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北京大爷在用户中心边涮火锅边等保养的照片,突然在短视频平台炸了锅。 玻璃墙外是升降台上的汽车,玻璃墙内是翻滚的红油锅底,要不是背景里鸿蒙智行的logo若隐若现,任谁都以为进了高端餐厅包厢。 更让网友沸腾的是菜单底下一行小字:“用户可按需外带分享家人”免费吃还不够,连家属的胃都承包了?
这行不起眼的标注,成了鸿蒙智行服务体系的缩影。 内蒙古门店早餐供应羊肉烧麦,成都中心端出担担面,杭州门店甚至复刻了片儿川,地方特色直接搬进车间旁的餐桌。 有车主每周掐着饭点预约保养,就为赶上呼和浩特门店周四限定的蒙古酸奶配沙葱炒蛋。 沈阳用户中心更请来本地老师傅调馅,把老边饺子包出“售后限定版”风味。
真正颠覆行业认知的,是那套藏在“免费”背后的精密运营。 餐饮成本压到每餐12元以内,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结合本地采购,既保质量又控成本。 深夜九点后,北上广深200多家门店依然亮灯,技师等着给加班族做保养,虾仁炒饭配现磨咖啡端到工位边,78%的夜间用户是互联网从业者,平均等待时间处理3.2封工作邮件。 上海某中心直接配置带打印机的办公舱,车主笑称:“以为进了海底捞自习室”。
服务细节卷到令人发指。 工作人员上门取车必戴白手套,方向盘提前套好防护罩;暴雨天送车到家,发现门口积水,员工脱鞋蹚水泊车。 这些动作被车主拍成短视频,带鸿蒙大饭店话题的播放量飙破3.2亿次。 最夸张的是用户自发制作“鸿蒙美食地图”,整理各门店限定菜品,车主群秒变美食探店群。
免费餐食像钩子,钓出惊人转化率。 北京车主连续三周带朋友“蹭饭”,促成两辆问界M9成交;尊界S800销量激增三成,近30%买家坦言“冲着服务下单”。 某新势力品牌总监私下吐槽:“两千万顶流推广费,不如人家车主吃饭视频的带货力”。
面对15%高频“薅羊毛”用户,鸿蒙智行悄悄启动分级管理:享界门店配茶艺师接待商务客,智界中心设电竞区吸引年轻人,基础救援、夜间取送车服务全系统一。 既避免蔚来式无差别烧钱,又守住核心体验底线。
当传统4S店还在纠结咖啡机选什么品牌,鸿蒙智行已把用户中心改造成社交枢纽。 大爷们在休息区搓麻将,服务员端上果盘;年轻夫妇把售后当亲子据点,丈夫看车妻子带娃吃饭,门店周末客流翻倍。 有车主直言:“商场会员卡早退了,周末带电脑来蹭空调做PPT,顺便给车充电”。
其他车企的焦虑肉眼可见。 学? 单店改造成本够建三个充电桩;不学? 眼睁睁看着客户被“一顿饭撬走”。 某豪华品牌客户夫妇试驾完,转身走进鸿蒙用户中心吃了份双皮奶,当场改订智界:“五十万的车谁家都不差,但让我媳妇做保养时开心吃甜品的就这一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