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这个深蓝S07的保价协议,简直是把车圈的荒诞行为艺术又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单点爆破一下,事情很简单:六月份你买了深蓝S07,厂家给你个“智慧保价礼”,说是一年内官方降价就补差价。听着是不是特有安全感?像穿了金钟罩铁布衫。结果呢,九月份,厂家不降价,人家直接出了个新款,电池给你加大了,内饰给你升级了,价格,诶,一分钱没变。老车主们的心态,当场就爆了,三体人看了都得从坟里气活过来,说你们地球人真会玩儿。
你问保价的意义是什么?朋友,你这个问题就问得太天真了。车企的保价协议,本质上就不是给你看的,那是给还没买车的人看的。它是一场大型的、充满赛博朋克风情的行为艺术,主题是“你看我多有诚意”,但括号里有一行小字,写着“最终解释权归我所有且我会随时发疯”。你以为你拿到的是一份保障合同,其实你拿到的是一本修炼秘籍,第一页就写着:欲练此功,必先当韭菜。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份所谓的“智慧保价礼”。里面弯弯绕绕一大堆,核心就一句话:“不含短期促销类活动”。什么叫“短期”?什么又叫“促销”?这简直比量子力学还玄学。一天是短期,一年是不是短期?地球毁灭之前是不是都算短期?我今天心情好,给你送块脚垫,算不算促销?我明天心情不好,给你车加个增程器但价格不变,算不算促销?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是顶级法务和顶级市场部联手打造的魔法结界。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你在感觉自己被坑了的时候,翻开协议一看,发现自己像个小丑。每一个字你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成了道诡异仙里的心素,你以为你理解了它的逻辑,下一秒它就告诉你,诶,我又变了,你气不气?直接把你CPU干烧了。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看到这种条款,第一反应不是愤怒,是佩服。真的,你得佩服,能写出这种合同的,绝对是个人才,把人性拿捏得死死的。他算准了你买车时的激动,算准了你不会逐字逐句去研究这份堪比天书的玩意儿,更算准了就算你发现了,你也毫无办法。因为人家压根就没违法,人家只是不道德。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你开了一家面馆,承诺“本店绝不涨价”。然后你把原来的大碗,换成了一个小碗,价格不变。老顾客来质问你,你两手一摊,说:“我涨价了吗?没有啊。我只是推出了新款的‘精致一人食’套餐,这叫产品迭代,懂吗?”
你气得想掀桌子,但你掀不了。因为餐厅里所有人都觉得老板说得对。这就是当下的汽车市场,一个掀桌子式竞争的黑暗森林。不存在什么体面和共赢,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以前大家还装一装,现在不装了,摊牌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深蓝这次的操作,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老用户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我最近在看一本讲博弈论的书,里面有个词叫“脏手问题”,大概就是为了更大的利益必须干点脏活。但问题是,你这利益是你的,脏活全让消费者干了。
很多车主说,当初买它,就是冲着“央企背书”。销售嘴一开,就是“我们国家队,稳得很,不会倒”。这话说的,是是是,一点没错。它大概率是不会倒。但一个企业不会倒,和它是不是个好企业,中间差了十万八千里。有些玩意儿,它就是能屹立不倒,但它也从来不干正事。这就很魔幻。去他妈的央企背书!这四个字在今天,有时候就约等于“我后台硬,你能奈我何?”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情感博主,专门帮人分析渣男语录。“短期促销”不就是车圈的“我喝多了”吗?“产品迭代”不就是车圈的“我和你老婆不一样,我更懂你”吗?一个意思。
你说要维权,兄弟我劝你别浪费这个时间。找律师?律师看完合同都得给你点根烟,说这玩意儿打不赢。因为它所有的操作,都在规则的灰色地带里反复横跳,像个开了挂的街溜子,你刚要抓住他,他“嗖”一下就钻进另一条小巷了。你说它涉嫌欺诈?“涉嫌”这个词就很有灵性,就是说你觉得他像,但你没证据。你只能在道德上谴责他,骂他耍流氓。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所以你说怎么办?咽了吧。真的,咽下去。因为在这场游戏里,你连NPC都算不上,你就是那个会刷金币的野怪,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被刷。人家出的是新款,是plus版,是pro max版,就是不是你买的“同款同配置”车型。这个逻辑,就像你老婆没出轨,她只是认了个“异父异母的亲哥哥”,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就是这个荒诞世界的终极法则:规则的制定者,永远是最大的赢家。而你,作为一个普通的付费测试员,能做的,就是在下一次掏钱之前,把他们的修炼秘籍,从头到尾读一遍,包括那些比你心还小的注解。然后你会发现,你还是会被坑。因为魔高一尺,道高……道直接就躺平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