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魏帅
编辑 | 冯羽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今年5月全国乘联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丰田赛那重回MPV销量榜单的首位,连续两月排名第一。
原本此前在该赛道优势尽显的腾势D9却连续两月位列第二位。5月,腾势D9 DM(即混动版)销量为7817辆,仅比第三位的别克GL8 PHEV版车型高出426辆。如果加上别克GL8燃油版,那么腾势的位次还要再往后挪一挪。
腾势也真切尝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式”竞争背后的压力。
作为比亚迪旗下定位中高端的汽车品牌,腾势品牌几乎历经了中国新能源行业从无到有的整个历程,当然也经历了从低谷到重生的转型与升级。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变,便是在于它永远处于变化中。就像《有限与无限游戏》一书中提到的,人类社会的进程是一种永恒变化的无限游戏。不追求做静态的领先者,要追求成为那个永远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弄潮儿。
这恰恰对应着如今的腾势。在与奔驰合作多年仍“籍籍无名”、沦为市场“炮灰”后,腾势汽车重回比亚迪的怀抱,并一举通过新能源高端MPV车型腾势D9拿下数月的MPV销量冠军。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MPV市场几乎唯一“霸主”般的存在,便是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上汽通用GL8。
一定程度上,腾势D9也是那个国产MPV市场的“引路人”。
(图 / 腾势汽车官网)
但这份推动力并没有坚持多久。D9之后,腾势并没有在自己优势的MPV市场再下功夫,反而推出了N7、N9、Z9等车型。
懂车帝数据显示,今年5月腾势汽车月度累计销量为14557辆,其中D9 DM单一车型的销量为7817辆,占据整体销量的一半左右;N9 DM销量为4617辆,其余包括D9 EV车型、腾势Z9GT DM以及N7等车型,销量不足千辆。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腾势只有D9一款车型的时候,尚能保持月度超万辆的销量,如今数款车型并行的情况下,反而分散了品牌的精力,MPV的名号不响了,品牌的声量也逐渐走低。“归根结底,还是缺少品牌辨识度。同属于比亚迪平台的打造,N7、Z9等车型并没有真正向消费者展示出品牌区隔度,自然卖不出量。”
过去,腾势汽车选择了MPV赛道,享受了当时成功的同时,却忽视了时代的变化。当新的大潮涌来时,没有爆款的腾势,注定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1、高端新能源汽车鼻祖
2011年由戴姆勒与比亚迪合作创立的合资公司腾势汽车,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车最早的尝试者之一。
彼时,比亚迪与戴姆勒大中华区以50:50的比例创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6亿元。与其说是比亚迪和戴姆勒的合作,更像是戴姆勒在中国试水新能源的尝试。在当时,腾势虽然交付量并不多,但购买该车的消费者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奔驰造”。
确实,在2011年,戴姆勒的名号,显然比比亚迪更响亮,也更有含金量。
最初腾势品牌名的由来,寓意“腾势而起,电动未来”。
但受制于行业发展初期,腾势的市场表现远不如两大股东的预期。加之以市场政策远没有如今这样完善,保有量低,转型并非易事。
在2014年首款车型腾势300上市后,定位中高端的车型,让本就对纯电车型信任度不高的消费者望价生畏,市场反响平平。
(图 / 腾势汽车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此之后,双方也进行了几次调整与尝试。2016年-2018年三年间,腾势相继推出腾势400、腾势500等车型,但车型迭代缓慢以及略高的价格,缺乏突破性创新,导致腾势始终徘徊在市场之外。据报道,2014年到2018年,五年间腾势累计亏损超35亿元。
事实上,无论是比亚迪还是戴姆勒,都曾进行过尝试,戴姆勒还曾通过奔驰销售渠道推广腾势X,但积压的库存和利润率低等问题,腾势品牌遭到了奔驰经销商的抵制,最后不了了之。
尽管腾势汇聚了比亚迪的电池和戴姆勒的底盘调校技术,但随着双方各自电动化的发展,腾势也最终沦为时代的产物。
直到2021年,比亚迪开始着手“复活”腾势。12月,比亚迪与戴姆勒分别对腾势新能源增资10亿元,同时签署了关于调整其合资公司架构的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完成后,比亚迪和戴姆勒将分别持有腾势90%和10%的股权。
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将实现对腾势汽车更全面的调整与焕新。
