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为啥对这些“香饽饽”车型如此“谨慎”?

海外"香饽饽",国内"看不到"?

本田这四款神车为啥不来中国

本田为啥对这些“香饽饽”车型如此“谨慎”?-有驾

一个老生常谈却又让人心痒痒的话题

那些在海外卖得火热的本田车型,为啥就是不来咱们中国市场?

CB125 HORNETCBR250RGB350,这四款车在海外摩友心中堪称神车,可在国内要么买不到,要么价格高得离谱。

有人说本田"看不起中国市场,有人说是限制,还有人说是本田在挤牙膏

本田为啥对这些“香饽饽”车型如此“谨慎”?-有驾

本田为啥对这些"香饽饽"车型如此"谨慎"?

真相比你想的复杂

说起本田不引进这些热门车型,很多摩友第一反应就是"本田抠门或者不重视中国市场

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市场之一,本田要是真的不重视,那脑子得多进水?

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得说说因素,中国对摩托车市场的管理一直比较严格,不同排量的车型面临的环境完全不一样。125cc以下的车型需要遵循严格的排放标准,而且很多城市对摩托车上牌、上路都有限制。

本田作为一个成熟的跨国企业,在引进新车型之前必须考虑风险。2018CB400SF因为排放标准问题被迫退出中国市场,这个教训让本田对引进新车型变得格外小心。

其次是市场定位的问题。拿CB125 HORNET来说,这款车在印度市场的定价是₹1,12,000,折合人民币约9400元。但如果引进中国,考虑到关税、运输成本、本土化改造等因素,最终售价很可能要突破元。这个价位在中国市场属于绝对的高端,而同价位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排量更大的车型。

本田为啥对这些“香饽饽”车型如此“谨慎”?-有驾

本田不是不想赚钱,而是要确保赚到钱。

再看看技术路线的分歧。PCX系列其实是个很好的例子,实际上已经在中国国产了五羊本田的售价19990元,新大洲本田的22990元。

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摩友在呼唤PCX150

因为海外版本的PCX150在某些配置上确实有独特之处,比如混动系统、智能钥匙等,而国产版本为了控制成本做了一些调整。

是竞争环境的变化。五年前,中国摩托车市场还是合资品牌的天下,国产车在技术和品质上确实有差距。但现在不一样了,春风、钱江、隆鑫等国产品牌在技术上突飞猛进,产品力丝毫不逊色于合资品牌。春风250SR、钱江闪300S这些车型不仅价格有优势,在颜值、配置、性能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本田如果贸然引进海外车型,很可能面临"水土不服的尴尬局面。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就是供应链考量。海外版本的这些车型很多零部件来自不同国家,如果要在中国生产,就必须重新整合供应链。这不仅涉及成本问题,还涉及技术转移、质量控制等复杂因素。本田宁愿稳扎稳打,也不愿意冒险推出可能存在质量隐患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看,本田的"谨慎其实是有道理的。

毕竟,一款车型的失败可能会影响整个品牌在某个市场的声誉。本田在中国摩托车市场深耕多年,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不容有失。

这四款"神车"到底神在哪?

拆开看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本田为啥对这些“香饽饽”车型如此“谨慎”?-有驾

既然这么多摩友对这四款车念念不忘,那它们到底有什么独特魅力?

咱们一款一款来看。

CB125 HORNET绝对算得上是125cc级别的"性能怪兽。这款车搭载123.94cc单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11.14马力,峰值扭矩11.2·米。别小看这个数据,在级别里已经算是相当出色了。这台发动机的调校非常激进,0-60km/h加速仅需5.4秒,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很多150cc车型。

车身重量只有124公斤,再加上前倒置减震、后单减震的悬挂配置,操控性能相当出色。是外观设计,浓浓的街斗风格,LED大灯组、尖锐的车身线条,看起来就很有攻击性。在印度市场,这款车一推出就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PCX150的魅力在于它的全能属性。单缸发动机配合电机的混动系统,综合油耗可以控制在2.1L/100km,这个数据在同级别车型中几乎无敌。是实用性配置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智能钥匙、USB充电接口、大容量储物空间、可放下全盔的坐桶等等。它的静音表现,怠速状态下几乎听不到发动机声音,这对于城市通勤来说简直是福音。

在东南亚市场,PCX系列常年霸占踏板车销量榜首,绝不是浪得虚名。

CBR250R则是入门级仿赛爱好者的梦想之车。250cc单缸发动机虽然不算大,但调校偏向高转,配合162公斤的车身重量,推重比相当不错。是它的车架——铝合金双摇篮设计,刚性强但重量轻,过弯表现相当出色。外观方面完全按照仿赛标准设计,风阻系数控制得很好,跑高速时稳定性不错。

