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最后的倔强?上汽通用的“反向操作”暗藏玄机

当全球车企竞相抛弃燃油车时,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却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抛出燃油车至少保留25%市场份额的论断。这家曾以电动化先锋自居的中美合资车企,正在上演一场耐人寻味的战略回旋。

一、燃油车保卫战:逆向思维的商业博弈

在比亚迪宣布全面停售燃油车、特斯拉市值碾压传统车企的背景下,上汽通用坚持保留8款燃油车到2027年的决策看似反常。但细究其商业逻辑,实则暗含深意。当主流车企集体转向新能源赛道,留下的燃油车市场正在形成独特的真空地带——这正是卢晓口中没有多少竞争者的战略机遇期。

数据显示,中国三线以下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22%,大量消费群体仍对燃油车存在刚性需求。上汽通用选择在此时加码GL8陆尚等燃油车型,恰似围棋中的“做活眼位”,在电动化浪潮中构建差异化生存空间。

燃油车最后的倔强?上汽通用的“反向操作”暗藏玄机-有驾

二、700亿电动化困局:转型阵痛中的战略喘息

回看2021年奥特能平台入华时的高调宣言,到如今新能源业务难见起色,上汽通用的电动化进程显然遭遇瓶颈。技术路线的摇摆、品牌认知的固化、产品矩阵的迟滞,使其在造车新势力的冲击下渐显疲态。

但这场燃油车保卫战绝非简单的固守,更像是转型受挫后的战略缓冲。通过燃油车业务持续输血,为电动化转型争取时间和资金,这种以守为攻的战术,折射出传统车企在产业变革中的生存智慧。

三、关税战背后的全球棋局

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上汽通用对美出口别克昂科威的淡定态度值得玩味。作为少数具备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的合资车企,其在中美两大市场的特殊身份,使其在关税博弈中拥有独特的斡旋空间。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区位优势,或许正是其敢于保留燃油车产线的底气所在。

燃油车最后的倔强?上汽通用的“反向操作”暗藏玄机-有驾

四、十字路口的产业启示

上汽通用的战略选择揭示出汽车产业转型的深层规律:电动化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而是多维度的生态重构。在充电设施尚未完全覆盖、电池技术仍在突破的过渡期,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共生共存或将成为新常态。

但这场豪赌同样暗藏风险。随着电池成本持续下降、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加速,25%的燃油车市场份额能否撑到2027年?当主流车企完成电动化转身,上汽通用是否会陷入“两头落空”的困境?这些问题都将考验管理层的战略定力。

在汽车产业的百年变局中,上汽通用的反向操作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的复杂光谱。这场燃油车保卫战究竟是明智的差异化竞争,还是转型困局中的无奈选择,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电动化浪潮与市场需求的多重博弈中,任何战略选择都需要精准的市场洞察与破釜沉舟的执行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