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说,“10 万块钱买小车,你图个啥?”有人要面子,有人要里子,有人反正就是为了能在大城市来去自如,告别公交的拥挤和尴尬的共享单车。这年头,纯电小车市场一茬接一茬遍地开花,什么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零跑 T03,各路选手轮番斗智斗勇,硬生生把个本来属于“代步”属性的小车市场,卷出了赛博朋克的既视感。
不过,说极狐 T1 这次放出的“狠话”你信吗?价格压到 6.88 万起步,顶配 425 MAX 款也没突破 10 万,还带 L2 辅助驾驶、座椅通风加热?唉,说白了,像极了那种朋友圈广告,隔着屏幕都怕被“割韭菜”。但架不住人家把这些配置一条条摆出来、说明书都对着读,谁能不动心?碰巧,我最近忍不住好奇心,干脆跑到门店里实地把玩了一圈,非要给自己和观众一个交代:“这车到底值不值那句好评?”
先说外观这块。咱人都一样,车子想要在一众“小可爱”里杀出一条路,总得有点“个性”。极狐 T1 的造型跟传统意义上那种“圆滚滚有点萌”的小车大不一样,这设计师脑洞开得刚刚的——贯穿式日行灯不是一根无聊的光带,灯组边缘居然做了锐角切割,看起来有点“犀利哥”的气息。两边括号型的通风口又加了几分运动感,说它暗藏杀气也不为过。哪怕你坐着不动,远远看过去都有种“哼,我随时要启动”的冲劲。18 寸的轮圈加上 215/55 R18 的厚实胎面,说实话,这手笔都快碰瓷 20 万级车的规格了。半隐藏式门把手,也玩起了仪式感。你按一下,手柄慢慢弹出来,这种小惊喜,瞬间“科技感”拉满。实话说,这一刻确实觉得:极狐 T1 在外观上没玩小聪明,是认认真真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选色环节,我挑了个“瓦纳蓝”——阳光底下能照出一层淡淡的金属光泽,比网上那些修图照靠谱多了。后尾灯更是点睛之笔,斜向交错的灯组点亮后仿佛两道交错的箭羽,辨识度直接爆表。摄影师朋友跟着围着尾部拍了半天,还开玩笑说:“你这车屁股比不少 20 万 SUV都上镜。”嗯,这种小车里算是颜值天花板了。
走进车内,第一感觉就是:“咦,这气味怎么没那种刺鼻的塑料味?”你要知道,低价乘用车里大面积硬塑料是常态,很多品牌喜欢堆料,但一进门就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误打误撞进了塑料厂。极狐 T1的内饰主打软材质,搪塑包裹得柔软又有弹性,方向盘、中控台手感都很细腻,关键没有那些让你难受的异味。销售说什么低 VOC 环保材料搭 CN95 滤芯和负离子发生器,一大通环保黑科技听着就让人放心。坐进去不闷不燥,呼吸顺畅,体验可以说是“人到舒心处,心随车安然”。这点很多人可能一开始没注意,结果真正用车后,成了超预期的加分项。
仪表盘和中控屏都挺能打。8.8 寸全液晶仪表,15.6 寸竖向大屏,中午大太阳下屏幕照样清楚,不打反光卡顿,跟主流旗舰手机似的。语音助手识别能力也没装样子,你让它来点“打开空调 24 度、座椅通风”,指令秒懂、反应很快。不用老是喊唤醒词,连续说要天幕遮阳帘“关一半”,实际执行也不掉线,车机系统效率妥妥的。华为 HiCar 联接无卡顿,这在同价位里属实有点降维打击。你说这价位拿出这种“智能家居”体验,在 10 万元这个“价格战壕”里,不怕把友商气哭吗?