在印度市场,这款车把雅马哈YZF-R15逼得降价应对,可见其产品力确实不俗。

GB350是复古爱好者的最爱。350cc平行双缸发动机,声浪浑厚有力,但油耗控制在3.8L/100km左右,比同排量的V型双缸发动机省油不少。外观设计完全按照上世纪70年代的经典车型打造,圆润的油箱、复古的仪表、真皮座椅等等,每一个细节都透着浓浓的怀旧气息。配置方面也不含糊,ABS、牵引力控制系统、全灯光等现代化配置一应俱全。

在日本市场,这款车一推出就受到中年骑士的热捧,销量相当不错。

这四款车各有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产品定位,目标用户明确。CB125 HORNET瞄准年轻的城市通勤族,PCX150针对注重实用性的上班族,吸引入门级运动爱好者,则满足复古情怀党的需求。定位,正是它们在各自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

但问题来了,这些车型的产品力虽然不错,但放到中国市场就一定能成功吗?

答案可能没那么乐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海外市场存在不小差异,价格敏感度也不一样。国产竞品的进步速度超出想象,留给这些海外车型的市场空间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本田为啥对这些“香饽饽”车型如此“谨慎”?-有驾
#百度带货夏令营#

国产后真的能成吗?

现实可能比想象骨感

很多摩友都在幻想,如果这四款车国产了,凭借本田的品牌力加上相对亲民的价格,肯定能在市场上掀起波澜。

但现实可能没那么美好。

先说价格因素。以CB125 HORNET为例,如果要在中国生产,零部件本土化率至少要达到70%以上才能有效控制成本。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发动机、车架等核心部件基本可以实现本土化生产,但一些精密的电子配件仍需要进口。综合计算下来,国产后的售价很可能要在13000-15000元之间。

这个价格放在125cc市场确实不便宜,要知道春风150NK的售价也就11980元,排量更大配置也不差。

PCX150的情况更复杂。虽然PCX160已经国产,但海外版的混动系统、智能钥匙等配置在国产版本中并没有出现。如果要引进这些技术,成本必然上升。而且混动系统涉及电池、电机等额外成本,最终售价可能要比现在的还要高。

问题是,中国消费者真的愿意为这些"高科技配置买单吗?

从市场反馈来看,实用性和性价比仍然是主要考量因素。

CBR250R面临的挑战更大。虽然这款车在技术上确实不错,但中国的仿赛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春风250SR、赛科龙RT3、钱江黄龙300等车型不仅价格优势明显,在配置和性能方面也毫不逊色。这些国产车型在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方面有天然优势。

CBR250R要想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仅仅靠本田这个品牌还不够。

GB350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因为复古车在中国市场确实是个空白点。

但问题是这个细分市场到底有多大?

复古车的受众相对小众,而且价格敏感度较低。如果GB350国产后售价控制在25000-30000元之间,确实可能有一定市场空间。但如果价格超过30000元,很可能就会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是竞争环境的变化。五年前,国产摩托车在品质和技术上确实与合资品牌有差距,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国产品牌在技术研发、品质控制、设计水平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春风、钱江、隆鑫等品牌推出的新车型,无论在颜值、配置还是性能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消费者选择越来越理性,不再盲目追求品牌,而是更看重性价比。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服务网络。国产品牌在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维修便利性等方面有天然优势,经销商网络覆盖更广,服务成本更低。而本田的这些海外车型,如果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必须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电动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虽然燃油摩托车在短期内仍有市场空间,但长期来看,电动摩托车的占比会越来越高。本田在这个时候引进燃油车型,时机可能并不理想。

相比之下,专注于电动化转型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当然,这不意味着这些车型完全没有机会。如果本田能够在价格、配置、服务等方面做出合理平衡,仍然可能在细分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要想复制海外市场的成功,恐怕并不容易。

在各大摩托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关于这几款车型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有的摩友说"等到花儿都谢了,有的表示宁愿加钱买进口版也不要阉割版。但网络声音和真实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存在不小的差距。

从数据来看,中国125cc-250cc运动/复古车型市场确实在快速增长。2024年这个细分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3%,显示出强劲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对个性化、高颜值车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这为海外车型的引进提供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但问题在于,网络上的呼声和实际购买行为经常不匹配。很多摩友在网上表达对某款车的喜爱,但真正到了掏钱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本田CB300R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上市前呼声很高,但实际销量远低于预期,最终不得不降价促销。

价格始终是核心的考量因素。

中国摩托车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在有多选择的情况下。以125cc市场为例,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大多在8000-12000元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就会考虑更大排量的车型。

CB125 HORNET如果定价超过15000元,很可能会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一线城市的消费者相对更注重品牌和个性化,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但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更看重实用性和性价比,对品牌溢价的接受度有限。而中国摩托车市场的主体恰恰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这些地区的消费习惯和需求特点,可能与这些海外车型的定位存在偏差。

环境的变化也值得关注。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城市管理的完善,很多城市对摩托车的趋于收紧。在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续航能力强、实用性高的车型,而不是追求性能和个性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