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高价电车遮羞布,智己“大电池+小油箱”落地,新车只卖20万

电车是不是就应该卖的很贵?

过去12个月,我让我们同事统计了下20万以上的新能源车销量,超过200万台,曾经BBA的市场份额,被新势力抢走不少。

很多人吐槽,中国新能源车的价格越来越贵。

撕下高价电车遮羞布,智己“大电池+小油箱”落地,新车只卖20万-有驾

的确,当年很贵,但也“情有可原”,电池包的成本非常高,很多车企压不住成本,被迫提升产品售价,当然不排除一部分企业就是想要借助电动化赛道,卖高价。

过去一年,电池包的成本骤降,这给了新能源降价的空间。

一部分聪明的企业抓住了发挥的机会,迅速调整策略,既然电池包成本骤降,不如增加电池包容量,从油车赛道中走出来、也要从电车赛道中走出去。

大电池包增程这个路线,是很聪明的。

理想、AITO其实都是这种策略,但是真的做到极限的,还是智己,全新智己LS6增程版,价格相当炸裂。

撕下高价电车遮羞布,智己“大电池+小油箱”落地,新车只卖20万-有驾

增程版新车起售价20.29万,顶配车型24.99万,精准锁定20万-25万价格带。

1、定价并不过分,智己太知道,价格一旦超过特斯拉,就会被甩出核心圈,所以即便是顶配的LS6增程版,价格也没有超过25万。

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运营策略。

2、LS6增程版本身的基础产品力就不弱,超过4米9的尺寸、230kW的电机(两驱版)以及大面积的软包用料、智能座舱。

日常家用,这些本身就已经是很强大的卖点了。

撕下高价电车遮羞布,智己“大电池+小油箱”落地,新车只卖20万-有驾

3、LS6增程版的电池包非常大,入门车型52度电,纯电续航370km,如果按照WLTC的欧洲标准来算,续航也能有290km。

如果选的是66度电池包版本,纯电续航450km,WLTC标准下续航也有360km。

而52度和66度的两个版本,价格差距不到3万,但电池包容量差了14度,也多了激光雷达、座椅按摩,所以从选择上来说,如果需要的是更饱满、不留遗憾的用车生活。

直接选22.99万的66度电池包版本就行。

激光雷达、Momenta驾驶辅助、智能座舱、66度电池包,一个不少,定价22.99万,算是开创了大电池包增程的先河。

撕下高价电车遮羞布,智己“大电池+小油箱”落地,新车只卖20万-有驾

之所以说智己很聪明,除了它在价格上更明智,先人一步之外。

还在于它懂得消费者需要什么,无论是52还是66度电池包,纯电续航都能打动人,要知道即便是入门的52度电池包,也非常大。

20万级市场中,没有几台混动、增程车会给你上这么大的电池包。

纯电续航保证了,但又提供了一个发动机,而且油箱并没有特别大,50L油箱是一个行业“保底的水平”。

所以,智己工程师在规划这台车的时候,其实沿用的是一种大电池包、小油箱策略。

大电池包是因为用户真的天天在用电,小油箱是因为一个月都可能用油跑不了500km,所以油箱太大,没必要,这属于溢出配置,用户感受不到。

撕下高价电车遮羞布,智己“大电池+小油箱”落地,新车只卖20万-有驾

但电池包那可是天天用,所以电池包必须要大,小油箱还能腾出来空间,让乘坐空间更宽敞。

增程,在未来属于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有电池包就能让日常代步的成本更低,而且驾驶辅助、智能座舱需要的电力,电池包也可以提供。

电池包不是越大越好,但让增程器频繁启动的小电池包肯定不行。

LS6是一台中大型SUV产品,52度、66度电池包这样的设计对于LS6来说,不算特别大,只要能控制定价,不超出用户的购买预算太多,设计上也是合理的。

另外,增程还有内燃机,可以提供必要时刻的超长续航能力,不用充电。

只要尽量压缩内燃机、油箱的体积占比,就没问题,可以看成是一种“应急配置”,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增程都是可信赖的选择。

撕下高价电车遮羞布,智己“大电池+小油箱”落地,新车只卖20万-有驾

高端市场,AITO、理想卖的比较好,就是因为解释成本比较低,这种动力系统大家都能理解,并且也都欣然接受。

智己的聪明之处,是get到了理想、AITO这些企业的成功,并且拿出了更强的诚意。

退一步想想,66度电池包的增程,如果放在同尺寸的理想L6上,定价得不得30万,智己的22.99万定价,也算是有自己独立的诚意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