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刚下订,销售才告诉我,得等到12月才能提车,要是拖到明年,购置税得多掏七八千! ”
凌晨一点,车友群里的小王甩出一张订单截图,瞬间炸锅。
有人恭喜他捡漏,有人劝他赶紧退,有人直接甩出购置税计算器:2026年政策一变,16.38万的车价得再补五千到七千的税。
原本冲着“最便宜的领克四驱混动”去的,结果一夜间多出一笔“隐形首付”,这就是领克10 EM-P上市第一天的真实场景。
9月8日晚上市,限时价16.38万—20.18万,比之前预售直降近3万,标配三电机四驱、全铝双叉臂、激光雷达,数据单看上去像20万+的越级配置。
但点开配置表,最小号的灰色小字写着:120四驱Halo版12月起交付。 意思就是,你现在抢到的只是“排位”,真拿到钥匙那年,政策早已翻篇。
2025年12月31日前上不了牌,就得按2026年新规交50%购置税,算下来大约多掏4千到7千,具体看开票价。 想退? 订金2千可退,但排产锁单后就得认栽。
有人猜领克故意拿“丐版”做噱头,实际不想卖。
真相更直接:入门版用了英伟达新出的Orin-Y芯片,算力200TOPS,价格比Orin-X便宜100多美元,但供货节奏还没跑顺,吉利得做上车验证,交付自然拖后。
换句话说,不是不想卖,是芯片还没到位。 其余三款配置全部用Thor-U芯片,算力700TOPS,供货稳定,交付也更快,所以销售口风一致:“真想早点提车,建议加8千上120四驱Ultra。 ”
四款配置怎么分? 先看电池。 纯电续航120km的两款——Halo和Ultra——电池由宁德时代或时代长安供货,市面上最常见的靠谱方案。
续航240km的两款——240 Ultra和240 Ultra运动版——用的是吉利自产衢州极电电池,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但市面装机量还没那么大,长期可靠性数据不多。
再看智驾,Halo版千里浩瀚H5,支持城区NOA、D2D车位到车位;其余三款直接升到H7,多了泊车代驾VPD,后期OTA空间更大。
换句话说,芯片差3.5倍算力,功能差一个“代客泊车”。
120四驱Ultra比Halo贵8千,17.18万,多的是真皮座椅、前排座椅按摩、四门无钥匙进入、21寸轮毂选装资格。
销售现场算了一笔账:8000元=700TOPS芯片+真皮+按摩+选装权,还要啥自行车?
再往上看,240四驱Ultra 19.58万,纯电续航翻倍,长途通勤能少烧油,但电池品牌换了,价差2.4万。
顶配240 Ultra运动版21.18万,再加1.6万,给到21寸锋曜轮毂、马牌MC6轮胎、主动升降尾翼、二排按摩座椅,外观直接拉满,比素车更炸街。
性能数据全系一样,三电机综合功率436kW,零百5.1秒,比汉DM的6.9秒快一截。
底盘规格也统一:前铝制双叉臂、后五连杆、液压可变阻尼,麋鹿测试83.2km/h,账面成绩压着宝马530i。
也就是说,动力、底盘不分高低配,差异只在电池、芯片、舒适件和交付时间。 想早点提车,120四驱Ultra最平衡;想一次到位,240运动版最豪气;真想薅最低价的羊毛,就得接受12月交付+购置税风险。
外观是领克10 EM-P最不用犹豫的部分。 日行灯做成“Y”字分叉,车尾贯穿灯带带呼吸效果,配色给足荧光绿、哑光灰、电光蓝,实车比图片更出挑。
选装运动套件后,尾翼能在110km/h自动升起,市区超车也能手动升起,情绪价值瞬间拉满。
同价位的汉DM偏商务,风云A9L偏家用,领克直接走“年轻炸子鸡”路线,把车做成大号潮流单品。
吉利这次把银河那套“高配低价”打法搬到领克:尺寸比汉DM长3厘米、宽2厘米,零百快1.8秒,底盘全铝件更多,智驾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再把价格锚点钉在16万级。
表面看是卷比亚迪,实际是卷自己——银河E8刚站稳18万,领克10 EM-P又把混动四驱拉到16万,左手打右手,总比让别人打好。
消费者得利是真,但得利之前得先看清那行小字:交付时间、电池品牌、芯片型号、购置税节点,一个都不能忽略。
下单前多问一句“到底几月能上牌”,比事后掰扯2千订金有用得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