性”,而是象征了“自由、态度、艺术、美学”。你说这个理念,能不能打动欧洲的年轻消费者?
对于零跑来说,十周年搞出Lafa5这么个大动作,很可能是一次“国际化品牌弯道超车”。有底盘工程师、全球合资背景和大集团资源加持,往欧洲核心地盘杀过去,已经不是简单的出口卖货了,更是要建立品牌的全球形象。毕竟之前国产品牌在欧洲做汽车,普遍打法就是“低价平替”,卷卷空间、续航再加点科技配置,拼销量但难得有逼格。零跑这次就想冲“逼格”本身,并不是单靠价格优势,而是讲故事、搞美学、立态度。这点说实话,挺聪明;你在一个腻歪了“血统论”的领域里正面做“文化输出”,把自家车变成欧洲年轻人想追求的潮牌,这策略方向没有问题。
然后,有人质疑,这车是不是纯消费概念?自己有没有真正技术底子?其实从这些年的销量和市场反馈看,零跑在空间、续航、智能座舱、底盘调校这几枚硬币上已经玩得挺溜。现在又搭上欧洲大集团的工程资源,这些所谓的“老外指导”其实就补足了品牌的技术天花板。再说,激光雷达、人机交互、运动外观、社交属性这些功能和形象,本身就是欧洲年轻用户“择车”时的必选项。你换种角度看,全世界的年轻人都想要自家车“有个性、有感觉、够智能”,零跑这次就是照着市场需求做产品转型升级。
但车圈的道理往往是这样:你前面铺垫再多,最后还得看产品本身能不能卷赢。同样花一两万欧元,欧洲用户是在买零跑的“法拉利情怀”,还是在买自家传统品牌的安全感、口碑和历史?这里面的变量不少,最大挑战其实是:你能不能在体验、服务、二手残值、情绪认同这些非硬件维度也做到头部?毕竟欧洲不是中国市场,卷配置没那么大用处,“身份感和归属感”才是核心竞争力。零跑把LaFerrari的命名借来玩,给欧洲人递上熟悉感;但过了新鲜劲,最后还得拼持续口碑。否则,你名字叫得再像“法拉利”,欧洲人嘴一歪,说你“是个山寨创意”,一切白费。
你看现在,国内很多品牌都开始往全球做,有的是买买买,有的是自己创业,有的是跨界造车,打的都是“国际范儿”和“新势力”标签。只不过,大部分人玩完名字、设计、概念之后,依然没把产品内核升级到全球豪华标准。零跑这次想另辟蹊径,用在欧洲市场首发的“潮流运动两厢车”做品牌突围,表面上是营销动作,实际上是一次自我认知的重塑。车圈常讲,要么做“市场卷王”,要么做“品牌专家”——两条路哪条更难?品牌升维,才是真正的大考。
有人又问,国产品牌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为欧洲人的主流选择?我的观点很简单:首先你得把故事讲圆。你要让欧洲的年轻人、家庭用户、潮人都清楚明白,“中国车不再只是便宜、配置高”,而是有自己专属的文化符号、生活品味。这就是Lafa5这个名字想背后的转变——你不光是中国来的零跑,你是懂得Lifestyle、Attitude、Freedom、Art这些字母代表意义的全球新标杆。第二步,产品力要跟上。技术不过关、服务扶不上墙,你再怎么起个名字,最终也只能沦为市场的旅游纪念品。
最后,这事值得我们琢磨的是:中国品牌全球化,到底要靠模仿、致敬,还是靠创新、引领?你看零跑这次的命名,大胆、聪明、讨巧,但也有风险。你起了“法拉利味道”的Lafa,一开始能掀起话题,但要是真在产品、体验、服务层面没跟上,欧洲人分分钟就会把你从“新势力”打回“假外资”。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次“名字营销”的比赛,不如说是国产品牌在全球市场书写的新篇章。你能不能真正在欧洲成熟、打进大众潮流主流,还得看时间。也许零跑这次能成为中国品牌靠故事赢下第一局,也可能只是又一个爆款昙花一现。谁知道呢?但至少它敢第一个迈步走出去,这故事我还蛮期待后续发展的。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