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宣称新能源,背后隐藏的真相竟是这样的?

真想原地爆炸!最近这股歪风邪气,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居然有人鼓吹“柴油车亦可归于新能源之列”?敢问一句,这年头是魑魅魍魉都出来招摇过市了吗?

先不说柴油车那焚膏继晷的内燃机本质,单就其颟顸的排放数据,也好意思忝列“新能源”的席位?诚然,在高速工况下,柴油车或许能略微撙节些许燃油开销。然而,节流就等同于新能源?这等褊狭的逻辑,怕是连我的启蒙老师都要揭棺而起了。

柴油车宣称新能源,背后隐藏的真相竟是这样的?-有驾

日前,某位车评人甚嚣尘上地展示了一份插电混动的测试报告,宣称驰骋千余公里便耗费了八百余元油资,进而得出“新能源徒耗资财”的谬论!我当时就感觉三观受到了剧烈的冲击。这数据的含金量,莫非是掺了三聚氰胺不成?

且让我们庖丁解牛般地剖析一下这“锱铢必较”的账目。纯电车型在高速行驶时电量衰减迅猛,增程式车型在馈电状态下油耗更是惨不忍睹,真正能堪大用的,还得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就拿那位车评人的数据来说,柴油车跑京沪高速,耗费六百余元油资,依照现行油价以及其宣称的百公里油耗6.5升计算,总里程竟仅有一千五百公里?京沪高速的长度可远不止于此啊!

由此可见,这百公里油耗的数据多半是虚张声势。若以实际里程估算,柴油车的真实油耗恐怕要直逼7升乃至8升以上。换言之,所谓的“柴油车经济实惠”,或许仅仅是海市蜃楼般的美好愿景罢了。

柴油车宣称新能源,背后隐藏的真相竟是这样的?-有驾

再来细究一下那辆插电混动车。区区千余公里便吞噬了八百余元油资,换算下来百公里油耗竟高达九升之巨!这等油耗,放在数年前的“油老虎”身上都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像比亚迪唐DMI这般重达两吨的插电混动SUV,在馈电状态下的油耗也仅在5升至6升之间徘徊。

由此观之,柴油车或许在某些特定情境下比汽油车略胜一筹,但若要与真正的新能源汽车相提并论,那无异于望尘莫及。

那么,为何近来会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柴油车亦可归于新能源之列”的论调呢?在短视频平台上稍作检索,便会发现充斥着类似的视频,且大多是在上海车展之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背后是否隐藏着利益的推波助澜,我们不得而知,亦不敢妄加揣测。

柴油车宣称新能源,背后隐藏的真相竟是这样的?-有驾

然而,我个人认为,此事颇为荒谬。柴油车易受环境温度掣肘,在严寒酷暑之下容易出现故障,且其排放的污染物也较汽油车更为复杂。新能源的真谛何在?在于可持续发展,在于摆脱对石油的路径依赖。

我国并非石油资源大国,好不容易新能源汽车稍有起色,难道又要重蹈覆辙,再度陷入被“卡脖子”的窘境吗?

归根结底,这“柴油车亦可归于新能源之列”的说辞,不过是一种欺世盗名的行径。新能源汽车在华夏大地,一路筚路蓝缕,从被冠以“骗补”之名,到如今渗透率突破半壁江山,其间经历了多少栉风沐雨。

柴油车宣称新能源,背后隐藏的真相竟是这样的?-有驾

我衷心期盼我国的自主品牌,能够明晰自身的技术路线,脚踏实地搞研发,切莫妄想依靠这种“牝鸡司晨”的营销手段来蒙蔽消费者。

我敬重所有自主品牌,他们是华夏民族的脊梁。然而,消费者亦非愚氓,只要产品质量过硬,以诚待人,便可赢得市场。

请谨记,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期盼我国的自主品牌,能够安然度过这行业寒冬,早日打造出卓越的产品,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名扬四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