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大部分新出的电动车,都喜欢搞一些看起来特别未来感十足的噱头?说到奥迪这辆刚亮相的Concept C,我第一反应就是,这车咋还有点“穿越”的意思。为啥这么说?你看,它说造型灵感来自1930年代的Auto Union Type C赛车,但这新车又混了不少现代元素,你要是把车标遮住,普通人还真不一定能一下子看出来是奥迪。咱们换个角度想,这是不是代表着奥迪确实在想打破自己之前的设计惯性,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说句实话,最近几年奥迪在电动车领域动作不算慢,但总给人一种还在求稳的感觉。TT停产了,R8也要走下历史舞台,难不成奥迪是看出来:再按老路子走下去,大家都不太买账,于是准备拿Concept C这种“新物种”试水一下?这车也没名字,就是一个代号,搞得神秘兮兮。有点像那种公司里新来的实习生,一身新衣服新发型,你说他是谁,他自己也说不上,总之一定要和老前辈们不一样。
再说说外观。前卫肯定是前卫,这么大尺寸,还兼顾了很多直线和曲线的搭配。那种寡淡又高冷的大格栅,说实话,这两年各家车企都爱用,奥迪也没能免俗。但它又煞有介事地把灵感往上个世纪归,估计是怕大家说它抄袭吧。不过最吸引我注意的是车侧的那条笔直字符线,肌肉感十足,不光撞脸了TT也有点像R8那种战斗风范。我琢磨着,这造型挺讨好那些想追求个性又不太愿意太“放飞”自己的人。
你看看尺寸,快五米长了,这可不是那种娇小的运动轿跑,有种“大力出奇迹”的气场。再加上风阻系数做到了0.24,看起来这车不光要帅,还准备拼点实用。动辄20至22英寸的轮毂,蓝色或者红色卡钳,这些设计一定是冲着那些喜欢“刷存在感”的车主。你不是喜欢拍照晒轮胎么?奥迪直接给你多种造型,按需分配,反正就是让你喜欢上路的每一步。
最怪的还不是这些,是它里头那套虚拟变速箱和合成声浪。说句掏心窝子的:电动车时代,还要模拟出五缸涡轮的“轰轰轰”?我有点看不透。技术上来说,这完全没什么必要,但情感上,这恰恰击中了很多老司机的“心头好”。毕竟,电车大多数时候都静悄悄,你要说驾驶激情,光靠加速度还真不够。很多人其实更在乎仪式感,有没有那种“切挡升转速”的错觉,能不能开着开着突然来一声“GEGEGE——”,刺激一下肾上腺素。这事儿吧,有点像你喝咖啡,又非要在里头加点奶精—杯子里明明没牛奶,喝着也像。
我不太确定未来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愿意为“虚拟变速箱”买单。但可以肯定的是,奥迪这次真的是在努力给电动车加点“人味儿”。不少厂家都在做声浪模拟,但做得像奥迪这么认真,并且还把自己的五缸发动机“传奇”搞出来,这得是真的懂车迷心态。就像有人说,电动车未来会变成家用家电,那奥迪明显不愿认这个命,你们都成了大号冰箱,我偏要搞成可乐罐子,噼里啪啦响。
说到配置,PPE平台、800伏架构、eDrive第六代系统,这些听起来都是大噱头,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其实重要的是续航和充电速度。你说续航能跑400英里,充电十分钟补能230英里,并且还有双向充电和一堆专业接口,这才是真正冲击日常使用体验的地方。到时候真的开着出去远行,是不是跟加油一样方便,才是买不买的关键。21分钟能充到80%,说实话这就基本消除了大家对“电车焦虑”的担心。比以前那种等半天还得排队充电的日子,能快不少。
内饰方面,明显做得很有想法。像是赛车座椅、六点式安全带,还有那些带传感器的安全系统,活脱脱一副“未来赛道就开在你家小区门口”的架势。盲区预警用的是发光织物而不是传统提示音,这也是奥迪在表达“咱不是老土品牌”。不过我在想,日常谁真用得上赛车安全带啊?大多数人能用车,都图点舒服方便,要是每天扣安全带像扣潜水装备,说实话有时候容易让人烦躁。能不能留点地气?希望量产那版别太激进。
有人说奥迪这次开发速度很快,三年之后就要量产。其实这年头,汽车行业技术迭代都快得像“苹果手机升级”,上一代刚用完,新一代就磨刀霍霍了。关键是,快归快,真正能不能打到用户心坎才重要。你说Concept C不叫TT也不叫R8,到底想走哪路?奥迪高管说以后可能还要推新R8,但这“可能”就像买彩票,咱不能当真。现在重点就是:先把Concept C整出来,看看市场水温。反正如果真卖得好,各种新设计语言很快会在全系奥迪里蔓延。
其实很多车迷关心的不只是性能、设计,更在乎一个“身份认同”。以前买奥迪TT或者R8,这不光是买个车,还是买一个“故事”、一个“情怀”。现在车变得越来越浮夸,电动化的潮流又让很多传统爱车人的梦想有些动摇。Concept C这种既有新科技又模拟老声浪的做法,能不能兼顾传统跟创新,奥迪也在试。这未必赢,但至少说明一件事:他们还在认真思考。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新车发布会,永远少不了一句“未来已来”?可事实上,未来和现在,但凡挂钩,都是在试探大家的接受底线。像虚拟变速箱、合成声浪这些新设定,你现在觉得有些别扭,可要是以后大家都开始用,可能很快就变成“新正常”。就跟微信小程序,刚出来也怪得很,几年之后不都习惯了?所以,这些所谓的“前卫”到底是变革,还是噱头,还是得看用户后面的反应。
我个人倒觉得,奥迪这步棋挺值得点赞。不是它设计多牛,而是它敢于承认电动车确实缺乏以前那种机械乐趣,于是明明技术上不用“换挡”,却还是给你模拟换挡体验。这个“虚拟”其实是对“现实”的补偿。再想想以前诺基亚的按键手机,虽然智能触屏比它实用一百倍,但有些人就是念念不忘那个“咔哒咔哒”的手感。现在汽油机要退场,奥迪不愿做电动车的冷冰冰的“板砖”,非要再追问一句:你是不是还想找到点“人与机”的交流?
有时候我在想,车这个东西越来越变成了“移动的数码产品”。你是买性能,是买配置,是买品牌,还是买一种“酷炫体验”?这车给你一切你想要的“未来”,但它又偷偷塞回一些旧时代的味道。奥迪的Concept C就是在这两种力量之间找平衡。我觉得,这事比起功能创新,更像是一种态度的表达:我知道你怀念过去,但你最终还是要生活在未来。
最终,这Concept C无论换什么名,能不能真像TT和R8那样成为新一代偶像,咱们还真没法提前下定论。但至少今天,奥迪把各种驾驶里的“乐趣”和“仪式感”重新端上了桌面,也许,你下次试驾,它会让你不光觉得快,还能“玩”起来有点意思。
你说,这样的“虚拟乐趣”和“前卫科技”,是大家想要的吗?你想买这样的电车,还是更怀念那种油门踩到底、发动机咆哮的旧时光?你说电动车的未来,真的能靠一套“模拟声浪”就让大家心甘情愿地丢掉汽油车吗?
每个人答案估计都不一样。可奥迪敢这么折腾,至少让电车不再千篇一律。这一份“不一样”的勇气,值不值买单?你怎么看?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