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

不管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看到不断穿梭的五菱,还是在山间狭路上偶尔瞥见那辆熟悉的“方盒子”艰难爬坡,大家总会忍不住琢磨:中国车企多着呢,咋就偏偏五菱成了“国民神车”的代名词呢?

它没啥BBA的豪华底子,也没新势力那套花哨的科技噱头,可却在福布斯“全球重要车型”排行榜上占有一席,还硬生生把销量推到2500万辆,成为国货的销量神话,新能源时代更是续写辉煌。

答案说不定就藏在它几十年没变的那块“骨头”里。

别盯着风口猛追,应该去瞄准真正的需求;别一味造“豪车”,务必做出“实用的车”。

五菱的“民生基因”

说到五菱,咱得先扒一扒它的老家——广西柳州。

不少人都晓得柳州的螺蛳粉味儿挺地道,可也没多少人真正了解,这座安静坐落在西南的小城,曾经可是三线建设里的工业大本营啊。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50年代到60年代间,国家得在后方搭建起工业体系,柳州凭借着方便的交通和已有的工业基础,成了机械、汽车行业的“西南铁壁”。五菱的前身“柳州微型机械厂”也就是在这环境下冒出来的,一开始它的定位就不是啥“高精尖”玩意儿,而是脚踏实地、贴近老百姓的实用产品。

那会儿中国刚刚起步,啥都得重建,“老百姓需要啥”成了最直接的生产任务。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老百姓想搞工业,工厂就硬着头皮干出了新中国的第一台汽油机;林业得靠机械帮忙,他们又淘出第一台油锯;农民想甩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工程师们瞎琢磨了四年,终于造出适合南方丘陵地带的拖拉机。

这些东西可能外表不咋地,但就像血管一样,深深扎进了那个时期中国经济的脉络里。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真正让五菱火起来的,是改革开放后那股个体经济的热潮。

到八十年代末,街头巷尾的个体户多了,有的卖水果,有的搞运输,人人都盼着一辆“能拉货、不贵又耐用”的车。

进口车价格翻天,大货车又笨又占地,家用轿车则塞不下啥货。

五菱瞅准了这块空白,直接从日本弄回一辆三菱微货,拆成2500多个零件,工程师们拿着尺子逐个测量,用锤子敲打模具,亲手把零件拼装起来,最后做出了中国头一辆微型货车。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以前有个干小商品批发的老板说,九十年代那会儿,他靠一辆五菱微货车,每天从批发市场拉货到县城,车厢里堆满了服装和文具,驾驶室还能挤俩小帮手,“那车就像我的‘活仓库’,路再烂也不怕,坏了修修也不贵,没它我现在的店早就没影儿了”。

这样的故事当年多得是,五菱微货不仅仅是辆车,简直成了无数平凡人打拼的“第一块踏脚石”。它没啥花哨设计,紧紧盯着一个重点:普通人想靠它赚钱,就得让它“经得起折腾”。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这种对“老百姓日子”的敏锐感知,可不是后来才学来的,而是从三线工厂那阵子就深深扎根在骨子里的。

不过,要说它成为神车的原因,真心还有不少呢。

神车的原因

2002年,柳州五菱跟上汽、通用联手组建了上汽通用五菱,背靠大集团的技术和资金,五菱本该往“高端”方向发展才对。

毕竟那会儿许多车厂都瞄准了“大马力、豪华配置”。五菱却另辟蹊径,更加执着于“接地气”的路线,后来推出的五菱之光、五菱宏光,直接变成了真正的“国民神车”。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五菱宏光之所以火爆,说到底就是它特别懂用户的心思。

那会儿不少家庭用车特别灵活:平日拉货做生意,周末带家里人走亲戚,过年过节还得帮邻居顺带寄点东西。五菱干脆把车身给加宽了 10 公分。

别看这 10 公分不起眼,正好能多塞一箱啤酒或者一只行李箱;内饰没啥软包,全是硬塑料材质,拉货的时候总难免磕碰,硬塑料用着结实;定价四五万块,差不多家家户户轻轻松松就能入手。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更厉害的是,它还配备了后轮驱动和高底盘——这在那个年代的经济型车里不多见,山区农民用它拉甘蔗、拉建材,甚至还能在山路上飙漂,“秋名山梗” 虽说是网友调侃,但也从侧面证明了它的性能被认可。

