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聊合资车市的寒冬,说整个市场集体哆嗦,日子一天比一天难。可你再细看,今年8月这份广汽集团的产销快报,唯一能“穿秋裤的”还是广汽丰田,销量一个劲儿往上蹿。不止八月份同比涨了,1到8月累计也搞了个逆势上涨,46.7万辆直接把别家同行甩出一条街。这事儿见怪不怪吗?难道就他家不上冻?其实这里头的门道可不小。
我们先聊聊为啥广汽丰田能做到别家没做到的事儿。一般来说,到了寒冬大家都缩脖子,价格战、花式促销、求爷爷告奶奶地想卖车。广汽丰田偏不来这套。“内卷”一圈,别人抢低价,他们做自己,磨产品、玩技术、拼口碑。你说这不掉队吗?可人家没掉,你看凯美瑞、赛那、汉兰达这仨“家传宝贝”,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就是主心骨。新能源这两年多横,像比亚迪、理想这些新势力冲进来,挤兑日系、德系老牌阵地,广汽丰田却杠得住,份额没让人挤丢,甚至越干越猛,这事儿值得琢磨。
有人会问,市场这么卷,新能源一浪高过一浪,经典车型还能站得住吗?这里就得夸夸广汽丰田的策略了。拿第九代凯美瑞来说,这货明明是B级大哥,偏不装深沉。2.0L动力留着,不跟老粉断交,价格不涨反降;双擎同场发力,专挑经济实用的刚需顾客下手;高配上来直接翻智能座舱的牌,搭载8155芯片,体验秒杀过去,根本就不担心那些新能源新贵们来抢饭碗。就是玩“组合拳”,全民覆盖,从油到电谁都不丢。别忘了,这牌新玩法,实际上让老头乐也有了超跑的梦想。
再说汉兰达,原本中大型SUV市场神仙打架,理想、问界挤破头皮,每月都来个“新爆款”。可汉兰达根本不理会风声水起,靠技术升级、产品升格,把用户群吃得死死的。明年换代还在路上,技术继续加码,口号喊得实,消费者听得也实。这种“稳中带进”的作风,放眼整个合资市场都找不出第二家。
当然只会炒老菜也不行,新能源大浪拍岸,顶不住就淹死啦。这时候广汽丰田的“铂智3X”成了扛把子。别看以前大家说日系合资转型慢,落后国产一大截,广汽丰田偏不信邪。铂智3X头三个月月销六千,8月还高到七千三百多,占了广汽丰田整体销量比例的1/10以上。这事儿说明啥?消费者嘴里骂日系技术保守,身体却很诚实地用钱包投了票。铂智3X靠啥出圈?说白了,智能驾驶、智慧座舱全副武装,长得对味儿、用起来舒服,价钱还不虚高。更狠的是,不再是厂家想什么就给你造什么,而是专门凑中国用户喜好,下场自己开发、本土深度定制,供应链也干脆国产,“中国经验”瞬间变成合资王牌。这招真是挣面子的同时也挣了钱。
有的朋友会纳闷,合资品牌新能源为什么普遍都熄火了就广汽丰田活跃?其实里头核心原因很直白:别人瞄着怎么交差,广汽丰田抢着做中国用户自己的车。铂智3X三个月拉了4万多用户,把日系新能源口碑彻底翻红。后边铂智7跟上来,更夸张了,首发鸿蒙座舱,首批搭进小米生态。你要什么“智电新豪华”,人家全端出来。还是那句话,不是躺赢,而是“正上分”。
眼下赛道换了规则,智能化、电动化、生态化都得来一套。广汽丰田玩起新花样,搞什么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不是说闹着玩,而是踩在市场脉搏上,合资经验加中国创意,全流程自主演进。这一套复制到全球丰田和后续新车(比如下一代汉兰达、赛那),让“中国需求”直接定产品,“中国智慧”当家作主。以前,都是外国总工发话、咱们照搬,这回真轮到中国团队上头条。谁要说合资不灵了,这事怕是要重新考虑。
别以为只是开会喊口号,技术架构也真没闲着。纯电平台、集中式电气系统,造A级到D级新能源,力争做“最智能的合资新能源”。联合华为、Momenta、小米这些科技玩家,搞AI生态,搭智能驾驶,出智能座舱,边出车边升级,用智能互联玩法,让你买车像买个智能终端。
看着好像是个体戏,其实是个破局样板。合资品牌为啥往日焦头烂额?无非是跟不上变革,墨守成规。广汽丰田用实际销量冒头,反过来说,只要你不抱着老本不撒手,别怕“寒冬”,照样能站稳脚跟。市场其实一直给机会,你要舍得扔锅,跟得上节奏,谁都能有春天。合资靠什么立足?靠的不光是历史,更是能不能跟着中国用户一起长脑子。
现在问题又来了,别家还在想着怎么熬,广汽丰田已率先“觉醒”,这会不会只是个别案例,还是说整个合资阵营都能借鉴?我个人觉得啊,每家有每家的水土,模仿作业拿回去照搬八成没戏。但有一条是真的,就是别把“合资”当成了天生的光环,行业现在讲究谁离消费者近,谁搞生态耦合,谁更懂中国市场,谁就是赢家。“合资寒冬”到底是谁管的天?自己不用脑子,自然冻死街头。
转型里头最抢手的,其实是技术和思维的主动权。丰田能给广汽更多权力,说句公道话,这也是日本人想通了,国产队友厉害,你还真不能当个摔不碎的瓷罐。市场证明了这点,铂智系列活得好,不是一厢情愿,是实打实满足了中国人的“花样需求”。
再说未来,现在只看销量还是片面,长远来看,大家都在练剑。有人短跑,有人盘算马拉松。广汽丰田比的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平台化、数据化带来的持续创新力。谁能坚持创新,谁就能笑到最后。也许过几年,新能源技术又彻底改朝换代,谁先打好根基,谁先活下来,谁就是赢家。
所以合资品牌的出路,到底在哪儿?拼的是“价值竞争”,不是杀鸡取卵的价格互砍,是谁能率先把科技、配置、供应链、品牌、服务这一串珠子拧成项链。广汽丰田这盘棋已经看见雏形了。别家呢?该着急还得赶紧琢磨,车市昨日的顺风车开不到明天的加油站。
大家老抱怨厂家“转型慢、反应迟、打法陈旧”,其实风口一天天换,真正玩得明白的就是那些的确下决心跟着用户进步的厂商。“破局”的诀窍,永远不是口号震天,而是真金白银砸研发、贴着国人需求做产品。“寒冬”不怕,怕的是思想被冻住。谁要惜春怕冷还守着老门板,那真就只剩下关窗看雪的份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