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回光返照?大众霸榜销量暴涨,其实窗口期不多了

今年夏天,汽车市场突然上演了一出“燃油车逆袭”的戏码。大众ID.3降价4万后单月销量破万,轩逸、朗逸这些老牌燃油车在排行榜上稳如泰山,甚至比亚迪的秦PLUS DM-i都要靠“油电同价”才能勉强守住阵地。乍一看,燃油车似乎又活过来了?但别急,这很可能只是一场“回光返照”的狂欢。

燃油车回光返照?大众霸榜销量暴涨,其实窗口期不多了-有驾

第一幕:燃油车的“最后狂欢” 6月,上汽大众ID.3直降4万,订单瞬间爆单,销售朋友圈刷屏:“比Model 3便宜10万,还要啥自行车?”与此同时,轩逸经典款靠着8万落地的价格,硬生生从新能源手里抢回了一波三四线城市的买家。数据不会骗人——乘联会显示,6月燃油车零售同比逆势增长3.2%,而新能源增速却从三位数回落到了30%。

但这场狂欢背后全是“骨折价”在撑腰。4S店的销售老李私下吐槽:“现在卖燃油车全靠贴钱,厂家返点比车价还高。”比如某德系B级车,指导价20万,实际成交价16万,4S店每台倒亏5000,就为冲销量拿年终返利。这种“饮鸩止渴”的打法,能撑多久?

第二幕:政策与技术的“倒计时” 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法案已经落槌,中国虽未官宣时间表,但“双积分”政策年年加码。今年车企新能源积分缺口高达200万分,相当于要额外卖40万辆纯电车才能填平。大众一边靠燃油车输血,一边狂砸180亿欧元在合肥建电池工厂,精分得像个“精神分裂患者”。

燃油车回光返照?大众霸榜销量暴涨,其实窗口期不多了-有驾

更致命的是技术代差。某自主品牌工程师透露:“现在燃油发动机热效率做到41%就到头了,而比亚迪DM-i混动早破了43%。”续航焦虑?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已经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比加油慢不了多少。当补能体验的差距被抹平,燃油车还剩什么?情怀吗?

第三幕:消费者的“用脚投票” 知乎上有个神评论:“买燃油车的只有两种人——不懂车的,和假装不懂车的。”话虽极端,但趋势藏不住:90后购车群体中,新能源首选率已达67%。一位刚提了Model Y的95后程序员说得更直白:“燃油车像诺基亚,智能车是iPhone。你会因为诺基亚待机长就回去用按键机吗?”

不过燃油党也别急着跳脚。东北的老张去年买了辆混动卡罗拉,零下30℃时纯电模式直接趴窝,最后靠发动机才逃过一劫。“电动车?等他们先把暖风问题解决了再说!”这种真实痛点,恰恰是燃油车最后的护城河。

尾声:赌局还是终局? 现在的情况像极了2010年的功能机市场——诺基亚N97还在热销,但苹果已经定义了下一个十年。大众们当然知道电动化是未来,可船大难掉头,近百万燃油车产业链工人的饭碗怎么端?

燃油车回光返照?大众霸榜销量暴涨,其实窗口期不多了-有驾

所以问题来了:当你看到加油站排长队时,是庆幸自己没跟风电动化,还是后悔没早上车?这场燃油车的“夕阳红”,到底是谁在买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