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在展台前交错,闪光灯偶尔晃到我的眼睛。东风猛士M817,外壳冷峻,像一位拿捏戒备的边境警察停在现场中央——观众踱步,手机竖着录像,一位西装笔挺的领导正用手指比划着中控屏,说不定是对“智能化座舱”的理解进行自我验收。我们被技术包围,却少有人质疑:在一场以“汇智聚能”为主题的大会里,是技术在证明自己,还是我们在自我说服?
如果你是展台前的那个普通参观者,望着2026款岚图梦想家车顶的激光雷达,是否会在心底蹦出一个问题——当“无人驾驶”成为现实时,我们这些会开车的普通人,还剩下什么?或者,车企在抢滩智能赛道的过程中,是否会顺带帮我们解决“堵车、油价、停车场”的原始烦恼?技术的路走得太快,带着一股不看后视镜的冲劲,也难怪有人在场内悄悄念叨,“这到底是谁的智能,谁的未来?”
照惯例,咱们先做案情梳理。2025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东风汽车集团露了一把家底,派出多款新能源车和一堆核心技术展品,摆出一副“我们已准备好进入未来”的态势。董事长杨青亲自上阵,发表了主题演讲,透露了不少行业密码——比如“汽车第三生活空间”“具身智能体”“超级大脑与物理身体融合”这些听起来像科幻小说关键词的东西,在现实里已被装进量产车和研发体系。东风还用“自研+共创全栈可控”模式,扎进了芯片、大模型、自动驾驶等关卡,力求在技术自立和生态协作之间找个平衡。会议强调,智能化已成决定胜负的引擎,无论你喜不喜欢,汽车产业已完成了自己的“自我重塑”。
作为一个职业惯性偏向“动机、手法与结果”的观察者,我的看法多少掺杂点黑色幽默。这些年,车圈每逢大会、发布会,场景一如既往——领导致辞,总结过往成就,展望未来愿景,期间夹杂研发、创新、协同、赋能等词语,仿佛不说出两句“技术革命”就是对听众的不尊重。其实,技术无非是工具,变革也往往先变“口号”,再变“路径”。只是这届大会秀出的“具身智能技术实验室”“高质量端到端自动驾驶数据集”比起传统汽车展,多了些硅基气息,也提醒我们:汽车早已不仅仅是“会跑”的机器,而是准备成为“会思考”“会陪伴”“甚至可能会批评你的生活伴侣”。
当然,剥去外衣再看细节。东风这次展出的几款新车和智能核心技术,既是产业布局,也是舆论手术刀。比如“自动驾驶”与“车路云星一体化”,听起来是科技春风,其实也是各家车企避免掉队的救命苟且。企业对“单车智能+商用车全域试点应用”的路径充满信心,但要让这项技术下沉到百姓家门口,难度不比修条高速公路容易。技术自立的背后,是数据合规、本地化算法、场景多样化数以万计的问题堆积,毕竟无人驾驶并不会自动解决下班高峰小区门口那群不愿移车的大爷大妈。
而且,零部件芯片、算法模型、产业生态这些关键词,说白了就是许多通宵干活的工程师,还有数不清的技术团队在屏幕前头发渐稀;智能网联的“科创故事”,大部分时间都是接口兼容失败、系统掉线和道路测试加班加点,偶尔再配几句老板对“未来车主”的想象。我们身在技术革新的时代,也逃脱不了“研发疲劳”的困境。我不自觉地自嘲:法医圈处理的是事故收尾,汽车圈处理的则是创新未遂。但有一点一样——都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冷静,才能判定一条路是不是能通向下一个十年。
技术是工具,但技术驱动下的新生态,是否真的如大会海报所言“无限”?目前的智能网联年年亮新词,功能迭代到90%渗透率,但无论车路协同,还是数据智能,都还在路上。产业高管高度肯定“未来汽车属于融合创新”,但现实场景里,拥堵路段没少一米,司机依然有脾气。理想和现实间的距离,或许还需要更多被“数据集”记住的小事故与非标场景来填平。至于跨界协作和“生态融通”,翻译成白话就是“各家有各家算盘,人人想搞平台,但没人愿意把底裤交给别人”。
所以,我更倾向于冷静地看待这场东风的智能秀。是的,技术进步值得关注,但 聚焦“谁是最终受益者”“如何确保安全与体验”“城市路网之外的农村是否被覆盖”“算法会不会有思维盲区”,这些问题没法用大会上耀眼灯光解决。每个展示的无人车,每块本地化芯片,都是一次尝试,但结果还远未定论。就像案发现场里的那些复杂证据,只能依靠不断比对、分析,最终导向某个可能的答案。
我并不热衷为技术“站队”,也不悲观。智能网联车的未来,未必是跑得最快那个,而是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那个。或许,等到东风M817被大爷大妈们驱使在菜市场停车场头盔加身的那一天,我们才能说“智能网联”这个案子真正落地。但在此之前,谁能确保这场“科技东风”最后能吹到每个人生活中?或者说,智能的路,最终需要多大的“自主”和“共情”比例才能变成真正的生活空间?
讲到这里,不如反问一句:如果明天你坐进一辆“超级智能体”汽车,它能精准预测你上班迟到的时间,也能温柔提醒你别再追剧晚睡,你是否会为此感到开心,又或者会怀疑,这还是你努力获取自由的生活吗?这个案子,也许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继续提供证据。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