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新车投票取名,长城老套路,网友不买账

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的,长城汽车旗下的欧拉品牌,要出一款新的纯电SUV了。

新车亮相,本来大家的关注点应该在续航多少、空间多大、开起来怎么样这些实实在在的地方,可现在呢,全网都在讨论一件事:这车到底叫个啥名儿?

听说长城又要搞网络投票,让大伙儿来定。

欧拉新车投票取名,长城老套路,网友不买账-有驾

这一下就让人有点看不懂了,都什么年代了,长-城怎么还在玩这种给车起外号的老套路?

这到底是接地气的营销创新,还是在品牌发展上走了弯路,让人心里直犯嘀咕。

咱们把时间往回倒几年,其实长城汽车起名字,一开始是相当规矩的。

就拿顶梁柱哈弗品牌来说,从H1、H2一直到H9,数字清清楚楚,大家一看就知道,数字越大,车子就越高级、尺寸也越大,买车的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绝对不会搞混。

后来长城想往高端走,做了个WEY品牌,刚开始也是VV5、VV6、VV7这么叫的,逻辑很清晰,透着一股子稳重劲儿。

那时候的长城,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踏踏实实、埋头干活的理工男,产品线一目了然。

可不知道从哪天起,这个“理工男”好像突然想通了,觉得光会干活不行,还得会吆喝。

欧拉新车投票取名,长城老套路,网友不买账-有驾

大概就是从2020年开始,长城汽车的命名风格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导火索就是那台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哈弗大狗”。

当时长城搞了个全民征名,备选的名字里有“狼、虎、豹”这些听着很威猛的,结果偏偏是“大狗”这个听着有点憨、又有点亲切的名字被选了出来。

你还别说,这招险棋走得是真成功,“大狗”一下子就成了网红车,销量也跟着上去了。

长城一看,这法子好使啊!

于是,这扇新世界的大门就彻底打开了。

欧拉品牌紧随其后,干脆就开了一个“动物园”,从黑猫、白猫,到好猫、芭蕾猫、闪电猫,把女性消费者喜欢的那种可爱、俏皮的感觉拿捏得死死的。

WEY品牌那边呢,也不甘示弱,转身开起了“咖啡馆”,玛奇朵、拿铁、摩卡,一杯接一杯地端上来,想营造一种都市小资的氛围。

欧拉新车投票取名,长城老套路,网友不买账-有驾

在当时那个流量就是王道的环境里,长城这套打法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每一款新车都自带话题,不用花太多广告费,就能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

这在营销上,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但是,热闹过后,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了。

这种天马行空、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命名方式,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带来了短期的关注度,但对品牌的长期发展,可能是一种伤害。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产品线彻底乱了套。

消费者现在再看长城旗下的车,往往是一头雾水。

欧拉新车投票取名,长城老套路,网友不买账-有驾

哈弗品牌里,有大狗,还有赤兔、神兽、枭龙,它们之间到底谁比谁高级?

定位有什么区别?

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

WEY品牌的咖啡系列也是一样,摩卡、拿铁,除了名字不一样,它们在产品力上到底差在哪?

这种混乱的命名体系,让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连最基本的对比都很难做,无形中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种过于“接地气”甚至有点戏谑的名字,正在拉低品牌的整体形象。

咱们打个比方,你辛辛苦苦攒了二三十万,想买一辆能代表自己身份和品味的车。

朋友问你买了啥,你说“宝马3系”或者“奥迪A4”,听起来就很得体。

欧拉新车投票取名,长城老套路,网友不买账-有驾

但如果你说,我买了台“芭蕾猫”或者“拿铁”,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是不是感觉气场上就弱了一些?

汽车毕竟是个大件商品,它的名字也承载了一部分价值感。

过于随意的名字,可能会让那些真正想买一辆有品质、有格调的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市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长城汽车的市值从最高峰的六千多亿,跌到了现在的两千多亿,销量也迟迟没有大的突破,这背后,混乱的命名策略恐怕脱不了干系。

现在,这个难题又摆在了欧拉这款新SUV面前。

从工信部申报的照片看,车尾标着“ORA 5”的字样,这个“5”字还用了不同的颜色。

这明显是在向国际大厂看齐,想走宝马5系、奥迪A5那种数字化、国际化的命名路线,提升一下产品的档次感。

欧拉新车投票取名,长城老套路,网友不买账-有驾

这个想法本身是好的,可问题在于,欧拉的“猫”系列已经深入人心了,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欧拉5”,这不就等于在猫窝里放进了一只机器狗吗?

它和“好猫”是什么关系?

是升级版还是平行产品?

这种不确定性,非但没能理清产品线,反而让品牌形象更加模糊。

而且,据说欧拉的新任总经理,一位技术出身的领导,还想重拾网络投票的老办法,再造一个“大狗”式的辉煌。

但现在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心态,已经和几年前大不相同了,同样的套路玩两次,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了。

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在这些花里胡哨的名字背后,长城汽车其实是个技术实力相当雄厚的企业。

它自主研发的Hi4智能四驱混动系统,既省油又有劲;专为越野打造的Hi4-T混动系统,性能非常强悍;甚至在大家都在搞小排量的时候,它还坚持开发出了V6 3.0T的大排量发动机配9AT变速箱,这份技术底蕴在国内车企里是数一数二的。

欧拉新车投票取名,长城老套路,网友不买账-有驾

还有它的底盘调校,一直以来都有很好的口碑。

可就是这些实打实的技术优势,全都被那些稀奇古怪的名字给盖住了风头。

大家一提起长城,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技术有多牛,而是它的车名有多好玩。

这种技术实力和营销表现之间的巨大反差,说白了,就是企业的战略出了问题。

当一个企业过于沉迷于制造短期话题的营销小聪明时,就很容易忽略掉品牌建设这个需要长期耕耘的大智慧。

说到底,欧拉这款新SUV,硬件条件并不差,电机功率够用,电池也靠谱,甚至还提供了激光雷达这样的高级配置。

但不管它最后叫“欧拉5”,还是叫个别的什么新名字,决定它能不能卖好的,最终还是要看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以及品牌能不能给消费者一个清晰、可靠的形象。

长城汽车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它所遇到的困境,其实也是很多传统车企正在经历的阵痛。

我们看到长城的董事长魏建军也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和网友互动,这说明他们正在努力求变。

我们当然希望像长城这样的中国汽车品牌能够越走越好,但前提是,得先把路子走对,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如何打造一个清晰、稳固、有价值的品牌形象上来,而不是总在起名字这件事上反复折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