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买车,这到底是买个交通工具,还是买个“户外生存神器”?
有时候我看朋友圈的晒车,感觉现在的SUV不是车,是流动的五星级酒店,空气净化、按摩座椅、智能家居、甚至还有拖挂淋浴,这要不是车厂没搞错,怎么我有点怀疑明年要不要直接把房子卖了改车里住?
智己LS9这波操作,直接把“野奢户外套装”都安排上了,感觉再过几年,车主们聚会不是在露营地,而是在车辆展厅里比拼谁的座椅更懂人体工程学,谁家的音响能把小区大妈的广场舞音响碾压下去。
但话说回来,这次上汽集团和智己汽车整出的LS9旗舰SUV,到底是给中国汽车工业添了光,还是只是讲了个“技术堆料”的新故事?
刘涛视频里那句“智能时代真正的上汽旗舰”,说得信誓旦旦,恒星超级增程系统、灵蜥数字底盘3.0、B&O音响、佛吉亚4D机械按摩座椅,一口气能念到我这假装懂车的都差点喘不过来。
402公里的增程续航,我看着家里那台刚换不久的小电驴,突然觉得自己有点“落后于时代”了。
简单回顾一下,这事儿就是:智己汽车搞了个大新闻,CEO刘涛亲自下场预热,说他们要推出一款代表上汽巅峰水平、能让同行安静下来的SUV,名字叫智己LS9,11月4日搞全球首发,直接对标“产品爆发之年”。
核心卖点就是:你想要的智能化、豪华感、野外生存能力一车打包带走,上汽的技术和全球供应链资源都给你堆上了,啥都不缺。
“野奢户外套装”这个说法挺新鲜,拖挂、热水、场景化设计,一看就很懂当代都市青年“周末逃离城市”的小心思。
说到这儿,问题就来了。
我们到底需要一辆车做到多少“会变形会思考还会按摩”?
过去,我们买车讲究的无非就是安全、动力、省油、保值。
现在一不小心,车企把“定义生活方式”这活也包圆了。
上汽这次,仗着自己家底厚,发动机、电池、全球顶级供应链一条龙,直接把造车这事儿干成了“拼资源大赛”。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辆车真的需要这么多“功能”?
或者说,我们是真的需要,还是被车企的“场景化营销”带着跑得越来越远?
从“灵蜥数字底盘3.0”到“野奢户外套装”,听着都挺牛,但有多少车主一年里真能用上几次?
你说拖挂骑行、海边冲凉,想象里美得不行,但实际生活里,大多数日子不还是堵在三环、找车位、应付单位团建?
买的是梦想,还是买的焦虑?
其实这事儿不只是智己LS9一家车企的选择,而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这两年集体“高端焦虑”的缩影。
老外的BBA霸占高端市场太久了,咱们终于拼到起点线上了,得证明咱不比你差,甚至更懂中国用户。
所以这几年自主高端品牌,模式都差不多:拼供应链、讲技术故事、卷场景设计。
LS9的出现,确实是把“什么叫资源整合能力”给演得挺到位。
毕竟上汽几十年造车经验,积攒下来的底子,说起“家底”来,别说是新势力,很多合资品牌都不敢跟它硬刚。
但我还是想泼点冷水:技术牛逼是一回事,用户体验又是另一回事。
咱们追着“高端”跑,有没有考虑过,堆料之外,哪些是刚需,哪些是噱头?
比如那一套B&O音响、4D按摩座椅,真能改善你的通勤体验,还是只是让你在朋友圈发条“我比你懂生活”的自拍?
国内的高端市场,说白了还在“身份焦虑+消费升级”的路上横冲直撞。
你要说“生态主导”,我琢磨着,其实这跟当年的手机圈有点像。
苹果不是卖手机,是卖生态。
华为不是卖设备,是卖场景。
现在车企也不甘落后,恨不得帮你把“生活场景”全都想好,还得提前替你装好。
可我们要是全都依赖车企帮我们定义生活方式,是不是也会慢慢变得“懒得思考”?
将来会不会发展到——哪天你想换个活法,发现除了车自带的那几种“场景”,你还真不会自己安排生活了?
技术变成了生活的拐杖,咱们是不是该警惕一下?
说到这儿,难免自黑一句。
如果让我选,我大概率还是会被“野奢热水系统”种草。
毕竟每次户外露营洗冷水澡的体验,实在是与“自然亲密接触”得有点过头。
可换个角度想,这么多先进技术、全能配置,LS9到底是让我们更自由,还是更依赖于车的“全能”?
这一切的终点,是不是又回到了“卷配置”这条路上?
我可不是唱反调。
中国车企能在十年不到把全球高端市场搅个底朝天,值得骄傲。
但咱得清楚,高端不是靠“堆料”,而是靠你能不能让用户真心觉得“除了你,别人都不行”。
就像有些人衣柜里全是名牌,但穿上去还是像自己;有些人穿地摊货也能气场全开。
这道理用在车上也一样。
最后,大家觉得呢?
你愿意为一辆“全能”SUV买单,还是更想要一辆回归本质、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靠谱座驾?
车企这波“场景化创新”,到底是为你量身定制,还是“造梦”给你看的?
会不会有一天,我们都被“创新”带着走,忘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评论区见,咱们唠唠——你买车,究竟是买的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