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周销量榜揭晓!吉利星愿蝉联冠军,小米SU7竟无缘前五?

各位车友,我是你们的用车社!

今天咱们得聊聊最近这轿车销量榜。

第35周的战报刚出来,数据来自易车,不含进口车,所以更贴近咱们老百姓的真实选择。

开局就得说点硬核的。

第35周销量榜揭晓!吉利星愿蝉联冠军,小米SU7竟无缘前五?-有驾

吉利星愿,这名字听着就挺有“愿景”的,销量榜上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1.21万辆,又一次拿到了周销冠军。

这车,连续多周都这么强势,说明它确实抓住了市场的心。

想想看,现在市面上的车多到眼花缭乱,吉利星愿能稳稳地站在这儿,绝不是随便说说。

它的外观设计,肯定是有它的独到之处,不然怎么能让人一眼就记住?

线条的流畅度,车身比例的协调,还有那些细节上的处理,都可能让它在众多车型中脱颖而出。

坐进车里,现在国产车的内饰水准,尤其是吉利,那叫一个“越级”。

高级的材质,精细的做工,再加上那块大尺寸的中控屏,整个车内的氛围,会让人觉得挺有档次的,挺享受的。

再看五菱宏光MINIEV,1.11万辆,这个销量,对它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3.28万到9.99万的价格区间,这就像是给想买第一辆车、或者需要一辆代步工具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

尤其是在城市里,停车难、油价高,这辆小车就显得格外“香”。

它可能没有那些大排量的轰鸣,也没有那种“推背感”,但它胜在“经济实用”,而且现在颜色也越来越丰富,开出去,也挺有个性的。

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0.80万辆,位列第三。

这车,我一直觉得它把“油电混合”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可油可电”的灵活性,让它在各种用车场景下都能游刃有余。

你想省钱,就用电,短途通勤,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长途旅行,也不用担心续航焦虑,加油就完事儿了。

它的外观设计,特别是“龙颜”的家族式前脸,越来越有辨识度了。

内饰方面,比亚迪的科技感也越来越强,中控屏的操作流畅度,还有那用料,都让人觉得挺“实在”的。

第35周销量榜揭晓!吉利星愿蝉联冠军,小米SU7竟无缘前五?-有驾

日产轩逸,0.69万辆,排在第四。

在这个新能源大行其道的时代,轩逸能作为一款纯燃油车,还能有这样的销量,说明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温故而知新”,轩逸作为一款经典车型,在消费者心中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很多朋友,对充电、续航还有些疑虑,或者就是单纯喜欢燃油车的驾驶感觉,轩逸就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它的外观,我总觉得属于那种“耐看型”,不像那些新势力那样激进,但越看越顺眼。

内饰呢,虽然可能不如一些新势力那样“炫酷”,但胜在“舒适”和“实用”。

“日产大沙发”这个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坐进去,那种包裹感,长途驾驶,确实是一种享受。

第五名是比亚迪海豹06,0.65万辆。

这车,我必须得说,它选在这个价格区间(9.98万-13.98万),太精准了。

这个价位,正是大多数家庭购车的主流选择区间。

“恰似故人来”,海豹06的出现,精准地填补了市场空白。

它的设计,我个人觉得是比亚迪里面比较有“味道”的,线条感很强,显得年轻、有活力。

作为一款插电混动,它的油耗表现自然不用多说,而且动力也足够家用,可以说是“内外兼修”。

现在,咱们得聊聊大家关注度很高的——小米SU7。

0.63万辆,和比亚迪海鸥并列第六。

这辆车,自从上市以来,话题度就没断过。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它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很多人冲着它的颜值、性能和智能化去的。

设计上,那个“猎装”的风格,确实够吸引眼球。

内饰方面,小米的“生态互联”优势,让它的车机体验与其他品牌有所不同,手机和车机的联动,让用车更加便捷。

第35周销量榜揭晓!吉利星愿蝉联冠军,小米SU7竟无缘前五?-有驾

“智能”是它的代名词。

性能方面,特别是高配车型,动力参数也很能打。

那为什么销量还没能进入前五呢?

首先,产能是肯定一个重要因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毕竟小米是第一次造车,生产线和供应链的磨合需要时间。

其次,价格也是大家考虑的因素之一。

“此一时,彼一时”,虽然小米SU7定位高端,但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它依然是一个“新玩家”,需要时间来建立市场信任。

不过,从市场热度来看,大家对它的期待值还是非常高的,这股劲头,说不定很快就能转化为实打实的销量。

再说比亚迪海鸥,0.69万辆,和小米SU7并列第六。

这辆小车,可以说是比亚迪在A0级市场的“主力军”。

6.98万起的售价,加上比亚迪在小车领域的经验,“小荷才露尖尖角”,让它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它抓住了年轻人的需求,小巧的车身,好开好停,加上不错的实用性,很受一部分消费者的欢迎。

后面的几位,第八名的比亚迪秦L,0.58万辆,“初生牛犊不怕虎”,算是秦PLUS的“进阶版”,空间和配置都有提升。

第九名大众朗逸,0.53万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德系老将”,它依然有市场基础。

第十名丰田凯美瑞,0.52万辆,“任尔东西南北风”,B级车的标杆,靠的是可靠性和保值率。

总的来说,这份榜单,展现了当前汽车市场的几个趋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新势力上楼”,新能源车型依然是主流,但传统燃油车也没有完全失去市场。

像小米SU7这样的新势力,虽然有热度,但要真正转化为销量,还需要时间去打磨产品和提升产能。

“路漫漫其修远兮”,还得看它们接下来的表现。

所以说,买车这事儿,不能光看一时的数据,还得看长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哪个车最适合你,还得自己去体验,去感受。

这份销量榜,就当一个参考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