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百米赛道,购置税新政重塑新能源车市场格局

续航百米赛道,购置税新政重塑新能源车市场格局

新政来了。带着更高的门槛。2026年1月1日起,插电混动车的世界将彻底改变。

纯电续航100公里。这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享受政策红利的硬性门槛。曾经43公里的低标准已成为历史。背后是政策制定者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考量。

01 政策拐点,从量变到质变的分水岭

购置税减免政策一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联合发布的公告,2024年至2025年期间,新能源汽车仍可享受全额免征车辆购置税优惠,但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

而2026年至2027年,政策将调整为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这意味着购买30万元及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实际税率仅为5%。

但真正引发行业震动的,是工信部等三部门在2025年10月9日联合发布的新技术要求。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享受购置税减免的纯电续航门槛,从现在的43公里大幅提升至100公里。

续航百米赛道,购置税新政重塑新能源车市场格局-有驾

这一变化远非简单的数字游戏。它代表着政策导向的根本转变:从普惠性的鼓励政策,转向对技术创新的精准引导。

02 淘汰伪新能源,引导产业走向真电动

市场上一直存在这样的插混车型。它们搭载小容量电池。纯电续航只有几十公里。长途行驶高度依赖燃油。本质上更像是“可上绿牌的燃油车”。

这类产品无法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优势。甚至加剧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新规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100公里的续航门槛,意味着插混车型必须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组。必须优化电控系统。真正实现以电驱动为主的设计理念。

这对车企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在电池技术、能量管理效率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动混合动力技术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

03 消费者视角,成本与体验的再平衡

对消费者而言,新政带来的是短期选择受限与长期受益的平衡。

续航百米赛道,购置税新政重塑新能源车市场格局-有驾

目前市场上约40%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续航低于100公里。这些车型将在2025年底前面临清库促销。对于不急于购车的消费者,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入手时机。

但从长远看,新政将促使车企推出更多高续航、低能耗的优质产品。消费者将获得真正具备实用纯电续航能力的插混车型。

日常通勤基本可以完全依靠电力行驶。实现“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最佳使用模式。使用成本显著降低。驾驶体验也更加接近纯电动车。

04 车企应对,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的赛跑

面对新规,主流车企其实已有所准备。比亚迪唐DM-i智驾版纯电续航175公里、理想L8的CLTC纯电续航超过225公里。这些产品已远超新标要求。

但那些仍以低续航车型为主的车企将面临巨大压力。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升级。这必然增加研发和生产成本。

然而,政策也给予了适当的过渡期。新标准2026年1月1日起执行。给车企留出了调整空间。

最终,市场竞争将趋于理性。资源向技术实力强的企业集中。低水平重复建设减少。整个行业将迎来一轮洗牌与升级。

续航百米赛道,购置税新政重塑新能源车市场格局-有驾

05 未来已来,电动化进程的再加速

购置税新政只是开始。除了插混车型的续航门槛,新规还对纯电动汽车的百公里能耗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对消费者而言,选择一款纯电续航超过100公里的插混车,不仅意味着可以享受最高1.5万元的税收减免,更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前瞻性投资。

技术的进步不会停止。政策的导向也已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步入一个更加成熟、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国庆健康充电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