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那天晚上拼手速抢的不是车,是钱啊。”一位二手车商这话虽带着调侃,却道尽了当下小米YU7市场的疯狂现状。距离小米YU7发布才过去一个月,这车在市场上的“戏码”可是一出接一出,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先说说这新车交付的大场面。7月6日下午,雷军亲自发文宣布小米YU7正式交付首批车主,还现身为车主开车门,这待遇,让不少网友直呼“羡慕”。官方公布的数据更是惊人,小米YU7开售后,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突破28.9万台,开售18小时锁单量就突破24万台,这热度,简直像火箭升空一般。
可谁能想到,这边新车刚交付,那边二手车市场就“热闹”起来了。记者查询发现,近期二手平台上小米YU7的车源信息那是铺天盖地。据懂车帝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在售的二手YU7车源已超过80台,挂牌价普遍在35万至39万元之间。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这可比新车还贵1万多呢,而且交钱后当天就能提车。
记者联系上一位二手车商,对方兴致勃勃地介绍:“这辆车是钛金属色MAX版本,还选装了部分套件。我也是加价收来的,到手差不多36万,现在卖37万,加价大约1万元,我利润也就这么多。”另一位车商也不甘示弱,指着车说:“鎏金粉比较稀有,我这款卖37.8万元,在原价基础上贵了1.6万元。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等,但现在定最快也要年前才能提上,有客户不想等大半年的交付周期,直接加1万多买现车,对他们来说时间比钱更重要。”
从这些车商的话里不难看出,部分急于提车的消费者愿意为YU7支付更高溢价。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二手小米YU7大多为Max版本,虽然平台上二手车定价高低不同,但从全国各地车商的报价来看,基本是在原有配置上加价1万 - 2万,而且车子都是在百公里以内的准新车。
那这些准新车都是从哪儿来的呢?记者深入了解后发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分专业车商在发布会当天就抢订了首批现车,待车辆交付后立即加价转手,这操作,就像在股市里抢涨停板一样,拼的就是速度和眼光。另一类则是二手车商从首批车主手中溢价收购后再次加价出售,形成“二次加价”现象。这种层层加价的模式,就像滚雪球一样,直接推高了二手小米YU7的价格。
其实,在小米YU7开售后,二手交易平台就涌出了大量“转让订单”,这背后黄牛的影子若隐若现。小米汽车app更新了YU7预计交付时间,标准版预计53 - 56周,Pro版预计48 - 51周,Max版预计33 - 36周。面对长达数月的“提车周期”,黄牛们可就嗅到了“商机”。
有网友吐槽自己在抢单时卡了bug,怀疑有黄牛参与。与此同时,闲鱼上已经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小米YU7转让订单,声称可以在今年内、甚至最快一两个月便可提车。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闲鱼上的发帖者挂出的价格从5000元到上万不等,而5000元是昨晚下定的金额。记者询问了一个发帖者,对方表示自己已锁单,大概年底左右会提车,想要这个名额需要在5000元定金的基础上再付他4000元的“转单费用”。当问到如何“转让”时,对方称需要在提车时一同前往,更改购车人的信息。可对于这种变更是否会导致“新车”变“二手车”,对方却避而不谈。
要知道,此前小米官方购车协议中提到,所更换车辆登记人为原车辆主体的父母、子女、配偶,也就是说只有直系亲属之间才能够转单。而在《小米汽车购买协议》的最新版本中更是明确,订单锁定后车辆登记主体信息不可进行修改。记者咨询小米汽车官方客服,对方也表示小米汽车官方不支持“转单”业务,也没有类似说法,购车人无法进行变更,只能修改“上牌人”,但修改的前提是必须为直系亲属。
类似“加钱转单”操作并非第一次出现。此前小米SU7发布时,就有人在平台发帖称最快两周提车,结果有消费者上当受骗,最终导致钱、车两空。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可为什么还是有消费者愿意冒险去相信这些所谓的“转单”呢?是急于提车的迫切心情冲昏了头脑,还是被黄牛们“甜言蜜语”的承诺所迷惑?
小米YU7作为一款备受关注的新车,本应凭借自身的品质和性能赢得市场,可如今却被黄牛和二手车商搅得“乌烟瘴气”。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小米官方虽然已经明确不支持“转单”业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加强对订单的管理和监督,防止黄牛钻空子,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这看似诱人的“现车”和“快速提车”承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一时的急切,而陷入黄牛和不良车商的陷阱。毕竟,买车是一件大事,谁都不想花了钱还惹一肚子气。
小米YU7市场的这场“闹剧”何时才能收场?是官方加强监管后黄牛们偃旗息鼓,还是消费者们逐渐理性让市场回归正轨?大家不妨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一起探讨探讨这背后的门道。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黄牛和二手车商在这场“游戏”中肆意妄为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