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有一个知名车企被互联网上曝光,账面上只剩下1500万。
除此之外,还有给车主发的消息,因为经营困难,没有支付相关的费用沟通和协商,但是没能够达成一致,说白了要追债,现在的情况就是车主面临远程断网停机的现象,这对于网友们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新能源汽车还有这样的一个后门,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哪天新能源汽车总公司出现了问题,那么购买的车主有可能被远程锁车,被远程追讨。
这对于车主来说,这不能单单说是漏洞的问题,而是对整个车企行业都敲响了一个警钟,也对所有消费者敲响了一个警钟。
按照大家朴素常识来看,企业出现了问题和个人消费者有什么关联?
消费者完全没有任何理由去帮助企业买单。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即便对于车企进行追债。
还是说有法律层面上的纠纷,那么应该是企业对企业,一些车主收到断网的短信,这让网友们觉得接受不了。
我看到很多网友都在强调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要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于企业来说这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车主来说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担忧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也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是买了一个车还是买了一个数码产品,自己买完车之后还有可能被远程断网,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自己买完车之后,即便车企和其他企业有纠纷,那应该是企业的事情,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去对消费者做一些限制,这种情况确实挺诡异。
联网欠费停机,感觉就是最后的手段来向企业施加压力。
让这些购买汽车的消费者去闹,去整压力,去登上热搜,让其他的企业和相关部门出手来进行协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计谋,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当的不公平。
如果按照媒体的说法。前几天,第一财经日报给出了消息,截止到8月31号,一共有1631家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了报告。
债权的总金额为260亿,其中完成审批的债权一共有1340条,确认的债权金额为51亿左右。
当然了,还有员工的工资,经济的纠纷补偿的问题。
确实,资金链出现了巨大的难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旦资金链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大麻烦,说白了,信任已经没有了,难以为继了。
不过这些问题最后让消费者买单确实说不过去。
新能源汽车最开始在国内真的是如火如荼,大量的补贴,很多的资源倾斜,现在补贴已经没有了,只能依赖市场经济。
依赖很多车企的真实能力,国产新能源品牌已经倒闭了几家。
按照这样的情形继续下去,恐怕还会有倒闭的新能源品牌,有些企业已经在破产清算当中,基本上可以宣布倒闭了,还有一些企业正在艰难的维持,这都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正常现象。
当年的诺基亚,还有摩托罗拉很多知名的企业,现在有不少都已经倒闭了,一旦新能源汽车离开了补贴,这才是最后的拼搏。
现在好像搞得挺诡异,最后变成了消费者买单,网友们确实理解不了。
同时我也看到有网友爆料,现在车机已经不能够联网使用,不过正常的用车不受影响,大不了就是用手机开一个热点,不过这也挺麻烦的。
这件事情最大的疑惑就是,既然可以断网,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可以远程锁车?
这种后门怎么可以让消费者承担?
怎么可以给消费者留一个如此巨大的后门?
希望相关的法律能够尽快完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