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飞度销量跌至75辆,广州街头已难见“国民神车”
说起来,飞度这车在我朋友圈里一度是“通勤神器”,以前公司楼下停车场总能看到三五台挤一起。谁还记得那阵子,买飞度就像抢白菜——巅峰时候单月卖一万五千多辆,这数字现在看简直像做梦。2025年7月的销量掉到只剩75台,我前两天去广汽本田4S店修CR-V,还顺口问了销售小哥,他摇头说:“飞度啊?今年都快成稀有物种了。”
其实老款GK5刚上市那会儿,我表弟就整了一台顶配,说是为了省油又好改装。L15B发动机据他吹牛,一脚油门下去比同级小车爽快多了,还不怎么费钱,加个魔术座椅后排放倒能塞自行车、猫笼子啥的。有次他开着去南沙钓鱼,路上遇到暴雨,ABS和VSA帮他稳住没打滑——但新款减配以后,好几个群友都吐槽安全配置缩水,说什么气囊变少、后防撞梁也缩水,“现在连低配都没有侧气帘咯。”微信群里还有人调侃:“以前开着放心,现在心慌慌。”
讲真,现在电动车崛起太猛,比亚迪海豚每公里用电成本听维修师傅算过,大概只有燃油版的1/5。我隔壁邻居去年换了新能源,说一年跑两万公里能省5000块钱油费。“政策还给补贴,不限行,你说谁还买燃油小型车?”他边晒充电桩边感叹。
智能化也是硬伤。我老婆单位团购吉利星愿,那大屏中控、语音助手玩得溜,小孩坐副驾还能刷动画片。而飞度还是老派机械风格,中控屏小得可怜,有些版本甚至没导航。销售顺嘴提过一句:“年轻人要的是科技感,不只是代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上个月陪朋友试驾时,她嫌弃飞度没有手机互联,“现在不是2010年啦!”
再说价格吧,这几年新能源卷出来的新车型越来越便宜。八万元预算,在市场上随便挑几款纯电动,比亚迪海鸥、零跑T03这些终端价跟燃油版差不多,但配置高出不少。不止一次听经销商抱怨:“我们优惠做到骨头里去了,可客户还是奔着免购置税和不限牌走。”
其实广汽本田整个品牌最近也挺难熬,据4S店技师私聊透露,今年全系车型一个月没哪款破万,就连纯电矩阵加起来不到千辆。他们内部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人才流失:研发部门被埃安、小鹏挖走不少骨干,“工资翻三倍,我们留不住啊!”南方一些三线城市只剩一家4S店撑场面,有群友发照片,说自家附近已经找不到售后网点,只能跑市区。
技术路线也是个事。本田社长前阵子公开承认EV推广速度远低于预期,把2030年的目标从60%砍到30%以下,又想押宝混动。但实际上混动市场也守不住,据业内消息2023-2024窗口期彻底错过,现在“两头受挫”只能硬撑。
插句题外话,我认识的一位老维修师傅阿伟,每次聊起飞度,总爱念叨一句话:“神车嘛,也分年代。”他说自己修过最早那批进口版Jazz,用料扎实,但到了最新国产版本,一拆底盘就知道偷工减料。“你看这防锈涂层,都薄了一层皮。”他说这种变化让很多老司机心凉透了。
还有段轶事:去年某地发生一起轻微碰撞事故,新款GK7右侧A柱擦伤,本以为换件简单,可结果发现原厂备件等了俩月才到货,经销商无奈表示库存压缩太厉害。这种琐碎细节,其实就是现实写照吧。
身边用旧款GK5的人,如今大多数选择挂二手平台转手。有位女司机在朋友圈晒图,自嘲道“我的青春已成时代眼泪”。而那些曾经追捧魔术座椅空间的小伙伴,也慢慢开始研究露营外放电功能、电池寿命之类新鲜玩意儿,对传统省油耐用已经提不起兴趣来。
信源主要来自广汽本田门店销售口述、本地维修技师聊天记录,以及微信群日常交流与行业新闻杂谈。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