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续航虚标榜:特斯拉跌出前五,国产车逆袭登顶!

电动车续航虚标榜:谁在玩数字游戏,谁在踏实做事?

最近一份春季实测电动车续航榜单出炉,结果挺有意思。

别克E4以92.5%的续航达成率拿下第一,宝马iX紧随其后,新面孔乐道L60直接冲到第三。

而大家熟悉的特斯拉Model Y,这次只排到第20名。

先说说这个测试怎么做的。

电动续航虚标榜:特斯拉跌出前五,国产车逆袭登顶!-有驾

测试方选了市面上主流的三十多款纯电SUV,在相同条件下跑完一箱电,看看实际里程和厂家标称的差距有多大。

测试条件包括温度、路况、驾驶习惯等,尽量模拟日常用车环境。

别克E4这次表现确实亮眼,标称620公里,实际跑出572.5公里,达成率92.5%。

这个成绩放在燃油车时代,相当于百公里油耗比标称值还低,确实不容易。

宝马iX也不差,91%的达成率证明德系车在电动化转型上确实下了功夫。

最让人意外的是乐道L60。

作为新品牌的第一款车,555公里的标称续航实际跑出490.8公里,达成率88.4%。

这个成绩直接把很多老牌车企甩在后面,看来新势力在电池管理技术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榜单前十名中,国产车占了六席。

宋PLUS EV、极氪7X、智己LS6这些车型的达成率都在85%以上。

特别是比亚迪的宋PLUS EV,87.3%的达成率证明了这个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积累不是吹的。

电动续航虚标榜:特斯拉跌出前五,国产车逆袭登顶!-有驾

德系车表现分化明显。

宝马两款车上榜前十,但大众的ID.4 CROZZ只排到第13名,达成率81.5%。

这个成绩不算差,但跟宝马比就差了点意思。

看来同样是德国车,在电动化道路上走的速度不太一样。

特斯拉Model Y这次只排到第20名,545公里标称续航实际跑出431公里,达成率79%。

这个成绩放在整个榜单里算中等偏上,但跟特斯拉过去的形象不太匹配。

要知道,特斯拉一直以电池管理技术著称,这次被不少后来者超越,确实有点意外。

日系车的表现更让人看不懂。

雷克萨斯RZ以85.3%的达成率排到第七,算是挽回些颜面。

但丰田的纯电车型直接跌到30名开外,达成率只有60%左右。

这个成绩放在今天确实说不过去,难怪有人说日系车在电动化上慢了半拍。

电动续航虚标榜:特斯拉跌出前五,国产车逆袭登顶!-有驾

最惨的是沃尔沃和零跑。

沃尔沃C40的达成率只有60%,零跑C10也好不到哪去。

这个成绩放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电动车市场,确实有点危险。

消费者花真金白银买车,续航打六折,这谁受得了?

说到续航虚标,这事得掰扯掰扯。

厂家标称的续航数字都是在理想条件下测出来的,跟实际用车有差距很正常。

但差距太大就说不过去了,毕竟消费者买车时主要就看这几个数字。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厂家在续航数字上玩花样。

比如用特别保守的驾驶方式测试,或者选择特别理想的环境条件。

这样测出来的数字好看,但消费者实际用车时根本达不到。

这种行为说轻了是取巧,说重了就是欺骗。

电动续航虚标榜:特斯拉跌出前五,国产车逆袭登顶!-有驾

好在现在有第三方测试机构,能把各款车的真实表现摆在台面上。

这次测试结果出来后,相信那些虚标严重的厂家得好好想想了。

毕竟消费者越来越懂车,靠玩数字游戏忽悠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从技术角度看,影响续航达成率的因素很多。

电池管理系统是关键,好的系统能最大限度发挥电池潜力。

车身重量、风阻系数这些传统因素也很重要。

另外就是厂家的标定策略,保守点的标定实际达成率自然高,激进的标定就容易出现较大差距。

说到这儿,得夸夸国产车这几年的进步。

前十名里国产车占多数,说明我们在电动车核心技术上确实有了突破。

特别是电池管理系统,以前都是特斯拉的强项,现在国产车也能做得很好。

当然,续航只是电动车的一个方面。

电动续航虚标榜:特斯拉跌出前五,国产车逆袭登顶!-有驾

充电速度、电池寿命、安全性这些同样重要。

但续航是最直观的指标,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

能把续航做好,至少证明厂家在核心技术上是下了功夫的。

这份榜单对准备买电动车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参考。

别光看厂家宣传的续航数字,多看看实际达成率。

标称500公里实际跑400公里,和标称600公里实际跑450公里,显然后者更实在。

电动车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过了靠噱头忽悠人的阶段。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厂家也得拿出真本事。

续航虚标这种事,干得了一时干不了一世。

把产品做好才是正道,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次测试就像一面照妖镜,让各路神仙现了原形。

有些车是真材实料,有些车就有点水。

建议买车前多做功课,别被漂亮的数字忽悠了。

电动车好不好,终究得用脚投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