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起来特别有意思,那就是关于特斯拉的。
您说特斯拉,那在全球新能源车里头,绝对是响当当的一号角色,长期以来就像是班里那个成绩拔尖、有点特立独行的学霸。
可是,最近这位学霸好像有点“开窍”了,开始研究起咱们中国本土同学的“学习方法”了。
这不,一直坚持“少即是多”的特斯拉,突然要推出一款加长版的六座Model Y,这消息一出来,大伙儿都在琢磨,这到底是特斯拉想通了,还是被咱们国产车给“逼”的没办法了?
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先看看现在国内30万这个价位的新能源SUV市场是个什么情况。
以前,大家买这个价位的车,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特斯拉Model Y,牌子响,技术新,开出去有面子。
但这两年,情况完全变了。
咱们自己的品牌,像理想和问界,异军突起,而且路子走得特别准。
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就是中国的家庭用户。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周末节假日想全家一起出门,一辆普通的五座车坐着就有点憋屈了。
理想汽车就抓住了这一点,直接把“家”的概念搬进了车里,什么大彩电、小冰箱、能躺平的座椅,一股脑全给你配上,主打一个“移动的客厅”,让全家人在路上也能舒舒服服的。
问界呢,背后有华为这个科技巨头撑腰,把鸿蒙智能座舱和顶尖的智能驾驶系统塞进车里,告诉你车不仅要舒服,还得足够聪明,能听懂你的话,帮你开车。
这么一来,一个主打舒适居家,一个主打智慧科技,两家联手就把“家庭用车”这个细分领域给研究透了,销量也是蹭蹭往上涨,直接威胁到了特斯拉的冠军宝座。
眼瞅着自己的地盘被别人一块一块地蚕食,特斯拉这位老大哥心里能不着急吗?
过去那种“我造什么,你们就买什么”的好日子,在中国市场显然行不通了。
于是,痛定思痛之后,这款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Model Y L就浮出水面了。
咱们先来看看这台新车到底变了多少。
根据工信部网站上公布的信息,这台车的名字叫Model Y L,这个“L”就是英文“Long”的缩写,意思就是加长版。
车身长度直接拉到了4976毫米,快接近5米了,而最重要的轴距,从原来的2890毫米一下子加长到了3040毫米。
这150毫米的轴距加长可不是个小数字,差不多就是一部智能手机的长度。
这点距离放在车里,带来的空间改善是天翻地覆的,直接让Model Y从一个中型SUV,升级成了中大型SUV,可以和理想L7、L8这些车在尺寸上掰掰手腕了。
从外观上看,大体的设计语言没变,还是那个简洁、科幻的造型,但因为车身拉长了,侧面线条看起来更加舒展、优雅,车尾还特意加了一个“Model Y L”的金属标识,明明白白告诉你:我跟以前那个不一样了,我长大了。
当然,车身拉长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核心改变在车厢内部。
这次特斯拉终于放下了高傲的身段,搞起了咱们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2+2+2六座布局。
这意味着,第二排不再是三个人挤在一起的联排座椅,而是变成了两个独立的“航空座椅”,还带了独立的扶手和杯架。
这样一来,第二排乘客的舒适度和尊贵感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中间留出了一个通道,方便第三排的乘客进出。
说到第三排,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
以前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也推出过七座版的Model Y,但那个第三排空间小得可怜,成年人坐进去基本就是蜷缩着,被大家戏称为“宠物专座”,实用性很差。
这次轴距实打实地加长了150毫米,理论上第三排的空间会得到很大改善。
有消息说,腿部空间能达到800毫米左右,身高一米七以下的成年人短途乘坐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多出来的空间肯定会优先保证第二排的舒适性,所以第三排到底能不能让乘客坐得体面,还得等9月份新车正式上市以后,大家亲自去体验一下才能下结论。
动力和续航方面,特斯拉还是保持了一贯的风格。
新车搭载了前后双电机,总功率达到了340千瓦,比现款的长续航版还高了一点,零到百公里加速估计还是4秒多的水平,动力绝对够用。
但是,有得必有失。
车子变长变重了,座椅也多了两个,耗电量肯定会增加。
而电池呢,还是用的那块78.4度的三元锂电池,没有换成容量更大的。
这么一来,续航里程缩水就是必然的了。
现款长续航版的官方续航是750公里,这台加长版估计会降到700公里左右。
这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细节,特斯拉在申报信息里特意提到了新车用了“优化后的能量管理系统”,说白了,这就是通过更聪明的软件算法,来精打细算地使用每一度电,尽量弥补因为增重带来的续航损失。
至于实际能跑多远,那就要看每个人的驾驶习惯了。
最后咱们来聊聊最现实的问题:价格。
这才是决定消费者最终会不会掏钱的关键。
现在卖的Model Y长续航版价格是31万出头,这台新的六座加长版,又是加长车身,又是增加座椅,成本肯定更高,所以市场普遍预测它的起售价可能会在35万到40万之间。
这个价格区间,就正好进入了理想L7和问界M7的核心战场,一场硬仗在所难免。
那么,如果你手握三十多万的预算,你会怎么选呢?
特斯拉的优势在于它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成熟可靠的三电技术和遍布全国的超级充电网络,对于追求驾驶乐趣和科技感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依然很大。
但它的短板也同样突出,就是那个被大家吐槽了无数遍的“毛坯房”内饰,跟理想、问界那种“精装修”的移动客厅比起来,在豪华感和舒适性配置上差了一大截。
你想要冰箱、彩电、按摩座椅?
对不起,特斯拉这里基本都没有,或者需要额外花大价钱选装。
所以,未来的市场格局就变得非常有趣了。
特斯拉这波操作,无疑是被咱们中国品牌的创新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给“上了一课”。
它补上了自己在空间和座位数上的短板,但面对理想的“全家桶”式舒适配置和问界领先的智能座舱体验,单靠“特斯拉”这三个字的光环,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通吃市场?
这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这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竞争,更是不同造车理念和用户文化的正面交锋。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Model Y L的入局,今年下半年30万级别的新能源SUV市场,注定会迎来一场更加激烈、也更加精彩的“神仙打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