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全方位的重构。这不仅是一场产品之争,更是一场产业逻辑、组织能力、战略模式的大洗牌。站在这个节点上,很多车企陷入了“打不过就卷、卷不过就拼”的恶性循环。技术战、价格战、营销战此起彼伏,整个行业的情绪高度紧绷。
如今,买一辆车,不再是看马力多少、油耗高低这么简单的事了。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挑剔,他们要的不只是产品性能,更是品牌的真诚、服务的细致和产品背后的理念。而企业想在这场博弈中存活下来、发展起来,就必须跳出“拼流量、拼降价”的短视怪圈,构建真正长远的竞争体系。
在这片充满不确定性的土壤上,北京现代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它没有盲目追赶风口,也没有被流量红利迷惑,而是扎扎实实地推进一套深思熟虑、层次分明的发展路径——由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吴周涛提出的三大战略:“扩大出口、本土化转型、坚守造车初心”。
这一思路,为北京现代应对当前复杂局势、重构未来格局提供了系统的框架,也让外界看到了这家合资车企的深厚底蕴与冷静远见。
出口扩张:在外部增量中构建增长缓冲
“扩大出口”的提出,是基于对当下市场结构变化的深刻洞察。在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进入存量博弈时代的背景下,国内每多卖出一辆车的难度都在上升。终端价格压低、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使得很多车企被迫卷入“成本-价格”恶性循环的泥潭。
吴周涛给出的破局路径是:向外寻求增量。
北京现代正着手将自身打造为现代汽车在全球的重要出口基地。这不仅意味着制造与产品的出口,更代表着研发视角、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转型。2024年上半年,北京现代的出口同比增长200%,全年预计达成5万辆出口量。这不仅仅是一组数据的增长,更是从市场结构上寻找可持续增长空间的深谋远虑。
出口并不意味着逃离国内市场,而是一种“战略平衡”的手段。海外市场相较于当前内卷严重的中国车市,有更丰富的利润模型和产品溢价空间,北京现代凭借现代汽车集团的全球体系力,可以迅速融入并扩大海外布局。这种“出口+内销”双轮驱动模式,将为企业稳住整体经营基本盘、提升资源周转效率创造空间。
换句话说,北京现代不是选择“避战”,而是在全球舞台上开辟第二战场。这场由外而内的增量战略,不仅能够缓解国内竞争压力,也能进一步反哺其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弹性。
本土深耕:转型不是补课,而是重构
过去合资品牌最大的优势,在于产品导入和品牌背书。但今天的消费者早已不再为合资的“标签”买单。他们更看重产品是不是适合自己,服务是否贴心,技术是否真正领先。谁能理解并响应中国市场的独特节奏,谁才能站稳脚跟。
吴周涛的“本土化转型”战略,正是基于这种深刻洞察而提出的。北京现代不再满足于“拿来主义”,而是全面启动本土化重构,从研发、产品、人才到管理机制,进行系统性重塑。
技术层面,北京现代依托现代汽车在烟台设立的中国研究中心,开始真正“面向中国研发”。未来将推出适配中国消费场景的新能源平台产品,包括城市代步、家庭长途出行、休闲旅行等多种细分场景,形成多元化新能源产品矩阵。从2025年开始,这一系列车型将陆续投放市场。
组织结构层面,北京现代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加速中韩双方沟通链条的优化,推动战略决策效率提升。对于合资车企来说,这种灵活性正是其适应当下市场变化的关键所在。
更重要的是资源融合。吴周涛强调,北京现代将继续与北汽集团及国内产业链企业深入协同,围绕智能网联、电池系统、自动驾驶等方向开展联合研发,形成“合资+本地”的技术双螺旋架构。这不仅让北京现代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也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了持续演进的能力。
守住初心:产品价值才是品牌底气
在越来越多企业将精力花在“如何制造一个爆点”时,北京现代依然坚定地把核心资源投向“产品力”本身。第五代胜达就是这一战略思路的集中体现。
历时五年打磨的第五代胜达,并不是一款为热度而生的产品,而是一款深度洞察中国家庭用户需求而定制化开发的中大型SUV。它的核心逻辑很明确:抓住家庭用户场景升级这一消费主线,提供既兼顾“户外轻野”风格,又不失日常舒适性的中高端产品。
在产品硬实力上,第五代胜达搭载2.0T+8AT动力系统、配备HTRAC四驱系统,拥有0.30Cd超低风阻,驾驶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俱佳;在智能驾驶方面,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并配备22个高精度传感器、30项ADAS功能,实现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体验;同时配有双12.3英寸全景曲面屏、UV杀菌舱、高档Nappa真皮等多项舒适配置,极大提升了驾乘体验。
吴周涛明确表示:“北京现代坚持不忽悠用户、不拿用户做实验。” 这不仅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造车哲学。在这个“快餐化产品”横行的时代,坚持产品主义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它意味着投入更多研发周期、消耗更多资源、承担更多风险。但正是这种“稳”,让北京现代在快速更迭的市场中显得格外稀缺。
长期来看,消费者会回到理性,会更加珍惜那些“真材实料”的品牌和产品,而北京现代正在为这种回归做长期准备。
结语:变中求稳,稳中图进
在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大洗牌周期的当下,表面喧嚣背后,真正能留下来的,一定是那些在“战略、节奏、产品”三方面做到协调一致的企业。
吴周涛带领下的北京现代,正以“扩大出口”撬动全球市场,以“本土化转型”实现根本升级,以“初心坚守”构建品牌护城河。这三大战略不仅回应了当下的挑战,更搭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企业运行模型。
这个模型不靠追风口,也不依赖爆款刺激,而是回到产业本质,走一条稳健且有弹性的增长路线。这种内外兼修、攻守有度的发展方式,将成为北京现代穿越周期、引领转型的关键所在。
可以预见,在风暴之后,留下来的企业不会是声音最大、节奏最快的那一批,而是方向最清晰、基础最稳固的那一批。而北京现代,正是那个已经走在正确道路上的玩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