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到底是方便百姓出门的小帮手,还是让马路成了游乐场的“拆迁队”?济南这回可被网友问了个底朝天。
大伙都知道,老百姓心里堵得慌的时候,往往不是因为天热,而是因为路上不顺。有网友直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开炮,建议济南全市范围来个禁摩,直接把摩托车全扫出主城区。本以为官方也会随大流,大手一挥就搞个“禁”,结果济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说了句让人意想不到的实话:“根据济南交通现状,咱不建议禁摩。”
这可有点炸锅了。要说十年前二十年前,全国可是有200多个城市一窝蜂地搞禁摩令,仿佛摩托车一夜之间成了洪水猛兽。可到了2025年,风向变了,河南信阳、广西北海、广东惠州、中山这二十多个城市,干脆一个接一个地把禁摩令给撤了。这是咋回事?是摩托车洗白了,还是政策松口气了?
有网友坐不住了,拿自家经历说事。济南街头上,没赶上早晚高峰都能堵出三个“八卦阵”。摩托车、电动车一多,踩油门的,踩脚蹬子的,根本分不清谁该走哪道。摩托车司机想快点,机动车道上跟小轿车赛道飙,遇上路堵不带犹豫,立马杀入非机动车道,一阵鸣笛加速冲过去,把人行道当成自家后花园。别说闯红灯随意转弯,有时候让行都成了讲故事。骑摩托车出门到底是奔着办事去的,还是冲着刺激来的?
可你说都禁了吧,好多赚生活费的外卖小哥直接崩溃,老头老太太指着摩托车接送孙子,乡镇上来城里赶集的人,路远坐公交不方便,摩托车是刚需。要真是全市一刀切,想想都头大。谁的路权占优,谁又可以理直气壮?偏偏国家标准也拿不准,摩托车到底算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没专用道的时候,摩托车夹在大车和小电瓶车之间,就是活生生的“两头受气、夹板气”。
老王头就发愁,“走机动车道吧,小轿车盯着自己看不顺眼,走非机动车道吧,碰到遛弯儿大爷人家直接念你祖宗十八代。”一家三口骑摩托,好像随时在城市版“勇敢者游戏”里闯关,前有狼,后有虎。
最头疼还不是走哪道,是“人防”加“天防”。咱身边很多摩托车骑士,图省事,头盔当摆设,防摔装备能省则省。有人不觉得有啥,心大一点儿,连反光衣都穿成了背心。可真出事,事故伤亡风险不带旁观的,最少得翻三五倍。再说开车的,尤其大货车司机,摩托车一闪一闪像流星,根本不在盲区,更像是看不见的“幽灵骑士”;雨天刹不住,夜里瞪大眼还看不全,危险系数倍增。数据说话,百分之四十二的摩托事故,全是因为司机没看清楚路况。
大家心里的疙瘩不仅是怕撞车,更是怕交通乱作一团。有啥好办法?济南交警这些年没闲着,总整点新花样。围绕着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天天琢磨“路人拍”,用群众的眼睛盯着这些刺头。90次专项整治行动,说查就查,一年时间查了7万5千辆摩托车,现场查扣3119辆,现场罚了9410起,还跟群众混了个脸熟,鼓励大家随手拍举报,自己成了移动监控。
别笑新技术没用,这不西安那边玩上了电子围栏,AI智能摄像头24小时在线,谁闯红灯、谁抢道,抓得比你妈催你回家吃饭还勤快。有点科技赋能的意思,哪怕摩托党变着法子钻空子,智能摄像头都能揪出来。有的城市再进阶点,直接玩起“积分制”,盐城那个电摩信用积分,骑手违法不光要罚钱,保险也怕你,“年检、保险费率”一条龙上涨。谁再说我的信用没人管,试试被扣到没有保险优惠那种窘迫,你就知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有人问,那干嘛非得这样较真?摩托车那么大点一台,翻江倒海的劲头到底是啥来由?城市节奏太快,大家都想来快的,摩托车的机动性、快捷性真心方便不少行业。外卖哥今天不骑摩托,外卖得凉几个小时才送到家。可谁都指着它混饭吃,人多了,麻烦也来了。交通秩序和自由便利,一直掰手腕。今天禁了,或许堵车缓解点儿,生活不方便哇;开放了,马路上鸡飞狗跳,有人开心,也有人担心。
公安部门也在琢磨,这事解决不了的话,天天罚款都白搭。交通政策也慢慢在变化——2025年新规一出来,70岁可以考驾照,摩托车也有机会上高速。以前觉得“老人开摩托”是天方夜谭,现在“70岁老爷子飙摩托”,那都成景儿了。只要保证安全,谁说不可以?一切都是为了在“秩序和自由”之间找个新平衡点。
不少网友会问:摩托车各种新闻频出的这些年,真的就是“道路公敌”吗?开车的怕,骑车的也不轻松。如果以后能像盐城那样,有信用积分,有智能化防控,违规有明显代价,安全有人真管着,那禁不禁摩摩托,其实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毕竟,出门这个事儿,说到底是大家都想“稳、准、快”,不是谁都想当炸街少年。
反过来想,不同出行方式共存,才能保证大家的生活正常运转。“城市就像个大锅炖”,各种调料都有,摩托车就是里头那个让菜更香的辣椒。过火,谁受得了?没有它,味道淡了。新政策新技术来一把“温火慢炖”,人管人,技术也管上,谁都能吃得开。你要说完全禁摩那真是“因噎废食”,合理疏导、严格管理却是最实在的主路数。
说到底,摩托车风评好坏,靠不是“禁”与“不禁”两下子能拍板的。治理总归离不开人,这事其实也像做饭——油太多糊锅、盐太少没味儿,合适才是硬道理。问题留给你们:你们觉得,济南之后,哪些城市会跟上不禁摩的步伐?到底禁摩还是共治,谁的生活方式不能被轻易剥夺?留言谈谈,让摩托车是“朋友”还是“公敌”,你来说说说看。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