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逢节假日,高速公路大堵车的新闻总能刷屏,而堵在路上的车主们,心态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大家堵车,烦的是时间,现在很多开燃油车的车主,烦的不仅是时间,更是眼睁睁看着油表往下掉的心疼。
有人开玩笑说,在高速上堵半天,感觉不是在开车,而是在“烧钱”,脚在油门和刹车之间来回倒腾得快抽筋了,车子却没挪动几步,发动机的轰鸣声听着都让人心焦。
这种场景,把一个过去大家不怎么在意的问题,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台面上:在今天这种动不动就堵成停车场的交通状况下,我们开了这么多年的燃油车,是不是真的有点“跟不上趟”了?
咱们先来聊聊燃油车为什么一堵车就成了“油老虎”。
这事儿得从它的工作原理说起。
汽车的发动机,其实就像一个运动员,它有自己最舒服、最省力的一个运动区间,一般是在每小时80到100公里左右匀速跑的时候,这时候它的能量转换效率是最高的,烧的油大部分都用在了驱动车轮上。
但是堵车是什么情况呢?
是让这个运动员不停地在原地踏步,或者跑两步就得急刹车。
首先是怠速,也就是车停着但发动机没熄火。
为了不熄火,发动机必须保持一个最低的转速,它还在继续喷油、燃烧,消耗能量。
可这些能量消耗了,车子却没动,能量去哪儿了?
绝大部分都变成了热量散发出去了,还有一部分用来带动空调压缩机之类的设备。
有专业机构测算过,一辆普通家用车怠速一个小时,差不多要消耗掉一到两升汽油。
在北京这种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堵上一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一天下来,光是堵车怠速烧掉的油,就够你再跑上十几二十公里了。
这笔账算下来,一个月可不是个小数目。
比怠速更耗油的是走走停停。
车辆从静止状态起步的那一瞬间,需要很大的力气,发动机就得使劲喷油,这时候的瞬时油耗能达到正常行驶时的好几倍。
你好不容易花了大力气往前挪了几米,前面车一亮刹车灯,你也得跟着一脚刹车踩下去,刚才烧油换来的那点动能,一下子又通过刹车片变成了热量,白白浪费掉了。
整个过程就是“猛踩油门、紧急刹车”的死循环,油耗想不高都难。
所以,很多老司机会发现,跑一趟长途高速,如果一路顺畅,油耗可能才百公里六七个油,但如果在市区里堵上几个小时,油耗飙升到十几个油甚至更高,一点也不奇怪。
这不仅是钱的问题,在密闭的车流里,大量汽车尾气聚集在一起,浓度非常高,对空气的污染和车里人的健康都不是什么好事。
那么,就在燃油车主们因为油耗和噪音心烦意乱的时候,隔壁车道的新能源电动车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为什么电动车在堵车时能那么“淡定”呢?
这同样要从它的工作原理说起,而它的原理恰好就完美地避开了燃油车的所有痛点。
最关键的一点,电动车没有“怠速”这个说法。
当车停下来的时候,驱动车辆的电机是完全不转的,也就不消耗任何电量。
这时候车里消耗电能的,主要是空调、音响、中控大屏这些设备。
这些东西的功率加起来,大概也就和家里开个小电暖气的功率差不多。
一块主流的电动车电池,容量动辄六七十度电,支撑这些设备在原地开上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都绰绰有余。
所以电动车主在堵车时,可以安心地开着空调,听着歌,刷着剧,完全没有能源焦虑。
更有意思的是,在走走停停的路况下,电动车甚至比高速行驶还要省电。
电动车的电机有个特点,就是一起步就能输出最大的力气,所以加速非常快,而且这个过程很安静、很平顺。
更重要的是,电动车有一个燃油车没有的“绝活”,叫做“能量回收”。
当你松开油门或者踩刹车减速的时候,车轮的惯性会反过来带着电机转动,这时候电机就变成了一个发电机,把车辆减速的动能转化成电能,再存回到电池里去。
在堵车时,频繁的刹车减速,对燃油车来说是纯粹的能量浪费,但对电动车来说,却成了一个不断给电池“充电回血”的过程。
这一来一回,能量利用效率就比燃油车高出了不知道多少。
这种技术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驾驶体验上的巨大鸿沟。
燃油车主堵车时,精神紧张,脚下忙乱,耳朵里全是发动机的噪音。
而很多电动车主,尤其是在那些配备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车里,可以直接开启自动跟车功能,车辆自己就能跟着前车走走停停,彻底解放了驾驶员的双脚。
驾驶员可以看看风景,或者处理一些工作信息,整个人的状态是放松的。
这种一个“煎熬”、一个“享受”的鲜明对比,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汽车。
一场堵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两种技术路线在特定场景下的优劣。
而这种优劣,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整个汽车市场和我们的选择。
我们能看到,很多传统的汽车大厂,比如吉利,虽然嘴上说不会放弃燃油车,但实际上已经把大量的生产线和研发资源都投入到了新能源领域。
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看好自己经营了多年的燃油车,而是因为市场的风向变了,技术的浪潮来了,谁也无法逆流而行。
消费者的选择是最真实的。
现在二手车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些曾经非常保值的豪华品牌燃油车,现在价格跌得非常快,三年车龄打个对折都是常事,很多二手车商都不太敢收了。
反倒是像特斯拉这样的一些热门二手电动车,订单能排到好几个月后,价格也相当坚挺。
这背后反映的就是大家心里的一杆秤:燃油车未来的使用成本可能会越来越高,油价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它的技术已经到了天花板,而电动车的技术还在飞速发展,使用成本又低,体验又好,未来显然更有优势。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现在的电动车也不是十全十美,比如节假日高峰期充电桩排队难、冬天续航打折等问题也确实存在。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些问题正在被快速解决。
充电技术越来越快,换电站越来越多,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突破。
相比之下,燃油发动机的效率已经提升到了极限,很难再有大的进步了。
所以,当我们在堵车的长龙里,看到燃油车因为不断消耗的汽油而焦虑,看到电动车里的人们因为低能耗和智能化而从容时,我们看到的其实不仅仅是两辆车的不同,更是两个时代交替的缩影。
那个依靠燃烧化石能源来驱动的时代,在经历了辉煌之后,正不可避免地走向黄昏。
而那个由电力和智能驱动的新时代,已经带着全新的体验和可能性,来到了我们身边。
这场由堵车引发的思考,或许正在加速我们每个人做出选择的进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