说真的,座椅通风和加热对北方的小伙伴和南方的“怕热党”都太友好了。32 度高温下通风功能开启,凉风自下而来,还不是那种直吹的硬冷,风量逐步递增,体感舒适。包裹性尤其夸张,腰部支撑要给一百分,不顶腰也不塌陷,20 分钟静态坐着,后背稳稳的。后排空间也不忽悠人,178cm大个子进后排,腿部空间给得有诚意,两拳距离妥妥的,跟同级的五菱缤果一比高下立判。
再来个小细节。你用语音说“天幕留 10% 透光”,遮阳帘就精准停在那,科技感和实用性并存。空调和天幕又有联动逻辑,天幕开得多,空调自动调低 1 度防止阳光烤人。噢,这设计,没那么热烈奔放,但胜在贴心“润物无声”,有点“你没留意但它一直为你考虑”的傲娇哲学。比单纯堆配置更值得称道,是真会琢磨用户体验。
终于到重头戏上手试驾了。我专门挑了城市交通黄金段、高速、快速路,地毯式体验它的动态表现。起步瞬间,纯电车扭矩优势不用多说,油门说踩就踩,车子跟着一条绳子似的往前蹿。红绿灯直线冲刺,隔壁油车司机再也不用“以为自己能赢”,加速线性,脱离窜车感,新司机手稳脚稳都能驾驭。
在拥堵路段,更能测试一辆车的“人性”与不动声色。方向盘指向清晰,转向非常轻盈,单手操控毫无压力,轻打轻回像舞蹈员踩步。L2 级辅助驾驶给我带来点小“科技震撼”。自适应巡航三档调节,前车减速它刹得顺溜,不会咔嚓急停。遇到“鬼畜加塞”,系统识别快得让我怀疑是 AI 现场编剧,跟车十分钟下来省力不少,脚都快忘记怎么踩刹车了。疲劳感直接降级,城市通勤神器坐稳第一把交椅。
提速到 80km/h 后,极狐 T1意外地稳得让人心里踏实,没有“漂移”的飘忽感。据说底盘调校偏舒适,但支撑性也没拉胯。高速过弯侧倾被压制得很顺畅,人没晃两下就过去了。更关键的是 NVH 静谧性,在 60km/h以下听不到电机噪声,80km/h 风噪也聊胜于无,不用提高嗓门交流,这点对比比亚迪海鸥、缤果黄等同价选手,也是一份厚厚的自信。
安全这块也不糊弄。刹车踏板脚感从初段到中段递进顺畅,紧急刹停没发飘没甩尾残影。整体都不搞玄学,实用优先。快充实际测试:从 30% 到 80%一共 18 分钟,跟官方宣传差两分钟,可能是充电桩功率没拉满,也说不准是不是门店抢流量太大。这个速度短途出行绝对够用,买杯咖啡,人没喝完电补够了。外放电试了电煮锅,不要再带那笨重的老式发电机出门露营了,挺适合文艺青年和“电量恐惧症患者”。
但“完美”还是有点瑕疵。比如后排没 USB 充电口,对喜欢窝在后排刷手机的朋友不太友好。超过 100km/h 后动力“疲软”,加速就没那么灵敏,城市路够用啦,但真要追速度还是得认清定位。毕竟这车不是拉来赛道玩命的,两点小问题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把所有体验累加起来,极狐 T1 怎么说呢?算是把“配置武装到牙齿”,让友商的同级别小车都得瑟瑟发抖,不到 10 万的门槛,却弄出了很多 15 万甚至 20 万级车型才敢给的装备。外观不撞脸,内饰不糊弄,配置不藏私,空间合乎逻辑,智慧座舱该有的细节全都认真搞定。这些优势加起来就是性价比的硬实力。预售期间还送充电桩、终身流量基础福利,这些“羊毛”都算是送到用户家门口了。要我说,如果你预算在 10 万上下,要的是“颜值、配置、好开、实用”——闭眼入都不会亏,极狐 T1 做到了让人心安,不用纠结“偷料”或“虚标”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了。
其实我个人也没想到会对这车这么满意。原本以为只是一次“例行公事”的试驾体验,硬要挑毛病还真得琢磨半天,优点都快写不下了。城市通勤、偶尔短途出游,两种需求都照顾了。现在身边朋友问我 10 万电小车如何选,极狐 T1 直接上榜推荐第一,你说这不是“真香现场”吗?
聊了这么多,抛个问题给各位:“你心目中完美的小车,除了性价比,还必须有哪些欲罢不能的亮点?”你怎么看极狐 T1这波骚操作?欢迎来评论区聊聊,看看各自的选车逻辑吧!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