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电车越来越多,油车却越来越少了?
先是停车场里的充电桩越来越多,接着是写字楼、购物中心到处都停满了电车;
到现在,甚至大街小巷到处都挂满了绿牌…
一开始你可能觉得,这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可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这不仅新能源车变强了,也是油车的处境正在变难。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的话,不出5年,持有油车的车主,很可能会面临这3大难题。
希望你不受影响!
01 贬值难题
提到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还没啥感觉,甚至觉得油车依然挺保值。
但如果我说,油车的“保值神话”早就破灭了,就连BBA都没能幸免——你敢信吗?
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现实!
像早些年,宝马5系裸车得40万起,落地直接冲上50多万;
奥迪Q3、奔驰C级、A4L这些车型,动辄三十多万起步,属于“买得起就是身份”的象征。
可现在呢?
这些车哪个不是腰斩再腰斩?
像奔驰C级最低已经杀到了21.48万;宝马5系优惠十六七万;
至于奥迪A4的新车价格,都快赶不上小鹏、极氪中高端车型的售价了。
更夸张的是揽胜极光,曾经70多万还要加价,现在起售价只剩19.6万——
直接掉进合资SUV堆里,没人再当它是豪华品牌。
关键是,这种变化还没花多久!
譬如2021年那会,雷克萨斯还玩着加价的游戏,甚至因为价格垄断而被罚款。
但到了2025年,直接就扛不住,开启了大降价的模式。
而按照这个趋势,随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到70%甚至80%,油车势必还会迎来更大的贬值。
到时候,持有油车的车主,很可能面临“透心凉”的情况。
对此,很多人必须要小心。
02 维保维修难题
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理解这件事的,是不是笃定的认为:
油车技术成熟,配件丰富,修起来方便,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提醒一句:这是现在的现实,不代表未来的局面。
因为市场已经变了,方向也变了。
譬如6年前,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才5%不到,大家并不当一回事;
而现在,连续几个月渗透率都突破50%…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汽修厂、配件商、技术人员,早就开始转向电动化了。
像贝斯特,已经在调整业务重心,开始走新能源转型之路;
南方精工、福达股份等一众零部件企业,也都在大力发展电动化转型…
说白了,大家都意识到了:油车的“黄金时代”正在落幕,谁也不想跟这艘船一起沉下去。
那接下来会怎样?
很可能你现在开的油车,三五年后还没报废,但想修却越来越难。
换句话说:以前出点小问题,跑一趟4S就能搞定;
未来呢?可能得等上半个月配件,还不一定能修。
甚至有可能更惨:你买的这款油车直接就停产了,连配件渠道都没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比如本田已经公开表态,到2027年将停止推出新的燃油车,其他品牌也纷纷跟进。
一旦主机厂收缩,零部件厂家转型,你还能去哪儿“快修”?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03 使用限制难题
除了贬值和维修,让油车车主未来“压力山大”的,还有一点——它的“路权”,正在悄悄缩水。
而这不是车辆本身的问题,而是外部环境,正在慢慢地把油车往边缘推。
现在你可能还没太明显地感觉到,但一些信号,其实已经浮现:
譬如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对燃油车设限——不是禁售,而是限牌、限行、限入区。
早高峰、特定街区、节假日,有的地方油车直接被挡在门外——
哪怕你不是老旧车型,也一样“受限”。
而这种政策,并非只是个别大城市的独有操作。
从北京、上海“油车基本很难摇号”,到部分城市对油车特定时间限行——
这些趋势已经说明一个问题:城市不那么欢迎油车了。
不仅如此,加油也正在变得没那么方便。
根据中石油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国加油站将从当前的约11万座,减少到9万座左右——五年时间,减少近2万个点位。
这意味着什么?
你开的不是一辆油车,是一辆“未来越来越不好伺候的车”。
总的来看就是:你可能会觉得,这些说法有点危言耸听。
可回头看看这些年的变化——
从新能源车渗透率翻了10倍,到连BBA都开始跌破“身份线”;
从街头绿牌遍地,到加油站的陆续关停,再到零部件企业的电动化转型……
这一切都已经在说明了,未来持有油车的车主,真的很有可能面临这3大难题。
而你,是否能躲过这些影响呢?真的很难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