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先暂停手头的活儿,咱聊个画面。
德国斯图加特,保时捷博物馆里灯火通明,一群西装革履的大佬正襟危坐,PPT上是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
就在此时,窗外传来一阵引擎声,不大,但特别清晰。
探头一看,一辆挂着“BYD”标的旅行车,悄无声息地滑过,车主摇下窗,用纯电模式的安静,对着这帮百年豪门比了个“耶”。
这画面我瞎编的,但那股子魔幻现实主义的味儿,是真的。
比亚迪,这个在国内把同行们卷到怀疑人生的“价格屠夫”,真把摊子铺到欧洲人饭桌上了。
9月2号,比亚迪海豹06 DM-i,揣着轿车和旅行车两个“大逼兜”,直接在欧洲上市了。
这事儿最骚的,不是它去了,而是它带去了什么。
轿车?
常规操作。
但那个旅行版……我的乖乖,这简直就是照着德国人的腰眼上踹了一脚。
你得知道,旅行车(Wagon)在欧洲,那不是一种车型,那是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态度。
尤其在德国,一辆大众帕萨特旅行版或者奥迪A6 Avant,就是一个中产家庭的移动城堡。
周末拉着狗,载着娃,后备箱塞满帐篷和烤肠,奔向黑森林,这是他们几十年不变的生活剧本。
这玩意儿,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工业体系下最舒适的产物。
结果比亚迪来了,不仅来了,还带来一台DM-i混动旅行车。
这操作翻译过来就是:“老哥,我知道你喜欢什么。你看看我这个,纯电跑105公里,够你一周在城里浪了,安静又省钱;周末想出远门?加满油咱俩能跑1500公里,从柏林直接干到罗马,中间服务区都不用进。哦对了,后排给你放倒,1535升,别说狗了,你再拉头小毛驴都够了。”
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贴在你耳边告诉你:“你的生活方式,我能给你一个更优解。”
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想当年,咱们提“中国制造”,欧洲人脑子里冒出来的可能是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某个摊位。
汽车?
那更是鄙视链的底端。
我甚至怀疑,在某些欧洲工程师眼里,咱们的造车工艺约等于“大力出奇迹”。
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
那个曾经需要靠性价比敲开市场的比亚迪,如今已经学会了用“生活方式”去渗透对手的心智。
当然,想让一个喝了半辈子慕尼黑黑啤的德国大叔,立马放下手里的宝马钥匙,这不现实。
人家的品牌忠诚度,那可是刻在DNA里的。
那车钥匙可能比他家祖传的咕咕钟还金贵,是一种身份,一种“我懂车”的自我认同。
你说你比亚迪海豹06 DM-i技术牛,配置高,他可能点点头,然后转身走进大众4S店,提了辆新款帕萨特。
这就是文化壁垒,比任何关税都高。
而且欧洲那帮“老钱”也不是善茬。
表面上“欢迎全球合作”,背地里各种环保标准、安全法规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场不见硝烟的围剿,可能早就开始了。
但这事儿吧,已经不是比亚迪能不能卖出去几辆车的问题了。
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销量。
它像一条鲶鱼,被扔进了欧洲那个看似平静的池塘里,搅动了一池春水。
它让欧洲的消费者第一次发现,哦,原来汽车还可以这么玩,原来“鱼和熊掌”真的可以兼得。
这场戏,越来越好看了。
一边是严阵以待、手握百年传承的欧洲“武林盟主”,一边是揣着独门秘籍(DM-i超级混动)、不按套路出牌的东方“愣头青”。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了,这是一场关于技术路线、生活方式甚至文化自信的全面碰撞。
所以,各位觉得,大众还能在旅行车这个领域,安安稳稳地当老大吗?
评论区亮出你的看法,我先押比亚迪能撕开一道口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