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子里最热闹的事,恐怕就是华为和上汽集团联手推出的新品牌“尚界”了。
特别是他们发布的第一款车尚界H5,预售价一出来,直接就在网上炸开了锅。
16.98万元起,这个价格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大家印象里的华为,只要一沾上汽车,那价格基本都是三十万往上走的,怎么这次突然变得这么亲民了?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是华为想通了要走平民路线,还是说这里面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门道?
咱们先来看看这台车到底给了些什么东西。
8月25号那天,华为的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把尚界H5的配置一样样地摆了出来。
他说这车用上了华为最顶尖的智能驾驶系统ADS 4.0,还带了192线的激光雷达,这可是跟他们家卖四五十万的问界旗舰车同款的硬件。
另外,流畅好用的鸿蒙座舱、能让车开起来更稳更舒服的数字底盘技术,也全都是标配。
当时听着这些介绍,在场的人估计心里都在盘算,这车怎么也得卖个二十五万以上吧。
结果价格一公布,16.98万起,所有人都惊了。
这个价格,基本上就是直接冲着比亚迪宋、深蓝S7这些市面上最火的家用SUV去的。
这个定价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预售刚开一个小时,订单就超过了两万五千台,等到了第二天中午,订单数已经突破了五万。
这个速度,说明市场对这个价格和配置的组合是极度认可的。
很多本来正在犹豫买哪款家用车的消费者,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
毕竟,用差不多的钱,现在能买到一套被市场普遍认为是顶级的华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系统,这个诱惑力确实太大了。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尚界H5能把价格做到这么低?
它是不是在别的地方偷工减料了?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似乎并不是这样。
这台车在硬件上可以说是给得相当足。
除了前面提到的智能化配置,它在一些基础素质上也没有妥协。
比如,这是一款中型SUV,车长接近4米8,轴距超过了2米8,这个尺寸保证了车内的乘坐空间,对于家庭用户来说非常重要。
后备箱也很大,正常状态下就能装不少东西,把后排座椅放倒后,空间更是能扩展到一千八百多升,搬家拉货都够用了。
在安全方面,厂家也宣称用了很高比例的高强度钢,甚至还有潜艇级别的钢材用在关键部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扎实。
所以,尚界H5的策略其实非常清晰,就是用高端的技术去打主流的市场,行话叫“降维打击”。
它把过去只有在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车上才能体验到的高级智能化功能,一下子带到了二十万以下这个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区间。
这就好比,你本来只想买一个普通的智能手机,结果发现用同样的钱,能买到一个配置跟旗舰机差不多的手机,那肯定会心动。
那么,华为和上汽这么做,难道是亏本赚吆喝吗?
这就要从这两家公司的合作说起了。
这其实是一场双方都非常需要的联手。
先说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老大哥,这几年在新能源转型上其实压力不小。
虽然旗下的合资品牌也在努力追赶,但效果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上汽非常需要一个能在新能源市场上一炮打响的全新品牌,来稳住自己的市场地位。
所以这次他们拿出了巨大的诚意,据说初期就投了60亿,组建了五千多人的团队,还专门为尚界建了超级工厂,可以说是把宝都押上去了。
再看华为这边。
通过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品牌,华为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把车卖好,尤其是在高端市场。
问界M7和M9的成功,让很多人见识到了华为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
但是,光靠高端市场,销量规模是有限的。
华为给自己定下了年销百万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进入到体量最大、用户最多的主流市场,也就是15万到25万这个价格段。
在这个领域,成本控制和大规模生产能力至关重要,而这恰恰是上汽集团这种传统汽车巨头的强项。
华为有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吸引人的品牌故事,上汽有几十年的造车经验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这两家一结合,正好能取长补短。
所以,尚界H5的低价,并不是简单的亏本甩卖,而是一种精心计算过的市场策略。
华为用自己的技术为产品赋能,提升了车辆的价值感和吸引力;上汽则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尽力把生产成本降下来。
两者结合,最终才能打造出这样一款在价格和配置上都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用这款车像一颗“深水炸弹”一样,彻底搅动现有市场格局,从众多竞争对手中抢下一块最大的蛋糕。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样的“神仙打架”其实是件大好事。
这意味着我们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技术更先进、品质更好的汽车。
尚界H5的出现,无疑给这个价位的其他所有车企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以前大家可能比的是谁的屏幕更大、谁的座椅更软,但现在,竞争的维度被提升到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这些更高阶的层面。
这会逼着所有厂家都必须加快技术升级的步伐,拿出更有诚意的产品来应对挑战。
从长远来看,这将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进步,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广大的购车用户。
可以说,尚界H5的登场,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发布,更可能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一个智能汽车真正走向普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的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