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电动车的车主都选它,特斯拉廉价版Y要,真香!

最近,汽车圈里聊得挺火的一件事,就是关于特斯拉好像要推出一款更便宜的车型,很多人管它叫“廉价版Model Y”。

网上连带着一些看着挺像那么回事的图片都传开了,这让不少一直想买特斯拉但又觉得价格有点高的朋友们,心里又开始活泛起来了。

大家都在琢磨,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那个一直以来都给人感觉挺“高冷”的特斯拉,怎么突然就想走亲民路线了呢?

最懂电动车的车主都选它,特斯拉廉价版Y要,真香!-有驾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盘很大的棋,而且说到底,能让特斯拉有这个想法的,恰恰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市场和我们这些越来越懂车的消费者。

咱们得先回头看看这几年发生了什么。

想当初,特斯拉刚在中国建厂生产的时候,那真是风光无限。

Model 3和后来的Model Y一上市,就跟一股新风一样,它的设计、它的那个大屏幕、它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都让大家觉得特别新鲜,感觉这就是未来的车。

那时候,谁要是开一辆特斯拉,感觉自己就是走在科技最前沿的人。

特斯拉也确实有它的底气,它的电池管理技术、电动机的效率,还有整个软件系统,在当时确实是领先的。

但是,咱们中国的汽车企业可不是吃素的。

就在特斯拉享受着大家关注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品牌,像是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这些,正在埋头苦干,拼命追赶。

他们就像是班里最用功的学生,一方面学特斯拉的优点,另一方面,他们更懂我们中国人到底想要一辆什么样的车。

中国人买车,很多时候不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从A点到B点的工具,还希望它是个舒适的移动空间,是个能照顾好全家人的“第二个家”。

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出现了。

特斯拉追求极简,车里面除了一个大屏幕几乎啥都没有。

咱们的国产品牌就反其道而行之,你简单,我就给你搞“豪华精装修”。

最懂电动车的车主都选它,特斯拉廉价版Y要,真香!-有驾

理想汽车直接在车里给你配上冰箱、彩电、大沙发,让全家人出门旅行舒舒服服。

蔚来汽车把服务做到了极致,换电方便,服务贴心。

小鹏和极氪这些品牌,在内饰用料、音响效果、灯光氛围上也是下足了功夫,让你一坐进去就觉得这钱花得值。

更关键的是价格,咱们的品牌打法非常灵活。

一样的价钱,我的配置比你高出一大截;配置跟你差不多的,我的价格肯定比你便宜。

就拿数据说话,去年一年,比亚迪卖的新能源车数量已经超过了特斯拉,成了全世界第一。

这说明什么?

说明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了,大家不再是“非特斯拉不买”,而是开始货比三家,看谁的性价比更高,谁更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特斯拉就有点尴尬了。

往高价位看,有蔚来、理想这些品牌在配置和服务上围追堵截;往低价位看,比亚迪的秦、宋、元、海豚、海鸥这些车型,已经把价格打到了十万块钱左右,覆盖了最广大的普通家庭用户。

特斯拉就像一个站在山顶的人,虽然风景很好,但发现上山的路都被别人占了,自己有点被孤立起来了。

现有的Model Y再降价吧,空间也不大了,降多了还影响自己的品牌形象。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发一款全新的、成本更低、定位更大众化的车型,来抢占这个最大的市场。

网上流传的“廉价版Y”,就是这个思路下的产物。

最懂电动车的车主都选它,特斯拉廉价版Y要,真香!-有驾

那么,这款传闻中的新车,到底是怎么把价格降下来的呢?

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来看,特斯拉用的是一套非常聪明的“减法”。

它减掉的,不是那些关系到安全和核心性能的东西,而是一些我们平时觉得“有也行,没有也无所谓”的配置。

比如说那个全景大天窗,听着很浪漫,看着也通透,但很多南方的车主都深有体会,夏天太阳一晒,车里就跟个烤箱似的,还得自己花钱买个遮阳帘挡上。

那既然很多人都用不上或者觉得是负担,干脆就取消掉,换成普通的钢顶,一下子就能省下不少成本,车身还能更轻一点,对续航还有好处。

还有像一些复杂的车灯设计、车里的氛围灯,这些都是增加成本但对开车本身没太大影响的东西,也可以简化。

轮毂尺寸小一点,轮胎就能便宜一些,风阻小了,同样对续航有帮助。

当然,降成本最关键的一步,还是在电池上。

电池是电动车最贵的部分,差不多占了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还多。

所以,更便宜的车型,很可能会用一块容量更小的电池。

有人可能会担心,电池小了,续航里程不就短了吗?

这就要看我们怎么想了。

对于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每天开车也就是上下班通勤,来回可能也就几十公里。

最懂电动车的车主都选它,特斯拉廉价版Y要,真香!-有驾

一辆标称续航四百公里的车,就算实际打个八折,也足够一个星期用了。

我们真的有必要为了偶尔一次的长途旅行,每天都背着一块又重又贵的大电池在城里跑吗?

这就好比你只是下楼去便利店买瓶水,却非要背一个能装下帐篷睡袋的登山包,不觉得累赘吗?

特斯拉可能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它认为大部分人需要的是一辆“刚刚好”的车,而不是一辆所有性能都“过剩”的车。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减法”,把那些华而不实的配置都去掉,但把最核心的东西保留下来。

什么是核心的东西?

就是特斯拉那套成熟可靠的电动机、电池控制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电技术”,还有它那个通过一体化压铸技术造出来的非常坚固的车身,以及那个用起来很流畅的大屏幕车机系统。

这些是特斯拉的看家本领,也是很多人选择它的根本原因。

把这些精华保留下来,把外在的装饰简化掉,价格自然就能降下来。

这就好比一家高级餐厅,现在决定开一个快餐窗口,大厨还是那个大厨,招牌菜的味道一点没变,只是不用高级餐具了,也没有了豪华的装修,价格变得亲民了,但你吃到的核心味道,还是那个味儿。

所以,如果这款车真的能推出,它的目标就非常明确了。

它要去竞争的,可能不是现在那些卖二三十万的国产电动车,而是我们马路上最常见的那些卖十几万的合资品牌汽油车,比如丰田的卡罗拉、本田的思域、大众的朗逸。

你想想看,如果花差不多的钱,一边是一台传统的燃油车,另一边是一台拥有顶尖智能技术和电驱体验的特斯拉,你会怎么选?

对于很多年轻人和家庭来说,这个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这才是特斯拉这步棋真正厉害的地方,它不再满足于只做少数人的“科技玩具”,而是要用一款让大多数人都买得起的好产品,去真正地改变整个汽车市场,让电动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流选择。

这既是它应对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无奈之举,也是它看准未来趋势的一次主动出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