后来换到新能源时代,车市风向又转了:特斯拉专注高端电动车,国产品牌拼的就是中产阶层的胃口,续航能力、智能驾驶、豪华配置,样样都得争个高低。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这时候有人发问:五菱还能追得上吗?结果五菱又一次选择了“走自己的路”。

它发现了另一个常被忽视的需求:城市里的年轻人上下班代步,宝妈们买菜接娃,续航不需要跑几百公里,智能功能也不必花样百出,只图个“便宜、好停、好看”的车子。

于是宏光 MINI EV 横空出世,几万块的价格,车身迷你,哪儿有空地就能停,五颜六色的马卡龙配色,那个呆萌样儿立刻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很多人都入手了宏光 MINI EV,“平时上下班不过 10 公里,充一次电能撑一周,周末还能开着去咖啡馆打卡,开着比骑电动车稳当,比打车划算,朋友们都说它像个‘大玩具’。”

有意思的是,这车不仅拿下全国新能源销冠,还彻底颠覆了“便宜电动车就是老头乐”这老掉牙的看法,无论是青春靓丽的小姐姐、乡镇贵妇,还是精神小伙子,都纷纷入了伙,它成了首款真正“不挑年龄、不论地域、不分阶层”的电动车。

说到底,五菱之所以被称作“神”,可不是因为它技术牛得飞起,而是它一直心里清楚:车厂的活儿不是去“教人怎么开”,而是得老老实实地“给大家提供服务”。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别人都拼命追求“高大上”的时候,它却能蹲下身子,好好琢磨老百姓到底缺啥——这份踏实不跟潮流,稳稳当当的劲头,比啥“黑科技”都更叫人感动。

“万物皆可五菱”

疫情一缺口罩,五菱马上改产线做口罩;大伙儿迷螺蛳粉,五菱也跟着出自家螺蛳粉;年轻人想开酷炫车,它就干脆造出敞篷版宏光 MINI EV。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车展上,“左边怼大众ID.3,右边踩玛莎拉蒂”,气势那叫一个凶猛;要说国产汽车芯片短缺,五菱也不含糊,直接动手研发,用了大把超过500万颗国产芯片,不光自己供应链稳了,国产芯片产业也跟着蹭蹭往上涨。

有人说这是“蹭热度”,可真是这样吗?

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口罩成了“抢手货”,不少企业想转产却没那个本事,五菱有生产线,有人手,说干就干,几天就做出了口罩,还大方送给一线医护;螺蛳粉是柳州的招牌,五菱做螺蛳粉,不光是卖货,更是帮家乡的特色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搞国产芯片,五菱早就瞅准了汽车行业那个“卡脖子”的大隐患。

现如今,车厂一旦芯片不给货,生产线可就得歇菜,五菱用自家国产芯片,实际上是在给整个行业铺路啊。

这事儿表面上跟“造车”扯不上边,可其实跟五菱几十年来的信条一模一样:“老百姓需要啥,咱就造啥”。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从前老百姓需要赚钱的工具,它就造微货;如今大家讲求安全防护、地道好味,还有自家的技术,它也往这方面干活。

这个“不把自己限制在车企框框里”的眼界,实际上展现了更高一级的“用户思维”——它不光把用户看成“买车的顾客”,而是把他们当成“一群需要帮忙的普通人”。

2021年,五菱成为中国第一家累计销量突破2500万辆的本土车企,这个成绩可不是靠一款热销车拿下的,而是靠无数次满足“小需求”的点滴积累。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结语

从柳州三线厂造出的第一台汽油机,到大街小巷跑的微型货车,再到如今新能源时代的代步神器,五菱从不喊那些“宏伟蓝图”,却用一桩桩实实在在的“小事”,悄悄融入了百姓的日常。

说白了,“国民神车”这称号,可不是谁说了算的,是靠几十年一点一滴琢磨出来的。

中国传奇车型问世!年销破2500万,自研芯片引豪车竞逐-有驾

它告诉咱们:能走得远的企业,不是老盯着热点追风的,而是耐心地蹲下身来听用户需求的;真正的“传奇”,也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一直陪着老百姓,帮着他们一点点解决难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