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现在叫“小米御7”了。
这名字一出,不少人心里嘀咕:咋滴,雷总也开始玩谐音梗了?
这“御”字一摆,瞬间多了几分帝王气概,仿佛开的不是车,是朕的江山。
一开始雷总还说直接读Y-U-7就完事儿了,结果三个月后,还是改口叫“御7”。
知道为啥吗?
这就像相亲,一开始说“我不在乎外貌”,结果见了面,还是看脸。
名字也一样,一开始怎么随意都行,但真要推向市场,就得考虑大众的感受,还得跟SU7保持队形,一家人嘛,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
你想想,如果真叫Y-U-7,大街上有人问:“你开啥车?”“Y-U-7。”“啥?”“Y-U-7!”这对话,能把人逼疯。
改成“御7”就不一样了,大气磅礴,自带流量,还能让人联想到“御风而行”,多有画面感。
这新车的信息曝光也挺有意思,雷总亲自在武大校园里拍照。
这操作,相当于古代皇帝微服私访,走到哪儿都得留下点痕迹。
不过话说回来,在大学校园里展示新车,目标人群很明显,瞄准的就是那些有情怀、有消费能力的年轻精英。
外观设计上,延续了家族式风格,但这“家族”成立才多久啊?
这就开始讲传承了?
不过这前盖的运动感确实挺强,流线造型也挺唬人,估计能忽悠不少年轻人。
车灯也做了区分,YU7多了个风道,日间行车灯也变成了十字形。
这种差异化设计,就好比双胞胎,虽然长得像,但总得有点不一样的地方,不然爹妈都分不清。
车尾的U型尾灯和小鸭尾,也算是常规操作,提升动力表现嘛,反正我是不懂,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车身尺寸达到了中大型SUV的标准,轴距3米。
记住:轴距是检验男人…咳咳,检验SUV气场的重要指标。
动力方面,纯电后驱、四驱可选,单电机后驱235kW,双电机四驱508kW。
这数据,听起来很吓人,但这年头,谁家电动车没个几百千瓦的?
不整点狠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预计今年六七月份上市,上海车展可能会有更多消息。
这时间点选的,也挺有意思。
上海车展,那是各家车企争奇斗艳的舞台,小米YU7选在这个时候亮相,摆明了是要搞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小米为啥要出SUV?
难道真的是为了填补市场空白吗?
不是,而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SU7是轿跑,目标人群相对小众,SUV就不一样了,受众面更广,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这就像开饭店,光有特色菜不行,还得有家常菜,才能吸引更多顾客。
这种情况,就好比明星结婚,结一次还不够,还得结两次,一次国内,一次国外,为的就是多收点份子钱…呸,是为了给粉丝更多福利!
小米出SUV,也是同样的道理,多一款车型,多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现在电动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小米YU7想要脱颖而出,光靠名字和外观是不够的,还得在价格、性能、智能化等方面下功夫。
毕竟,消费者不是傻子,不会只为了情怀买单。
所以说,小米YU7改名“御7”,这背后体现的是商业的考量和人性的弱点。
既想抓住用户的眼球,又想提升品牌形象,还想多卖几辆车。
人真的是太难了,车也太难了,雷总更难!
这简直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终极形态。
但是,这真的合理吗?
为什么新车还没上市,就先改名字?
为什么雷总要亲自在武大拍照?
为什么电动车都要追求极致的动力?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毕竟,买车不是买玩具,而是要买一个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出行工具。
希望小米YU7能真正做到“御风而行”,而不是“御韭菜而行”。
全部评论 (0)