作为背景的是,2021年初比亚迪内部进行一整个组织架构调整,设立四大事业部,即后来的王朝网、海洋网以及品牌公关事业部、售后服务事业部。
也正是在此时,比亚迪开始筹备了高端品牌,也就是如今的仰望。
重新回归比亚迪体系内的腾势,便是当时介于比亚迪品牌和仰望品牌中间的中高端品牌。
历经了近半年的调整与焕新,2022年5月,腾势发布新车D9,同时比亚迪正式宣布腾势成为比亚迪高端化的关键一子,并且直接享受比亚迪供应链与DM- i等技术的全面赋能。
(图 / 腾势汽车官网)
2024年,比亚迪完成对腾势100%控股,戴姆勒退出,腾势正式成为比亚迪全资子品牌。
腾势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腾势在三年内规划了七款车,包括三款SUV、三款轿车以及一款MPV。
2、D9之后,再无爆款
从合资试验田到真正的自主品牌,此时,似乎才是腾势真正“二次创业”的开始。
2022年,腾势发布全新品牌标识,定位“智慧安全新豪华汽车品牌”,并推出首款高端MPV腾势D9。
(图 / 腾势汽车官网)
搭载比亚迪DM-i混动与纯电技术的D9上市后迅速成为MPV市场销冠。数据显示,2023年腾势汽车销量即突破12万辆,并且拿下了当年度的MPV品类的销量冠军。截至今年6月,腾势D9第25万辆新车已经下线,达成了国产新能源MPV的里程碑。
(图 / 腾势汽车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腾势之前,不仅仅是新能源品牌,整个MPV市场都长期在上汽通用GL8车型的“统治”之下,鲜有挑战者。
腾势D9的出现,确实有着爆款的实力。不仅仅是初期蝉联多月的销量冠军,一定程度上更是带动包括岚图梦想家、传祺M8等多款国产新能源MPV进入到消费者的视野中。
然而,爆款的基因,并没有在腾势身上延续。
在D9之后至今三年的时间内,腾势无一款爆款车型。紧接着推出的中型SUV腾势N7更是一上市就坐上了“冷板凳”。
2023年,腾势接连推出的N7和N8两款车型,二者均为SUV车型且定价在30万以上,直接瞄准了定价更高的中高端消费市场。
然而,这次腾势拿到的并不是“爽文剧本”,N7在上市24小时拿下1万订单后,交付量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月均交付量仅为几百辆。就连2024年与2025年接连两次改款车型增配、降价,都无法打动消费者。
腾势N8更是在发布不久后直接“查无此人”,已经被腾势从官网的车型介绍中“剔除”。
2024年下半年,腾势再度尝试高端化,推出了对标35万+豪华车型的Z9和Z9GT。
在发布会上现场,赵长江信心满满地表示,初步阶段Z9GT与Z9的月销量将突破5000辆。然而,现实却依旧“骨感”。
自上市以来,腾势Z9GT的销量始终未达到预期,甚至在去年末上市热度最高的时刻,腾势Z9全系也未能达成5000辆的月销目标。
今年年初刚刚上市的40万级高端SUV腾势N9,也仅仅在刚刚上市时交付量突破万辆,如今5000辆左右的月销量,已经算是腾势汽车的主力车型。
(图 / 腾势汽车官网)
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汽车品牌,一个爆款车型难以支撑起一个偌大的品牌,更何况这个车型已经开始力不从心,加之资源的分散,势必“独木难支”。
数据显示,2024年,腾势D9交付新车10.3万辆,贡献品牌超80%销量的同时,较2023年下滑超10%。
3、高端化之困
高端化,是比亚迪下一场必须打的硬仗。
在日前的比亚迪股东大会上,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仍在向外界传递比亚迪高端化的决心。
此前,王传福就曾表示,腾势是比亚迪品牌矩阵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向下承接王朝、海洋以及方程豹,向上托举仰望。
但这也正暗示着腾势的尴尬:即没有仰望的品牌知名度,也没有方程豹的群众认知基础。
在技术上,包括腾势在内的所有比亚迪旗下品牌都采用比亚迪技术体系,包括天神之眼、云辇、易三方等,根据具体产品定位与价格进行配置。
但无论如何进行区隔,如今的技术平权背景,以及一整个技术的同源性,都会对夹在中间的腾势产生影响。
(图 / 腾势汽车官网)
这就让定位中高端的腾势没有在市场中打出热度,既不中端也不高端,品牌力远不如集团旗下更高端的仰望品牌。
今年以来,或受整个市场销量的影响,腾势从原本的纯直营转向“直营+经销商”双轨模式,加速覆盖三四线城市,力图通过渠道端的变革来提振销量。
从目前的销量来看,效果或许并不明显。
无论如何,高端化都是比亚迪未来的一场硬仗,也是腾势品牌应对未来竞争的必经之路。
按照规划,腾势2025年的销量目标锁定在30万辆以上,但现实却是腾势2024年都未能完成此前制定的20万辆销量目标。
如今的价格战越演愈烈,车市已经没有“常胜将军”可言。在腾势D9没有向前的同时,传统燃油车的MPV车型也在通过性价比挤占其原有的MPV市场。
在腾势D9承压、腾势Z9系列初显乏力的情况下,赵长江并没有拿到他期待的“爽文剧本”。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腾势汽车需要深刻反思并调整战略。如果继续沿着当前的道路走下去,腾势的未来无疑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注:文中题图来自腾势汽车官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