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10 EM-P上市前,必须知道的9个关键问题,一文全解析!

最近,领克这个牌子推出了一款新车,叫领克10 EM-P,这车一出来就引起了不少讨论。

大家知道,领克以前给人的感觉就是年轻、运动,特别受小年轻喜欢,像领克03这样的车,简直就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领克10 EM-P上市前,必须知道的9个关键问题,一文全解析!-有驾

可这回不一样了,领克10 EM-P是一辆车长超过五米、轴距三米的大车,定位是中大型轿车。

很多人心里就犯嘀咕了,领克这是怎么了?

是不是不玩潮流,开始走稳重路线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车刚开始卖,一个晚上就有一万多个订单,其中买最贵和次贵那两个配置的人,竟然占了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

这就让人更好奇了,花二十多万买一辆领克的大轿车,还都抢着要高配,这到底是图个啥?

这背后,领克和它的大老板吉利,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咱们先来聊聊,这车到底是卖给谁的。

领克公司管销售的副总经理穆军,把这事说得特别透彻。

他说,买这辆车的人,其实就是当年那批开着领克03的小伙子们,现在长大了。

你想想这个画面,几年前,一个年轻人可能最喜欢的就是开着自己的小钢炮,享受速度和操控带来的快感。

可几年过去,他结了婚,有了家庭,甚至后排已经安上了儿童安全座椅。

领克10 EM-P上市前,必须知道的9个关键问题,一文全解析!-有驾

他心里那股对开车的热情其实一点没少,还是喜欢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但他的肩膀上多了份责任,得考虑家人的感受了。

这时候,他就需要一辆既能满足自己驾驶欲望,又能给老婆孩子一个宽敞舒服乘坐空间的车。

领克10 EM-P就是冲着这个需求来的。

它首先是一辆轿车,因为在很多人观念里,轿车的驾驶感受就是比SUV来得更直接、更有趣。

但它又是一辆尺寸足够大的轿车,这样一来,后排空间就非常宽敞,家里人坐着不憋屈,出门旅游放行李也方便,完美地平衡了个人喜好和家庭需求。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领克不是还有个纯电的Z10吗?

它跟这个10 EM-P有啥不一样?

官方的解释也很直接:如果你想开车开得爽,但同时也得照顾家里人,那就选10 EM-P,它是个各方面都照顾到的“暖男”。

可如果你就是个纯粹的驾驶爱好者,追求的是极致的操控和加速,家里人的需求可以放一放,那就去买Z10,尤其是那个百公里加速只要3.5秒的版本,那是个纯粹为了驾驶乐趣而生的“偏科生”。

所以这么一看就明白了,买领克10 EM-P的人,可能比Z10的车主年纪稍微大一点点,考虑问题也更周全一些,这份周全,恰恰就是对家庭的责任感。

聊完了车是给谁开的,咱们再来看看这辆车的“脑子”有多聪明,也就是它的智能驾驶系统。

现在买车,尤其是在中国品牌里,智能驾驶是绕不开的话题。

领克10 EM-P上市前,必须知道的9个关键问题,一文全解析!-有驾

领克给这套系统起了个名字叫“千里浩瀚”,还分成了H3、H5、H7三个等级。

吉利集团研究智能驾驶的首席科学家陈奇,外号“大白”,他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解释了这三者的区别。

他说,这三个版本最核心的差别,就在于“算力”,也就是电脑的运算速度。

H3的算力大概是100Tops,H7能到500-700Tops,H5就在中间。

这就好比我们买电脑,有入门的、主流的和顶级的处理器,性能不一样,能干的活儿也就不一样。

反映到开车上,H3主要是在高速公路上帮你,比如自己跟着前车走、保持在车道里、打转向灯自动变道,能大大减轻开长途的疲劳。

H5呢,就能开到城里来了,能应付一些基础的城市路况,比如识别红绿灯、在路口转弯什么的,算是城市智能驾驶的入门体验。

而H7,就是功能最全的“满血版”,不仅能在更复杂的城市道路上开,未来还要实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驾驶。

也就是说,它能像人一样,通过摄像头“看”路、”理解“路况来开车,而不是死板地照着地图走,技术上更先进。

那这套系统跟现在大家公认很厉害的华为鸿蒙比,水平怎么样呢?“大白”的回答很实在,他说,如果不是专门找一些特别难的场景去测试,在咱们平时上下班通勤这种最常见的路上,各家高端的智能驾驶系统用起来,感觉差别并不大。这话的意思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的表现都挺好,真正的差距体现在处理那些突发的、少见的极端情况的能力上。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热门话题:智能驾驶到底是用纯视觉方案好,还是带激光雷达的方案好?前者就像特斯拉,全靠摄像头;后者就像现在很多国内新势力,车顶上顶个“小犄角”。领克的态度是,这不是技术路线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对安全有多重视的问题。他们认为,多一个激光雷达,就多一重安全保障。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杭州下了一场特大暴雨,天黑得跟晚上一样,雨刮器开到最快都看不清路。这时候,那些只靠摄像头的车可能就“蒙圈”了,系统会提示司机赶紧自己接管。因为摄像头就像人的眼睛,光线太差、天气太恶劣,它也看不清楚。但是激光雷达不一样,它是主动发射激光束去探测周围的物体,不受光线影响,所以在这种极端天气下依然能稳定工作。所以,领克的想法很简单,激光雷达就像一个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保险,它能更可靠地识别出前方有障碍物。当然,他们也储备了纯视觉技术,如果以后市场有需求,也能随时拿出来用。这种不偏执、以安全为第一位的做法,其实更让普通消费者觉得踏实。

除了开车,坐在车里的体验也很重要。现在吉利、领克、极氪这些兄弟品牌,在智能座舱这块也在整合。吉利研究座舱的首席科学家姜军介绍说,以后这些品牌的车,底层的操作系统会是统一的,这样能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后续的升级。但是在咱们用户能看到摸到的界面设计、操作体验上,每个品牌还是会保留自己的特色,领克还是那个酷酷的领克。同时,为了照顾老车主,官方也承诺,以前那些用X86架构芯片的老车型,会继续得到更新,大家不用担心被抛弃。

最后,领克这个品牌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从官方的表态来看,他们不但没有“变老”,反而更有想法了。一方面,他们要“向宽”,去尝试更多样化的产品。比如,会不会出一个性能更强的电动版03+?或者干脆造一辆又酷又拉风的双门小跑车?甚至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旅行车?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兴奋的想法,都已经在他们的讨论范围之内了。另一方面,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汽车市场,光有好产品还不够,竞争会进入到“卷服务”、“卷客户体验”的阶段,怎么让车主感觉更好,才是留住人心的关键。而在安全方面,领克也提出了新的理念。以前大家说领克安全,是说它用料扎实,像“陆地坦克”,撞了也不怕。但未来,他们更希望通过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做到“不撞”,从根源上避免事故的发生。这其实也反映了整个吉利集团对于未来的判断:智能化和新能源,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必须全力以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